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知识速递)(解析版).pdf
21页一轮复习必刷卷】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速递+专题进阶提升卷主题一区域地理知识速递一、世界地理总论(一)世界地形1.陆地地形:(1)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 0 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2)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 0 0米以下,地表平坦广阔;(3)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4)丘陵海拔较低,地表起伏不大,坡度和缓;(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2.海底地形:(1)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区(深度一般不超过2 0 0米,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2)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3)洋盆、海沟、海岭分布在大洋底二)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 .海陆分布:陆地占2 9%,海洋占7 1%2 .七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地球上共有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等七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3 .四大洋:地球上有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等四大洋其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大洋的边缘是海,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叫海峡4 .世界重要的海峡(1)马六甲海峡:连接南海与印度洋,是亚洲国家与南亚、西亚、非洲、欧洲国家之间的联系通道。
2)霍尔木兹海峡:连接波斯湾阿拉伯海,是波斯湾石油出口的重要通道,称为海上生命线3)土尔其海峡:连接黑海与地中海,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门户4)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是地中海沿岸国家通往大西洋的唯一通道5)英吉利海峡:连接北海与大西洋,是西欧与北欧各国重要的海上通道6)麦哲伦海峡: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是世界重要的国际航线7)莫桑比克海峡:连接南北印度洋,是世界最大的海峡8)白令海峡:连接北冰洋与太平洋,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9)朝鲜海峡:连接日本海与东海,是日本海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通道三)世界气候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1)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 季 相 反 海 陆 热 力 性 质 差 异2)世界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一纬度因素3)同纬度地区高山高原气温比平原盆地低(海拔每升高1 0 0米,气温降低约0.60 地形因素2.世界降水分布规律位置成因特征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上升气流全年多雨两极附近受极地高压控制,下沉气流全年少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夏季多雨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或受信风控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全年少雨中纬度内陆距海远,海风难以到达全年少雨大陆东岸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夏季多雨第 1 页 共 2 1 页(四)世界的居民和国家1.世界的人口:(1)人口增长:18世纪前缓慢,之后加快,这主要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控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常年湿润南北纬30的大陆西岸冬季受西风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多雨国家增长快,这是由于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2)人口分布:人口稠密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带,其中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在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带,干旱的沙漠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则很稀少3)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就会产生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恶化,生产赶不上人类的需要;而人口增长过慢,会造成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所以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4)人口迁移:从整个世界来看,近几十年来,城市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使世界上人口拥挤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人口比重太大,将使城市环境不断恶化2.世界的人种: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可分为三个主要人种: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1)白色人种:肤色、眼色、发色一般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I。
2)黄色人种:皮肤呈淡黄色或棕黑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3)黑色人种: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主要分布在非洲I、大洋洲和美国境内3.世界的语言:世界上的语言主要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亚等地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较广的语言,主要分布在欧洲的英国,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及亚洲的印度等国4.世界的宗教: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基督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I,美洲和大洋洲I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I5.世界的国家: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其次是加拿大,中国居第三位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印度世界各国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分目前工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占比约为17%,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I、大洋洲I,还有亚洲的日本发展中国家占比约为8 3%,绝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二、世界地理分区(一)东亚1.概况位置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侧,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安,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五个国家,日本和韩国为发达国家。
地形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临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往东流入太平洋东部沿海的海岸线曲折,沿海有许多半岛和岛屿气候是世界上季风最显著的地区之一,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洋,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夏季陆地增温快,比海洋热,气压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风;冬季陆地冷却快,比海洋冷,气压高,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冬季风在东亚季风区内,根据气温、降水情况的不同,又分为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两种气候区居民东亚五国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居民中大部分属于黄色人种,是世界上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就民族而论,中国是汉族人口居多数的多民族国家,蒙古居民主要是蒙古族,朝鲜和韩国居民主要是朝鲜族,日本居民主要是大和族经东部沿海一带气候湿润,平原较广,耕地多,人口稠密,沿海地带又有优良港口,工农业、交通、科第 2 页 共 2 1 页2.日本(1)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济技和对外贸易发达西部内陆地区,高原、山地较多,气候干燥,人口较少,因草原广布而使畜产品加工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矿产资源也在开发利用之中(2)发达的经济和文化特征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领土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地形境内多山,国土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仅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平原;海岸线曲折,多良港,神户和横滨是我国著名的海港;境内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也是一座活火山气候属季风气候,但海洋性特征较为明显,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植被全国大部分为森林覆盖,森林覆盖率高,林木资源丰富。
河流河流短小,但流经山地,水力资源丰富(二)东南亚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在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处于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经济特点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工业是主要工业部门,产品大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属“进口-加工-出口”的经济工业分布及原因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瀚户内海沿岸的狭小地区,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是主要工业区因本国自然资源缺乏,需要从国外进口,为了便利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工业大多分布在沿海优良港口地区农业生产耕地少,人均耕地更少农业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北海道附近海域因有寒暖流相汇,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文化特点既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以兼有东西文化的特点的“十字路口”位置,自古就是东西方各国人民相互往来的要道,尤其是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欧洲、亚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业、东亚各港航线多经过这里2)自然环境地区地 形气 候中南半岛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这些河流在下游冲积成肥沃的平原。
这些平原成为东南亚发达的农区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菲律宾群岛北部也属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群岛上山岭很多,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平原较少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太平洋两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 之称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对农业生产十分有禾!1马来半岛南部也属热带雨林气候2.居民和经济(1)居民(2)主要物产及其分布区人口分 布人 种信 仰华 侨4亿多主要居住在中南半岛各大河的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以及马来群岛的沿海平原上黄 色人种中南半岛居民大多信奉佛教,马来群岛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第3页 共2 1页物 产主 要 分 布 地 区物 产主要分布地区稻 米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的河流三角洲及沿岸地带胡椒印尼金鸡纳印尼3.新加坡橡胶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贵重木材缅甸、泰国等地油 棕马来西亚锡自缅甸南部沿缅、泰边境、马来半岛到印尼西部椰 子菲律宾蕉 麻菲律宾石油印尼、缅甸(三)南亚1.地理位置:南亚大部分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之间,包括内陆国(尼泊尔、不丹)、三个临 海 国(巴位 置位于马来半岛南面、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人口和居民居民中四分之三是华人,其次是马来人、印度人等经济特点面积小,资源缺乏,但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良港,积极发展金融、贸易和海、空航运,使新加坡港成为世界著名的大贸易港,并大量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迅速发展了炼油、造船、电子、纺织、食品等工业,同时发挥本国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和两个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2.地形地形区特 点北部山地有绵延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屏立,南坡的地势逐级下降,成为崎岖而狭长的山地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成平原,西起阿拉伯海岸,向东延伸到孟加拉湾平原面积广大南部高原大部分被德干原所占据,其西部略高,东部略低3.水文河 流特点印度河发源于我国西藏,向西南流经南亚西部的干旱地区,注入阿拉伯海,是巴基斯坦重要的灌溉水源恒 河自西北喜马拉雅山区流向东南,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河口有恒河三角洲14.气 彳 炭气候类型大部分属热带季风气候,南亚西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点一年分为雨、旱两季,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10月-次年5 月盛大行东北季风,为旱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的年份西南和季风来得晚,或退得早,或是风力太弱,雨水就不中,容易造成旱灾;有的年份西南季风来得早,或退得晚,或是风力太强,雨水就过多,容易造成水灾,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造成农作物产量不稳定5.印度(1)居民和宗教人口和民族人口约13.8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快有 100多的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46.3%人 种大部分属白色人种宗 教是佛教的发源地,现在大多数人居民信仰印度教(2)农作物分布及自然原因农 作 物分布地区自然条件水 稻东北和半岛东西侧沿海地区降水充足,水热条件好,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小 麦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地面起伏平缓、降水较少、日照充足,土壤肥沃棉 花德干高原中西部气温、降水适宜,土壤为火山岩风化而成的黑土区黄 麻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气候湿热,水源充足第 4 页 共 2 1 页(3)西南季风对印度农业的影响: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雨热同期;南季风不稳定,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