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现代文学史期末整理资料.pdf
12页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文协: 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主要人物有老舍、郭沫若、茅盾等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工作文协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文协的会刊 抗战文艺 是抗战时期历时最长的文艺刊物文协的口号是“文章下乡、 文章入伍”, 这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密切与工农兵群众的联系,起了积极作用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是:在“博考文献”基础上,进行艺术想象和虚构,并融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如奔月写射日英雄后羿在射尽了封豕长蛇等野物后, 只剩下乌鸦与麻雀可猎,每天为嫦娥吃食而奔忙, 他的弟子窃取射日英雄美名并暗害他,嫦娥不愿和后羿过清苦生活而奔月等,都是艺术想象和虚构,从而写出了英雄的寂寞与悲哀 这中间渗透着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后羿也就成为有生命的感人的艺术形象;创作方法有现实主义,也有浪漫主义补天是现代文学史上比较早的浪漫主义小说,题材、人物、场景和精神都具有浪漫主义特点 铸剑是浪漫主义杰作金鼎沸水中三头搏斗的丰富想象、离奇情节和夸张手法, 把向暴君复仇的精神表现得激越悲壮,有声有色 古今交融的艺术特色。
以古人古事为框架,但融进了一部分现代生活的内容如补天中的女娲两腿间出现的“古衣冠的小丈夫”,理水中的文化山上的学者,水利考察大员等 作品中的这些人物还常讲些现代术语,使作品谐趣横生 这种古今交融、亦古亦今的格式是故事新编艺术上的最独特之处鲁迅后期杂文在思想内容上的特点:一、政治斗争和时评的文字增多了 杂文广泛揭露批判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罪行二、对旧中国社会、 文明进行了更广泛的批判, 对帝国主义奴化思想和半殖民地都市种种病态心理现象也予以深刻剖析三、后期杂文更为深刻有力,表现在:1、把历史批判和现实批判相结合批判现实时,深挖坏种祖坟,批判封建历史时,紧密结合现实斗争,如病后杂谈等2、辨证分析各种问题3、 能运用阶级观点分析问题 如作者后期能运用阶级分析揭示国民性在不同阶级阶层身上的不同表现, 以及国民劣根性形成的社会原因,并对比民族性优点作了开掘和发扬四、后期杂文表现出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如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纪念左联五烈士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一、形象性 1、善于以比喻和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论述抽象的道理,使说理形象化,把逻辑性和形象性和谐统一。
如拿来主义中以“大宅子”比喻中外文化遗产,以人参、鸦片比喻精华、糟粕,形象的说明了对文化遗产要批判继承2、创造了类型形象, 如叭儿狗、 蚊子等类型形象, 概括了社会上某一类人群的某种普遍性特征, 用比喻、白描等方法创造出来, 简练传神类型形象具有典型力量二、抒情性 鲁迅强调作家应当有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爱憎,像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情文并茂,情感浓烈三、讽刺把社会上公然的、常见的、不以为奇的,但却不合理事物,加以精练、夸张予以辛辣的讽刺四、文体杂文文体多样,有抒情散文、叙事散文等其风格也多姿多彩结构严谨论证严密; 三言两语,尖锐锋利但多样而又统一, 作为鲁迅杂文主要风格的,是切实锋利,精练泼辣,似匕首投枪五、语言语言鲜明生动、机智幽默,常有包含深刻哲理的警句好用反语,常“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充满幽默感简析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1、“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即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都有文献可考,但又不受文献束缚,在把握古人古事精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想象和虚构如铸剑原文献只简略记叙复仇故事,鲁迅则着重于性格刻画,这是出自作家在文献基础上的想象和加工, 从而创造了一个有性格发展过程的真实丰满而又富有浪漫色彩的复仇者形象。
2、故事新编的创作方法,有现实主义、也有浪漫主义如铸剑是一浪漫主义之作,其中虽有现实主义的描写,但作为主要倾向的,是以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情节等手法,塑造了眉间尺和宴之敖两个复仇者形象3、古今交融的艺术特色以古人古事为情节为主,但也掺进了一部分现代生活内容如补天中女娲腿间的“古衣冠的小丈夫”,理水中的文化山上的学者等这些现实生活内容, 暴露和讽刺了现实的种种黑暗面,增强了作品的战斗性作者还常使这些人物说些现代语,如“时装表演”、“莎士比亚”等觉新形象特征分析分析家中觉新的形象觉新是一个复杂性格的人物他是一个清醒认识到自己悲剧命运的懦夫1、 自愿的牺牲自己 因为受到过五四新思潮和反封建的新空气的影响,他切身认识到封建家庭制度必然崩溃的命运但他受到的封建教育和封建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太深, 作为封建家庭的“孝子贤孙”,使他自愿地挑起家庭的担子他自愿为家庭牺牲自己,不敢反抗2、 他是一个自觉的懦夫,对封建家长的专制意志处处退让、顺从甚至做帮凶他牺牲了梅、瑞珏,还劝说觉民接受高老太爷定的冯家的亲事为了维护封建家庭他付出了自己和亲人的惨重代价觉新的悲剧是封建末世的封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建知识分子的悲剧。
他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命运, 由此产生了绝望、 悲观等心态这一形象对现代中国的某些知识分子具有很大概括力他是时代角色、 家庭角色和自身内在角色的三重体现,是人物多面性、 多维性原则的集中体现作揖主义”、“不抵抗主义”的代表这个人物在中国现代小说中已经成为一个典型,被称为“高觉新型”在高家这个封建大家庭中,觉新起着维系上下两代、 沟通各种关系的枢纽作用 他处在封建家长势力和“家”的青年叛逆者中间:一方面他要对家庭负有孝道和责任,服从家庭权威,自觉忍受不合理的社会和专制的“家”对人的敌视和限制; 另一方面又不能忘怀自己是一个“人”;渴望自由,向往光明,不甘受压迫巴金在作品家中写道“于是他变成了一个具有两重人格的人,在旧社会里,在旧家庭里,他是一个暮气十足的少爷,他跟他的两个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他又是个青年2)他在想改变现状却又无力改变的两难中挣扎,经历着种种心理上的痛苦, 使得这个人物身上有着浓厚的悲剧色彩一、独特的本质:站在中间的人高觉新出生于十九世纪末四川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他所生活的环境是高公馆,虽和觉民、 觉慧是一母所生, 但由于是处在这个家庭中长房长孙的特殊地位上,这便决定了他的命运和前途。
这个家庭虽是一个 “诗礼传家”的高氏大家庭,其实实际上是一个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王国觉新从呱呱坠地时起, 便被血缘的纽带同家族紧紧连结在一起 而由于长孙的特殊地位, 从小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耳濡目染了光宗耀祖的教育,使之被教育成典型的封建社会大家族中的孝子贤孙,父母的早亡让他承担起“长兄如父”的重担他的教育思想让他认为这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是一种无形的枷锁,使得高觉新不得不与封建家长敷衍、妥协辛亥革命发生在他的少年时代, 使他有幸避免了封建仕途的人生道路,而在洋学堂接受的新式中学教育, 有利于帮助他接受新书刊、 新思想但是特殊的历史转型期在当时全部生活中打下了矛盾的印记:一面是民主主义的进攻, 一面是封建主义的抗拒 而觉新正处在这个矛盾的交接点上,他被夹在新旧两种势力, 新旧两代人的矛盾斗争中, 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与行动分离,意识与意志对立, 在感情上讨厌旧生活且认识到前途的危险,但缺乏指导行动的力量 而且为了维护分崩离析的家,又常常处在旧家庭争权夺利斗争的漩涡中和成为高公馆新旧斗争的焦点,成了一个站在中间的人就如觉新在家中说:“他们把他们对你们的怨恨全集中在我一个人身上你们得罪了他们,他们只向我一个人报仇。
二、悲剧形象1、觉新是一个复杂而又懦弱的叛逆者觉新的懦弱主要表现在他的过分的顺从上因父母的早亡,继母周氏软弱无能,而觉民、觉慧与淑华年龄还小, 在整个高家都没有充分的发言权为了继母和弟妹,他不得不与封建家长妥协退让他主张“让人、忍耐、顺从、为别人牺牲自己”正如家中觉新所说:“我愿意做一个牺牲者为了妈我就是牺牲一切,就是把我的前程完全牺牲,我也甘愿只要使弟妹们长大,好好做人,替爸妈争口气,我一生的志愿也就实现了”(3)他的这种处事方法让他学会了在“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的夹缝中周旋在高家,家族里的女人们时常无端地对他发火,而他却“极力避免跟她们冲突,在可能的范围力敷衍她们,他对她们非常恭敬,陪她们打牌,替她们买东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资料西” (4) 他企图用自己的诚实善良、退让哀求,换得别人的同情和满意,默默舔下自己伤口的淤血, 向别人做出温顺的笑脸 对长辈们的任何训令都点头照办,不敢说半句反抗的话,甚至对于自己的婚姻,也是如此。
他有自己爱的人,却服从长辈们的意愿, 娶了素不相识的瑞珏为妻 妻子瑞珏在分娩之际被迷信的长辈以 “血光之灾” 为由逐出家门, 被迁到城外生产, 而作为丈夫的他,虽觉得是晴天霹雳, 但为了维护这个封建大家庭的“和平共处” 他和平的接受了这件事,导致瑞珏难产致死觉新本是个有才华、有希望的青年人,与觉民、觉慧一样,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面貌清秀,自小就很聪慧,在家里得到双亲的钟爱,在私塾得到先生的赞美,和他相处的人都说他日后会有很大的成就他是在爱的环境中长大的, 对化学感兴趣,打算毕业后到上海或北京有名的大学去继续深造,还想去德国留学 然而这些却只能停留在脑海中, 当他取得中学毕业文凭归来时,父亲的一句话, 为他择偶做的荒唐绝顶的拈阄就粉碎了他所有美好的梦想对父亲这样的安排, “他不做声,只是点着头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而且也没有反抗的思想5)所有的才华也被迫用来管理钱财,操持家务另外,在他的内心深处, 还隐藏着另一个美好的心愿与表妹青梅竹马的爱情得到幸福的归宿但是,由于双方父母的小小意见,毁灭了他和梅的婚姻,给他安排了另一个陌生的结婚对象对于这些事,他都顺从,没有反抗,只是关上门用铺盖蒙着哭, 在心里为自己痛苦, 为了他破灭的梦幻和所爱的梅哭。
尽管他的哭也表现出了他内心的反抗,但这种反抗是懦弱的,无用的在行动上,觉新自觉不自觉地维护着旧的一套封建礼教,是一个甘愿屈从于封建的孝子贤孙但是,高觉新并不是完全安于现状,麻木地接受一切的,而是有了一些新的东西那就是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新生活的希冀,和号称叛逆者的觉民、觉慧一样,有着一种叛逆的思想 “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它催动的新思潮的怒涛都曾经强有力地吸引过觉新, 他和觉民、觉慧一起, 如饥似渴地读着 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少年中国等革命刊物这些刊物里面的一个一个的字像火星一样地点燃了他们弟兄的热情在巴金描写高家人躲避战乱聚集在花园里,觉新一个人在玉兰树下感怀人生,“他看见两只鸟向右边飞去,他的心理充满了强烈的渴望, 他恨不得自己也变作小鸟跟它们飞到广阔的天空去 (6)这些想法和感受就表现了觉新渴望着从桎梏中解放出来,奔向自由广阔的天地还有,在觉慧要离家出走时,他暗中资助路费,并且说:“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我一定要帮助三弟成功,他可以替我出一口气我做不了的事,你可以帮我 7)这就是觉新内心深处的叛逆意识其实,在觉新懦弱顺从的背后,还潜伏着叛逆抗争的性格元素在巴金春里,觉慧写信回来,他没有把信给他的五爸看, 而是自己藏起来, 后来还给了觉民和琴看。
平常不管谁写的东西或是有什么情况, 他都要向他的长辈们报告的,而这时他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