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现代文阅读《父亲的借条》答案及解析.pdf
3页中考现代文阅读答案及解析】 父亲的借条 大二那年 , 我闯了一场大祸 事情源于我班的一位同学男生宿舍楼里, 按照学校的管理, 一年级新生住在二楼, 我们 二年级的则在一楼 那天 , 有一个还不太懂规矩的一年级学生在洗完脚后, 随手往楼下倒了一 盆脏水说来也巧,水不偏不倚 , 正好落在我的那个同学身上同学被淋了个“冷水澡”, 火 气很大 , 碰巧那家伙也很蛮横, 一来二去 , 两个人打了起来 后来的结果是我的同学吃了亏那家伙是北方人, 人高马大的 , 我同学身材瘦小, 实力悬 殊看着鼻青脸肿的同学, 一帮哥们儿义愤填膺, 迅速召开了讨论会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 最后一致决定 : 教训一下低年级的小学弟理由是, 高年级的师兄咱惹不起, 可不能叫新来的 小师弟骑在咱头上 结局相当严重 或许是因为年轻气盛, 或许是因为繁重的学习压抑太久, 最后双方演变为 两个班级打群架对方那个惹事的同学被打伤, 宿舍楼的公共财物也损失惨重, 玻璃、门窗、 桌椅、床等物品损毁颇多 学校的处分决定很快做出根据所犯“罪行”的程度, 肇事者分别被处以留校察看、记 过、警告等处分, 每人罚款300 元, 用于赔偿毁坏的公物。
受罚的人中, 自然包括我 老实说 , 我多少有点儿冤理智告诉我, 这件事情不应该去做那天我并不想去,我也极 不赞同这种武力处理问题的方式可是 , 当看着全班所有的男生都出动时, 我还是去了 作为 一个男子汉 , 我害怕他们嘲笑我胆小, 没种 这个处分让18 岁的我寝食难安从小到大, 我一直是品学兼优的“优等生”, 父母眼中 的骄傲尤其是那300 元, 可是我两个月的生活费啊! 犹豫良久 , 我还是硬着头皮回到了乡下老家 那是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 可我的心情一点儿也灿烂不起来走到村口 , 有熟悉的乡亲朝 我打招呼 : “大学生回来啦 ! ”我强作欢颜, 勉强应对 , 终于到了家门口, 几间破旧的草房里, 小狗亲热地迎了出来, 家里没有人 , 这会儿父母应该在地里干活 村西边的坡地里, 父亲正赶着那头老黄牛犁田, 母亲弯着腰 , 端着一把铁锹 , 吃力地开着 墒沟看到我回来,母亲喜形于色 : “儿子回来啦 ! ”我点点头, 苦涩地笑笑父亲停住了犁, 树皮般苍老的脸上露出疑感: “咦, 这个月的生活费不是回来讨过了吗?” 我羞愧难当 , 脸立马红到了脖子根儿, 口里支支吾吾, 说不出个所以然, 看到这情况 , 父亲 表情严肃 ,默不作声。
母亲赶紧拍拍我: “孩子啥事啊?别急 , 咱好好说” 巨大的压力面前, 生来不会说谎的我, 还是老老实实说出了一切我低着头, 不敢正眼看 父亲 , 他是这个家的支柱, 向来以严厉著称 在这个贫穷的村子里, 我们兄妹几个都能上大学, 得益于他的鼎力支持和严格管教 没有人说话 , 空气沉闷得可怕 过了一会儿 , 只听见父亲缓缓地说 : “你知道, 你们兄妹几 个读书 , 全家的担子都在我一个人身上你的生活费我每月按时供给已很不容易, 现在你已经 18 岁了 , 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个钱我不能给你, 但是可以借给你, 你还必须打个借条 家里没有现钱 , 下午我和你妈拉一车稻子去镇上卖 父亲的话让我无地自容他说得句向在理是的, 我已经 18 岁了 , 该能够为自己的行为 买单我含着泪花打了借条, 第二天返回了学校 大学毕业后 , 我到一家著名的外企工作第一个月发工资后, 我请假回到了老家昏黄的 灯光下 , 父亲从一个厚厚的木箱子里面, 找出那张发黄的借条 : “孩子, 你理解我的良苦用心 了吗 ?咱家的负担重, 为了能把你们教育成人,我才用这种方法激励你希望你不要怪我现 在你出息了 , 它也没用了。
说着, 就要撕那张借条我早已泪流满面: “不,爸爸 , 它有用 这张借条我要好好地保存着, 它是我一生受用的财富啊! ”说罢, 长跪地上 , 给父亲磕了三个 响头 1. 请你说说文章开头段“大二那年, 我闯了一场大祸”有什么表达效果 2. 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 请你结合文意 , 任选角度品析文中画线句子 村西边的坡地里, 父亲正赶着那头老黄牛犁田, 母亲弯着腰 , 端着一把铁锹 , 吃力地开着墒沟 4. 父亲为什么要“我”给他打借条才肯将钱给“我”呢? 【答案】 1. 开头独句成段, 简单地交代了事件的缘由 , 烘托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制造了一种悬念, 为下 文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 2. “我”因为一时冲动随同学参与打架, 不仅受到学校的处分, 还得赔偿学校经济损失回乡 下找父亲要钱 , 父亲给了“我”钱却让“我”打借条给他 3. 本句具体交代了“我”的家境, 运用描写的手法, 形象具体地交代了当时“我”家贫困的 境况 , 为下文父亲给“我”钱时坚持要求“我”打借条埋下伏笔 4. 因为父亲当时感到家里的负担重, 为了能把“我”教育成人, 才用这种方法激励“我” 【解析】 【小题 1 详解】 这道题考查的是记叙文开头的作用。
记叙文开头的作用主要有:开门见山,开篇点题; 交代 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引起下文(或总领全文、或为下文做铺垫);奠定感情基调;吸 引读者阅读兴趣回答时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考虑大二那年 , 我闯了一场大祸” , 简短的开头,首先具有悬念效果,烘托了一种紧张的气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简单交 代了事情的缘由,为后文故事的展开做铺垫 【小题 2 详解】 这道题考查的是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概括主要内容就是回答问题:“(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 主要人物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可本文故事发生的时间 是大二那年,地点是学校和家里,主要人物是“我”,主要事情是“我”因一时冲动随同学 参与打架, 不仅受到学校的处分,还得赔偿学校经济损失,于是回乡下找父亲要钱;结果是 父亲让“我”打借条后才给了“我”钱据此即可作答 【小题 3 详解】 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的鉴赏能力记叙文语句的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景物描写, 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作手法, 句式结构等入手答案一般包括赏析角度+写出了什么内容+ 表现了什么特点(情感)这句话可以从人物动作描写的角度入手划线句生动描写了父母 艰辛劳作的场景,暗示了“我”家境的贫寒,为下文父亲让“我”打借条后才给了“我”钱 埋下伏笔。
【小题 4 详解】 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孩子 , 你理解我的良苦用心了吗?咱家的负担重, 为了能 把你们教育成人,我才用这种方法激励你”可以看出,父亲当年要“我”给他打借条才肯将 钱给“我”,是因为当时家里的负担重,父亲想用这种方式来激励“我”,想把“我”教育 成人,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