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球五个基本气候带的划分(全国通用).pdf
1页年高考在即,地球五个基本气候带的划分供大家学习参考关于气候带的划分原则和方法,是随着气候学的发展历史而不断演进的最早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曾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地球上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南寒带和北寒带等五个气候带它是完全按照天文因素,即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也就是根据地球表面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来划分的因此,这种分法通常称之为天文气候带但它的名称是气候名称,可见天文五带是气候带的基础另外,以回归线和极圈四条纬线划分的五带,都是一定的纬度地带,所以又可以说五带是纬度带热带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这是地球上唯一阳光能够直射的地带,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热带地区气候终年炎热,四季和昼夜长短变化都不明显寒带寒带: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地区是北寒带,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是南寒带寒带地区,太阳斜射得很厉害,一年中有一段时间是漫长的黑夜,因此,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小,故称寒带这里气候终年寒冷,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温带: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的广大地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地区,地面阳光斜射,寒暖适中,得到的光热比热带少,但比寒带多;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昼夜长短变化明显。
天文气候带没有考虑下垫面的性质和大气环流与洋流的热量输送,显然是不妥当的而气候学上通常用等温线为划分气候带的界线,这叫温度带早在 1879 年苏潘就提出以年平均气温 20和最热月 10等温线划分三个气候带1953 年发表的柯本气候分类法,以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把全球分为五个气候带,即 A 热带,B 干带,C 温暖带,D 冷温带和 E 极地带以等温线作为划分气候的界线,比起天文气候带的划分来,前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