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025-李若璇-第五课.docx
5页汉语综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初级汉语综合课 学员姓名: 李若璇 第五课step1 A: introduce ones’ family一 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二 使用教材《成长》三 教学对象零基础汉语初学者四 课时Part A 一课时(每课时40分钟)五 本课教学内容与安排询问“这/那是谁?”,回答亲属称为“父亲、母亲、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句型“这是我父亲和“这是XX的父亲六 本课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能正确提问“这/那是谁?”并回答“这/那是我……”“这/那是XX的……”;掌握“爸爸妈妈”的正式的书面语说法“父亲母亲”七 具体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与重点1.A:这是谁? B:这是我父亲 A:那是谁? B:那是我母亲2. A:这是谁? B:这是XX的父亲 A:那是谁? B:那是XX的母亲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能使用是非问句来提问国籍,能正确回答是非问句语音、语调比较自然三)教学环节及进度组织教学-------学习新课课文-------课堂游戏环节-------布置作业及问候学生 及汉字练习 (五)教具1. 多媒体课件2. 词卡3. 汉字描红贴4. 绘制家庭家人图片(六)具体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学行为教学说明课前准备检查教学设备;按学习小组摆好桌椅。
为上课做好准备组织教学(2分钟)目光巡视课堂宣布上课向学生传达上课讯息,集中学生注意力问候1. “同学们,下午好!”2. 挑选五个同学问“今天几号?”“今天星期几?”“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你呢?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复习之前学过的问好、日期、星期、生日新课词汇学习(10分钟)复习“数字”学习亲属称谓(4分钟)1. 播放PPT,请学生一起回答图片(辛普森的一家)中有几个人2. 根据“辛普森一家”图片讲解“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这六个词3. 用词卡进行领读,跟读,点读,齐读分组增加竞争机制,使学生积起来,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度问答接龙游戏,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复习操练中去汉字学习(6分钟)1. 分发汉字描红纸,老师在黑板上书写本课重点汉字的笔顺,学生将笔顺抄写在描红纸上,并标注共有几划2. 要求同学们书空3. 用水彩笔把汉字描红按笔顺描出来4. 再按照正确笔顺写一行汉字描红纸,增加课堂趣味性,笔顺清晰明了学期末的时候也能使学生积累一本该学期所学所有重点词汇的汉字书写笔顺词汇课堂游戏(7分钟)“萝卜蹲”游戏1. “爸爸、妈妈、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词卡分发给不同学生。
2. 请一个台下的同学开始,如“父亲蹲,父亲蹲,父亲蹲完妈妈蹲3. 台下同学做监督,监督谁出错,错在哪里4. 视情况游戏进行两轮左右使每个学生都开口说,发现语音问题及时纠正竞争游戏使学生调动积极性,充分操练本课生词,说的时候练习三次,别人说的时候也听了三次,并及时听辨出自己的生词是哪个并做出动作反应来该游戏的好处在于大量的语音输出和输入新课句型学习和练习(10分钟)句子学习(5分钟)板书“这是谁?”“这是我父亲 “这是谁?”“这是XX的父亲领读跟读,配合PPT解释句子意思点读,齐读根据图片不同进行问答练习句型,使学生对句子的意思和语音熟悉并掌握课堂活动:“画一画”(5分钟)1. 请全班同学拿出准备好的白纸和彩笔,画一画“我的家人”2. 向同桌们介绍家人互相问答,问“这/那是谁?”回答“这是……”增加课堂趣味性,学生动手画,下课后带回家可以给父母看所有同学,通过此活动都得到大量的句型操练机会游戏(10分钟)拍词游戏1. 词卡贴在黑板上2. 四人一组,两个人站在讲台前面向大家,一问一答“这/那是谁?”“这/那是我父亲老师在问答前举出“这是谁”或者“那是谁”的词卡,两个学生需要按照所给出的词卡提问并回答】。
3. 同时,黑板前的两个学生比赛,听到两个对话的学生回答中的关键词“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爸爸、妈妈”时,立刻重复说出该词汇,并拍黑板上的词卡,先拍到且正确的得分最终得分多者胜出4. 每句问答对话后,老师问全班同学“那是谁?”学生回答“那是XX(名字)的父亲/母亲……”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度利用所画图画,增加学生的开口度两人一组进行对话练习练习学生的听力和反应能力,并练习语音练习全班的听力和理解,并整句输出,转换句型的输出作业(1分钟)1. 把课后习题完成2. 将本节课所画“我的家人”标注上亲属的汉字称谓,并涂色完成,拿回家给家人看,教爸爸妈妈说汉语巩固学习成果使学生父母知道学生在学校学到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