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自主复习+考点演练+真题集训) 第4部分 生活与哲学 专题2 第9讲 真理课件.ppt

21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89779655
  • 上传时间:2024-09-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49.50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第第9讲 真理讲 真理 考点考点1 1::真理的客观性【1—1】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真理的内容和形式是客观的B.真理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C.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D.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客观性A、C、D项错误 【1—2】(2013年天津卷)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称图一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研究者结合该书图二“烤肉串”和图三“厨师扇风”,认为古人右手拿的都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此图一应叫“烤肉图”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见解,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是( ) A.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B.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C.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D.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客观性依据图一,书中作者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理解为菜刀,并把图一称为“制肉图”,研究者结合图二、图三,把古人所拿东西理解为中国古扇,从而把图一称为“烤肉图”,这表明,虽然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同一对象的认知,真理只有一个,B选项正确;A、C、D表述虽正确但与材料无关,不选。

      故答案选B 考点考点2:真理的具体性 【2—1】(2012年福建卷)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告打破这启示我们(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正确,应选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只有一个,B、D项本身说法不对C项与题意不符 【2—2】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 )①因人而异的 ②具体的 ③有条件的 ④客观的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

      从中提炼有效信息,即真理不是绝对的、永恒的,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①错误,④材料未体现,故D项正确 考点考点3:真理的条件性【3—1】 (2011年江苏卷)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C )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真理不是被推翻,而是被发展;物质决定意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它不能超越历史条件,因此①④说法错误真理是不断发展的,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②③正确 【3—2】 (2013年广东卷)下图漫画(作者:周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②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 ④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

      漫画题解答的关键是读懂漫画的意思一般难度较大但这题可以用排除法快速解答因为②错误,规律不能改变;③错误,辩证的否定是自我的否定,不是相互的否定所以正确答案是B 考点考点4:真理和谬误【4—1】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B.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C.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泰戈尔的这句话强调的是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真理与谬误不能相互融合,更不是互为基础而存在,所以排除A、C、D三项 【4—2】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真理和谬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往往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仅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故③④正确①说法本身错误,②不是合理性的表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