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第28讲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讲义浙科版.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1516****951
  • 文档编号:135253504
  • 上传时间:2020-06-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11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28讲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考试标准]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1)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2)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aaaa特异性反应(1)特异性免疫(2)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3)免疫接种的应用b ab aa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1)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2)HIV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防御措施aaaaaa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1)第一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体表屏障,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2)第二道防线: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是内环境中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及血浆蛋白破坏病原体3)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2.免疫细胞的分化比较项目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起源淋巴干细胞发育场所骨髓(鸟类在腔上囊)胸腺分化条件受抗原刺激受抗原刺激分化结果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3.抗原与抗体(1)抗原: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大分子多糖或黏多糖等2)抗体:效应B细胞产生的能与特定抗原结合的蛋白质4.淋巴细胞对入侵者的识别(1)每个人特有的身份标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2)病原体侵入人体内发生感染时,巨噬细胞便会将其吞噬3)病原体被消化,其上的抗原分子被降解成肽4)被降解的抗原与巨噬细胞的MHC蛋白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5)巨噬细胞细胞膜上的抗原—MHC复合体与淋巴细胞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便会在其他因素的辅助下,促使淋巴细胞分裂,启动免疫应答[诊断与思考]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淋巴细胞包括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2)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 )(3)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发育场所均相同(  )(4)非特异性免疫因为是先天性的,所以要比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更重要和强大(  )(5)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 √ )(6)所有的抗原均来自体外(  )(7)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 )2.通过表格比较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细胞名称来源功能巨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并消化病原体,使抗原降解为多肽并与MHC蛋白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呈递给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淋巴干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效应B细胞、记忆B细胞辅助性T细胞淋巴干细胞识别抗原—MHC复合体,分泌多种蛋白质和白细胞介素-2,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干细胞识别、分化成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B细胞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泌抗体,使细菌产生的毒素被中和而失效,或使抗原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题组一 免疫细胞的来源和作用辨析1.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a、b、c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答案 C解析 图中a为T淋巴细胞,b为B淋巴细胞,c和d分别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效应B细胞,其中能识别抗原的有记忆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可由B淋巴细胞(b)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c、d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其核DNA是相同的,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了功能的不同。

      2.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小鼠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答案 B解析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B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主要用于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说明胸腺被破坏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说明骨髓被破坏;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丙组仍然丧失特异性免疫功能,说明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题组二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3.有一种“生物活性绷带”的原理是让细胞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皮肤烧伤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所致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患者本人的干细胞C.膜片“释放”的细胞能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斥反应,原因是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有杀伤作用答案 D解析 皮肤属于第一道防线,所发挥的免疫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为了降低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作用,所移植的细胞最好来自本人,B正确;细胞间的信息识别是通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完成的,C正确;对皮肤的免疫排斥反应是通过细胞免疫完成的,D错误。

      4.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B.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等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淋巴细胞经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B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以及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过程均与抗原的刺激有关D.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记忆细胞等都能识别抗原答案 B解析 在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中,巨噬细胞发挥作用,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巨噬细胞吞噬、处理并呈递抗原,A正确过敏反应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可使之分化形成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C正确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记忆细胞等都能识别抗原,D正确1.细胞识别作用的判断技巧(1)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记忆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2)巨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功能,但能识别“非己”成分3)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以上三点可以总结为两个唯一:2.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判断方法(1)根据结构基础: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是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是第三道防线。

      其中溶菌酶既是第一道防线也是第二道防线2)根据形成的时间:如果是先天形成的,则为非特异性免疫;如果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则为特异性免疫3)根据免疫对象:如果对各种抗原均具有免疫作用,则为非特异性免疫;如果只针对某种抗原发挥作用,则为特异性免疫考点二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1.细胞免疫的过程2.体液免疫的过程[诊断与思考]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能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的细胞和物质有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记忆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抗体和白细胞介素-2(  )(2)如果抗原隐藏到靶细胞中,则先通过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然后再通过体液免疫将释放出来的抗原消灭( √ )(3)如果人体不能产生T淋巴细胞,则会丧失大部分体液免疫功能和全部的细胞免疫功能( √ )(4)只有体液免疫具有二次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只有初次免疫应答(  )(5)多次注射某种疫苗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或效应B细胞的数量(  )(6)初次免疫过程中效应B细胞或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只有一个来源,但二次免疫过程中有多个来源( √ )2.完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与联系免疫类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源头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免疫物质特异性抗体、白细胞介素-2多种蛋白质作用对象侵入内环境的抗原(病原体和病毒)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癌细胞和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免疫异常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关系抗原侵入机体后,首先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但抗原一旦侵入宿主细胞内部,体液中的抗体就不能与这些抗原直接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必须通过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因此两者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3.初次免疫应答和二次免疫应答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和患病程度如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写出二次免疫应答的过程图解。

      提示 如图所示(2)记忆细胞的特点:迅速增殖分化、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十分敏感3)二次免疫应答特点: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题组一 抗原和抗体的辨析1.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某免疫细胞受到抗原直接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为(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MHC复合体B.甲是抗体,乙是细菌抗体C.甲是白细胞介素-2,乙是抗原D.甲是白细胞介素-2,乙是抗原—MHC复合体答案 C解析 ①白细胞介素-2可使致敏B淋巴分裂反复分裂的B细胞克隆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②注射抗原,引起动物产生免疫应答2.挪威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提高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这种疫病是由鼠疫杆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类毒素,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症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疗效显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类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B.血清中的抗素毒是一种抗体,是由成熟的B淋巴细胞产生的C.患者的效应B细胞可识别类毒素D.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答案 A解析 由题干可知,类毒素是抗原,抗毒素是抗体;成熟的B淋巴细胞识别类毒素,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该过程属于体液免疫;效应B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题组二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分析3.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仅细胞4中含有控制合成物质a的基因C.②过程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D.细胞5仍保留分裂能力答案 B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细胞1~5分别是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B淋巴细胞、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物质a是抗体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题图细胞中都含有控制合成物质a的基因,但只有细胞4表达该基因;②过程为巨噬细胞呈递抗原给辅助性T细胞,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记忆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4.下图为人体免疫细胞参与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⑨代表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③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①B.人体内的细胞④能合成分泌白细胞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学生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教师版.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初中物理各章节思维导图汇总.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专题复习讲义.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总结(填空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知识提纲【全六册】.pdf 2025年中考物理冲刺九大专题复习资料.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知识点框架图.pdf 2025年中考物理终极押题猜想(原卷版).pdf 铸就卓越班风+书写无悔青春+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pptx 项目六《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第三节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沪科版.pptx 凝心聚力共赴成长+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班级团建小游戏.pptx 202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解析(综合题).docx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中的怀古咏史+课件.pptx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 第64课时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2026届高考古诗鉴赏——语言(炼字、炼句、风格)课件.pptx 探究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方式课件-2025-2026学年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pptx 学会专注掌控注意力+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习方法指导主题班会.pptx 运用选择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pptx 技术设计的表达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通用技术人教版必修一.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