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

36页
  • 卖家[上传人]:san****019
  • 文档编号:86121078
  • 上传时间:2019-03-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56M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点突破,基础整合,热点聚焦,基础整合 基础梳理 网络构建,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 、 、 和 2.联系的普遍性的主要表现 (1)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联系 (2)每一事物内部 、 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 ,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3.联系的客观性 (1)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分类:分为 的联系与 的联系 (3)方法论要求:要从事物 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基础梳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各部分,各要素,有机整体,自在事物,人为事物,固有的联系,4.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 (1)含义: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表现:有直接联系和 、内部联系和 、本质联系和 、必然联系和 等 (3)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 、 和 为转移间接联系,外部联系,非本质联系,偶然联系,时间,地点,条件,事物处于联系中,这一点是无条件的;两个具体事物之间是否有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否具备关系联系能否发生,条件的情况关系联系的情形,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联系的多样性辨别区分,,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①含义不同,二者有严格的界限整体是事物的 和 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 地位,整体 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 和 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 作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全局,发展,主导,统率,服从,服务,决定,2.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1)我们应当树立 观念, , ,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2)同时必须重视 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①系统是由 和 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②系统的基本特征: 、 和 (2)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①着眼于事物的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 ②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 ,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 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全局,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性,有序性,优化趋向,整体,要素,组成整体的部分之间可以是有序的,也可以是无序的,只有以有序、合理、优化的方式构成的整体,才称为系统,所以说,系统属于整体的一种情况辨别区分,,网络构建,考点突破 精讲考点 典题例练,唯物辩证法,考点一,考点透析,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

      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联系和发展从表层回答了世界的存在状况,而矛盾观点则从深层揭示了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特别提示,,易错辨析,1.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辨析: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辩证法都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辨析: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辩证法坚持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 3.辩证法是正确的,形而上学是错误的 辨析:辩证法坚持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是正确的;形而上学坚持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是错误的但辩证法可能与唯心主义结合,形而上学也可能与唯物主义结合所以,不能简单地说辩证法是正确的、形而上学是错误的命题探究,命题角度1 唯物辩证法,典例导引 (2014·全国Ⅰ卷,20)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

      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 ) ①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剑” 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要“厚古薄今” ③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 ④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B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和矛盾观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说明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中国的和平崛起,也说明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①④符合题意题干不涉及“厚古薄今”和“事必躬亲”,②③不符合题意考点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点透析,联系的基本特征,1.有关联系认识的几个误区 (1)联系的客观性与人可以建立新的联系并不矛盾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否定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事物状态改变了,并没有否定一事物和周围事物的联系,只是使联系的具体形式更加多样化了 人能够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凭借主观想象创造某种联系。

      人们建立某种联系,必须依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反映事物的客观联系,而不是主观任意地建立 (2)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意味着联系是永恒不变的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可见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事物在不断改变,事物间的联系也是随着变化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依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物质的具体状态,建立一种新的联系可见联系也是随着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特别提示,,(3)违反联系客观性的表现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如8代表发;4代表死;6代表顺;乌鸦叫丧,喜鹊报喜;八字算命;等等 2.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1)联系的观点是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每个事物都与它周围的事物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联系之中,这些对它有影响和制约作用的事物就是它存在和变化的条件条件不同,事物的性质、状态和功能就会不同,所以,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只有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和客观相统一 (3)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要反对孤立静止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易错辨析,1.(2016·海南卷,20①④)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只有人力才能改变;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没有确定的界限 辨析: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有确定的界限,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有确定的界限,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2. (2015·山东卷,34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辨析:联系是普遍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3.(2015·浙江卷,29②)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辨析: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但是联系是有条件的,不能说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4.(2014·江苏卷,23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辨析: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故也具有客观性 5.(2014·安徽卷,10③④)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 辨析: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自在事物的联系没有“人化”的特点。

      命题探究,命题角度2 联系的普遍性,典例导引 (2015·江苏卷,32)漫画“运土”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A.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要注重量的积累以促成质变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解析:A 漫画反映了做事情孤立地看问题,没有看到运土这一活动与周围事物之间的联系,A正确材料主要凸显了孤立地看待事物,启示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没有涉及发展与矛盾的观点,排除B、C、D 命题角度3 联系的客观性 (高频考点),典例导引 (2015·全国Ⅱ卷,2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B “指头”象征着人的能动性,“琴”象征着客观事物,“琴声”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具有“人化”的特点,故①正确;人用指头弹琴受到人的意识的调节,故②错误;材料反映琴、指、声之间的客观联系,③正确;同是操琴,有的是妙音,有的是噪音,④错误。

      命题角度3 联系的客观性 (高频考点),命题角度4 联系的多样性,典例导引 (2015·全国Ⅰ卷,23)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表明( ) 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 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 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 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D “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这种说法不科学,因为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世界上不存在不运动不变化的事物,故①错误;事物的不同特性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②说法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用卤水点制的豆腐”就是人们根据事物的特性建立起的新联系,所以③符合题意;联系具有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联系不同,事物的特性也不同,所以④正确联系的普遍性所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的是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方法技巧,,考点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考点透析,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的关系有三种情形 (1)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当许多部分按照有序性构成有机整体时,就会产生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整体功能2)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3)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功能得不到发挥,甚至相互抵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写作素材整理:议论文写作素材+.pptx 【+初中语文++】《故乡》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16.2《六国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课件】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高一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1.3《庖丁解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初中语文++】《孤独之旅》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扬州慢》课件 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初中语文++】《济南的冬天》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pptx 13.3《+自己之歌(节选)》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12.《祝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课件】课时1+两条直线的相交、平行与重合+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B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9.《屈原列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14.《促织》《变形记》联读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pptx 11.《种树郭橐驼传》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9.1《陈情表》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13.2《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课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课件-高一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一.pptx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