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不了呢.doc
5页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不了呢动机在杭州因为史上最大的 IP 而一跃成为中国首富,马云和他的创业史最近一再被提起,成了创业者向往的传奇1999 年 2 月,马云经历了中国黄页的挫折,又舍弃了外经贸部的资源,决定从北京回到杭州,重新出发在自己湖畔花园的新家,他召集了自己的妻子、同事、学生、朋友,十八个愿意跟随他的人,一起开动员会那时候,马云可能也没想到,十五年后,他的公司会成为全球市值第二的公司,而他会成为中国首富但他已经感觉到了互联网会改变世界和以后的众多演讲一样,他激情澎湃地向这十八位创业伙伴讲述他要做的伟大的、革命性的事件他把自己的创业激情和梦想传递给了每个创业伙伴演讲的最后,在照例该说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的时候,马云却对创业伙伴说:启动资金必须是 Pet ne(闲钱) ,不许向家人朋友借钱,因为失败可能性极大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最倒霉的事情…… 阿里巴巴上市成功后,阿里系网站首页飘着的,都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阿里梦想成真的时刻,让人感动但在创业初,原来马云不仅设想过万一实现了呢,还设想过万一实现不了呢?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叫刘立早的大学生,引起了全国的讨论和关注他是浙江大学化工系的高材生,当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到清华读博士。
然而在清华一个月后,他毅然决定退学,重新参加高考三个月后,他成为了清华建筑系的本科生对于那些不喜欢自己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个故事太励志了舍弃自己的学习四年的专业和清华读博的机会,重新参加高考,这对任何人来说,都不会是容易的选择追随自己兴趣的代价,值不值得?他的选择引起了很多争论有人指责他浪费教育资源,也有人说他体现了年轻人敢于坚持自己内心,追求自我的勇气在央视的访谈节目中,他回应了这些争论除了讲述他如何发现自己对建筑的兴趣,他还解释了为什么他选择重新参加高考他说: 我已经在浙大选修了双学位,双学位在很多地方相当于硕士学位如果考不上,我准备去找工作而且,就算考不上清华建筑系,还有其他学校的建筑系可以读原来,刘立早在畅想梦想万一实现了呢的时候,也设想着梦想万一实现不了呢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他来自中部省的偏远山区,家里很穷学生很勤奋,大一大二的时候,带着好几份家教,生活费都是靠自己带家教挣来的,生活得辛苦又充实大三的时候,在街上遇到了某个朋友,那朋友带他去参加一个合法传销公司的聚会这个聚会请来一个成功讲师,一直鼓吹积极、乐观、行动,鼓吹让梦想带动你发财致富回来以后,他觉得大受启发,再也不想挣带家教这点小钱了,决定加入这个组织挣更多钱。
来跟我聊的时候,他不断跟我说,我一定能成功!在这样的氛围下,讨论失败的风险仿佛变成了一件特别破坏气氛又煞风景的事,以至于我愣是没问出这样的问题:梦想是要有的,可万一实现不了呢?现在,我们都在强调积极乐观,仿佛我们的成功和快乐都仰仗于此乐观当然有很多好处 文中说到,对于适应生活,乐观和悲观的区别在于,乐观的人发明了飞机,而悲观的人发明了降落伞乐观思维能让人开拓进取,看到更多可能性,也愿意冒更大风险,做更多尝试而悲观思维是一种防御型思维,它总是聚焦于可能问题,提出做出各种预判同时乐观的人更快乐,而悲观的人会更焦虑但事情又不止于此有时候,当人们过于强调乐观,其实是想掩饰对失败的恐惧失败总会让人焦虑为了应付这种焦虑,人们在心理上发展出了一些奇特的心理防御策略一种防御策略是,我们先假设自己会失败,以便当失败真的来临时,我们不会让自己那么失望,虽然我们隐隐也觉得这个失败未必会来另一种防御策略是,我们不愿意提及,甚至不愿意想可能的失败因为失败太过重大,我们自觉把失败从思维中屏蔽掉了,仿佛只有盯着可能的成功,才会让我们好受一些它看起来也像积极乐观,但这种盲目的乐观下,涌动着的,正是对失败的焦虑和恐惧也许真正的乐观,与强调成功或者失败无关,只是人们有勇气,让事情按它的本来面目自然地展开,然后努力看清它。
不因自己对成功的渴望美化它,或者因失败的恐惧逃避它 有时候,居安才能思危只有当我们不那么害怕失败,我们才愿意更清楚地思考失败的可能性,才能做点什么来避免这种失败这时候,失败不再是让人焦虑的对个人好坏的评价,而只是事情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一个需要也能够解决的问题,一种我们需要思考和敬畏的规律真正的积极,是能够容纳失败的可能的,毕竟它就是现实的一部分正因为有实现不了的可能,践行梦想的才显弥足珍贵十五年前,马云在说完失败的可能性极大之后,他还说了一句话:但是,即使是泰森把我打倒,只要我不死,我就会跳起来继续战斗!正视失败的可能,但仍坚持和践行自己的梦想,并让它指引着我们行事,不停尝试,永不放弃,这是梦想真正的含义,也是积极乐观的真正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