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舟曲藏族文化考略 兰强.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拖***
  • 文档编号:300486170
  • 上传时间:2022-05-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4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舟曲藏族文化考略 兰强 兰强之舟曲民俗文化篇 舟曲藏民族文化考略 舟曲县藏族中学教师 - 1 - 兰强 兰强之舟曲民俗文化篇 目 录 舟曲藏族文化考略 前言 一、居民篇?????????????????2-10 二、民俗篇?????????????????10-30 (一)舟曲藏家禁忌 (二)舟曲藏族婚丧礼仪 (1)简朴的舟曲藏族婚嫁习俗 (2)轿葬开启天堂的小窗 (三)神秘的法舞 (四)羌笛与口弦琴 (五)快乐的端午节 三、艺术篇?????????????????30-43 (一)幸福而火辣的拉依情歌 (二)舟曲藏族歌舞艺术瑰宝——突古、罗罗和朵迪 后记 - 2 - 兰强之舟曲民俗文化篇 前 言 转载请说明出处,严禁盗版 每当人们谈到藏民族,总会夸赞说:“藏族同胞,能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能跳舞”,这句话,真实地反映了藏民族能歌善舞的唯美天性。

      雪域居民就是怀着这份天性,亲近雪和阳光,触摸山和高原,叩问世人灵魂,演绎人生苦乐,从而创造了璀璨的藏族文化这种如青稞酒一般甘醇,酥油茶一样香甜,大海一般深邃,彩虹一般绚丽的藏族文化,驱使好多的人走进雪域高原,找寻自己心灵的坐标 就藏族文化而言,由于地理上的理由,各自又呈现出不尽一致的内在特征舟曲藏乡的居民做为农耕社会形态下的原始采集者,他们的活动的方式和过程,促使生命物化认知理念的形成,影响到其文化层面,折射出的多为理性的光芒 我介入舟曲藏族民俗调研是在2022年的春天,当时,县政协的领导同志邀我参与《〈舟曲文史资料〉(第九辑)〈舟曲藏民族文化史话〉》的编纂工作,我欣然应承,由于尘封多年的舟曲藏族文化将在党的民族政策佑护下得以挖掘整理,实现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实为民族之一大幸事从那时候起,我开头专心阅读舟曲这部书,留心赏识舟曲这本厚重的历史画卷,力图对其中的藏族文化一页从居民、民俗、歌舞艺术三方面作以客观的诠释,以便透露藏汉两族人民在分分合合的冲突斗争中锤炼出的深厚情谊,充分呈现舟曲藏族文化的特殊魅力,使古城舟曲的形象愈发显得充实,进而为人们所熟谙和喜欢 - 3 - 兰强之舟曲民俗文化篇 一、居民篇 舟曲县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白龙江上游,溯流而上,可达本州迭部县;顺水向东,可通陇南地区的武都;其北面与宕昌县相连,南与陇南地区的文县、四川省南坪县接壤。

      境内多高山深谷,西秦岭、岷山山脉呈东南至西北走向横贯全境,海拔在1173—4505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气候垂直变化特别明显,属暖温带润湿区,素有“藏乡江南”之美称繁杂的自然地理和特殊的气候为多种生物的繁衍供给了良好的条件,也使农业成为舟曲的经济支柱产业,县域总面积298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就占了1942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多人,其中的农业人口为11万人;藏族人口约4万人 为便于记忆和管理,人们就以舟曲县城为中心,以白龙江为轴线,将县域划分为上河片、城关区、沿河片、山前片、山后片五大块综观舟曲全境,从上河的曲瓦、巴藏、大峪、憨班、峰迭,城关区的江盘,沿河的南峪、大川,山前的果耶、八楞,山后拱坝河流域的武坪、插岗、拱坝、曲告纳直到与四川南坪县接壤、处在白水江流域的博峪,藏家村寨大都处在白龙江南岸的山林地带,这块半山地带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森林茂密,农田成片,其止境扩展到四川省的阿坝地区,我们貌似可以这样说,“舟曲县处在安多之边缘,康多之前哨” 据史料记载,远在5000年前,白龙江河谷地带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商周时为白马、氐羌住地,秦厉公时,羌人无弋爰剑之孙卯(ang)率部落分道迁徙,进入白龙江流域的有参狼种武都羌和白马种广汉羌等。

      先秦时设置羌道县,汉武帝时置郡,羌道县属陇西郡(包括舟曲、宕昌、武都县片面地区);东汉时,羌道县属武都郡三国时期,蜀将姜维曾在大峪、果耶(三角坪)、武坪一带屯田养兵西晋末年,世居羌道县的宕昌羌“保”建立宕昌国,今舟曲隶属其国,王城一度设在今舟曲瓜咱、峰迭、华年(古华阳城),历经十代唐代时于境内置宕州及怀道郡县安史之乱时,唐朝在西北地区的兵力东撤,吐蕃乘机深入河西、陇右,占领合川、怀道、 - 4 - 兰强之舟曲民俗文化篇 武都等郡宋神宗时收复宕州,归阶州福津县辖,元、明、清于西固置蕃汉军民德行千户所及西固分州,在此间,值得一提地是舟曲县域的松棚灯会,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大肆迁徙江淮秦晋人口于西北,当时舟曲不乏有从国都南京、苏杭、杨州以及山西、陕西、安徽等地迁徙而来的移民,甚至包括一些带队的军政要员,商贾技工、经营业主于是,舟曲就有仿江淮之俗修城廊、辟集市、尚文化崇武艺等,元宵节松棚楹联灯会这一习俗便因此产生,同时被延续了下来明代张岱《陶庵梦忆》中记述“西固松棚灯会极奇绝二杨州也”及至民国,改西固分州为西固县1954年成立舟曲县,藏语为“龙江”之意,因白龙江穿县境而过得名。

      1958年,将迭部县下迭地区,卓尼县茶岗、拱坝划归舟曲县(舟曲藏民到了夏河、塔尔寺等地,向外人称自己是卓尼人),并改名为龙迭县1962年又恢复为舟曲县 在以上舟曲历史沿革中,有三个历史时期值得我们留神:第一、最早在白龙江河谷地带繁衍生息的白马羌、氐羌和参狼羌人,他们便是舟曲的原始居民,据考证,实属今上河峰迭一带村民先祖其次、三国时期蜀将姜维在舟曲半山及河川地带屯田养兵,最终被魏将邓艾击败,双方各有个把军士在武坪、三角坪一带安家落户,村中老农皆有口碑;第三,安史之乱,导致中原政局混乱,使得吐蕃乘机尽取陇右之地,统治达在三百年之久,片面吐蕃军士为戌边而在此定居,与当地的土著居民融合在这三个历史时期当中,数第三个对民族的融合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根据有六: 一、村中老农口碑八楞、果耶、武坪的藏族一片面是在上述的第三个历史时期从西藏阿里等地区来此戌边,他们耕时为民,战时为兵,这在八楞乡林家山村的家族构成状况中反映得较为明显山前片八楞乡林家山村,地处舟曲走武都全程的二分之一处,座落在白龙江南岸的黄土高坡,与武都县坪牙藏族乡(共有九个村落,沿一条山脉依次排开,延续到白龙江流入武都县的两水镇,与山后流出的拱坝河交汇)隔沟对峙,现有120多户人家,1100多人口,耕地占至山脚下本应隶属宕昌县沙湾乡鲁川村、 - 5 - — 7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