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划分停顿方法.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53568706
  • 上传时间:2023-05-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今为一词,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的要分开读,以示区别;例:(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5)其/实味/不同(《晏子春秋》)      (6)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出师表》)     (7)可/爱者甚蕃(《爱莲说》)        二、主语和谓语之间要停顿;例:(1)吾/视其辙乱(《曹刿论战》)(2)此/庸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4)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三、谓语和宾语之间要停顿;例:(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3)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4)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5)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四、后置的介宾短语之前要停顿;例:(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3)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4)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       五、提前的状语,在朗读时应在其后和主语之前稍加停顿;例:(1)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2)未几/夫/齁声起《口技》)(3)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4)今/天下三分(《出师表》)(5)时/先主屯新野(《隆中对》)        六、在转折连词前一般要稍加停顿;例:(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2)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则》)(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七、句首语气词后应稍加停顿;例:(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2)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3)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1-                                                                                            -2-(4)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 (5)乃/悟前狼假寐(《狼》)八、句中语气词之后要停顿;例:(1)卒于鲁也/传之《为学》)(2)余闻之也/久矣《伤仲永》)(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4)洋洋乎/与灏气俱《始得西山宴游记》)(5)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九、句中关联词语之后要停顿句首或句中出现“虽、故、则、若、而、是故、然则”等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往往在这些关联词语后面停顿;例:(1)虽/千里不敢易也《唐雎不辱使命》)(2)故/君子有不战《<孟子>二章》)(3)而/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4)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5)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十、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骈句四字句皆两字一顿,五、七言诗和词曲的韵脚要读出长音;例:(1)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岳阳楼记》)(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十一、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例:(1)先/天下之忧/而忧 (《岳阳楼记》)(2)无/鲜肥滋味之享 (《送东阳马生序》(3)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5)虽千里/不敢易也(《唐雎不辱使命》)十二、省略句中句内省略的地方一般要作停顿;例:(1)其一/(狼)犬坐于前 (《狼》)(2)必以/(衣食)分人(《曹刿论战》)(3)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桃花源记》)(4)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五柳树)为号焉(《五柳先生传》)十三、根据古代知识划分朗读节奏;例:(1)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核舟记》)(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3)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4)侍中/侍郎/郭攸之《出师表》)十四、表示完整概念的短语中不能作停顿句中有两个以上短语,短语之间要作停顿,而前后的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之间可不作停顿;例:(1)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陈涉世家》)(2)客出入/愈益发舒《陈涉世家》)(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4)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5)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爱莲说》)(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我们现在读到的文言文,一般句间都加了标点停顿读清句中的停顿是正确解读文言文的关键否则,就不能理解甚或会错解句意把握文言句式的结构特点,抓住文言语句中的一些标志词语作为“路标”,有利于我们正确划分句子的节奏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一些词语: 一、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或提示原因或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等,如“盖、夫、且夫、若夫、至若、岂若”等,诵读应稍加停顿例如: ①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 ②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岳阳楼记》) ④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⑤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 二、句中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也”“乎”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 ①卒于鲁也/传之《为学》) ②余闻之也/久矣《伤仲永》)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④洋洋乎/与灏气俱《始得西山宴游记》) ⑤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三、句中关联词语之后要停顿 句首或句中出现“虽、故、则、若、而、是故、然则”等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往往在这些关联词语后面停顿如: ①虽/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 ②故/君子有不战《孟子二章》) ③而/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④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⑤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四、连用的两个单音词之间要停顿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出现构成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相同的词语,要根据句意认真分析,这样的词语在古汉语中往往是两个单音节,朗读时中间停顿才合乎语意如: ①鼎足之形/成矣《三国志·诸葛亮传》) 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③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 ⑤吾从/而师之《师说》) 上述例句中的“形成”、“中间”、“其实”、“可以”、“从而”都是单音节词,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它们中间要作停顿 五、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划分节奏 古汉语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语句的朗读停顿往往根据语言顺序来确定,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这样才会使语意明晰如: 1、主语和谓语之间要停顿 ①吾/视其辙乱(《曹刿论战》) ②此/庸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③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④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①②中“吾”“此”是代词作主语,③中的“滕子京”是名词作主语,④中“两三点雨”是偏正短语作主语,⑤中“禽兽之变诈”是主谓短语作主语,和谓语之间都要停顿 2、谓语和宾语之间要停顿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③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④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⑤衔/远山,吞/长江《岳阳楼记》) ①中“古仁人之心”作“求”的宾语,②中“唐贤今人诗赋”作“刻”的宾语,③中“张怀民”作“寻”的宾语,④中“岳阳楼”是“修”的宾语,③中“远山”和“长江”分别作“衔”和“吞”的宾语。

      一般来说,宾语独立性较强,与谓语中心词之间要作停顿 3、后置的介宾短语之前要停顿 ①颓然/乎其间者《狼》) 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③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⑤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①句中“乎其间者”是后置的介宾短语,②句中“乎东西”“乎南北”是后置的介宾短语,③句中“于其上”是后置的介宾短语,④句中“于乱世”“于诸侯”是后置的介宾短语,⑤句中“于败军之际”“于危难之间”是后置的介宾短语,它们分别和前面的谓语或宾语中心词“颓然”“叫嚣”“隳突”“唐贤今人诗赋”“性命”“闻达”“受任”“奉命”之间要停顿 4、句首状语之后要停顿 ①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 ②囊/与吾祖居者《捕蛇者说》) ③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 ④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上枢密韩太尉书》) ⑤略无/慕艳意《送东阳马生序》) ①中“已而”是状语,表时间;②中“曩”是状语,表时间,③“中”是状语,表方位;④中“岂尝”是状语,表语气;⑤中“略无”是状语,表否定 5、并列短语之间要停顿 ①山肴/野蔌《醉翁亭记》) ②沿/溯阻绝。

      《三峡》) ③清/荣/峻/茂 (《三峡》) ④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六、根据古代知识划分朗读节奏 ①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 ②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 ③庐陵/萧君圭/君玉《游褒禅山记》) ④陈/康叔公/尧咨/善射《卖油瓮》) ⑤侍中/侍郎/郭攸之《出师表》) 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准确把握,正确停顿不能肢解①句中“虞山”是山名,“王毅叔远”,姓王名毅字叔远,“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②句中“会稽”是郡名,“山阴”是县名;③句中“庐陵”是县名,“萧君圭”是人物,“君玉”是其字;④句中“陈”系姓氏,“尧咨”是名,“康叔公”是谥号,“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⑤句中“侍中”、“侍郎”是官职名,“郭攸之” 是人物 文言文朗读停顿涉及到文字、词义、语法及古代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上述只是停顿的基本规律,不应死搬硬套,熟练掌握文言文朗读停顿的知识,多诵读文言文提高自己的语感,善于对文言语句从语法、语意方面分析,才能恰当处理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