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图形的运动》3课时.doc
21页五年级数学 教案设计图形的运动(三)(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简案 】第一课时1.阅读课本第 83 页内容,并反馈结果课前预习 2.找到生活中的旋转现象3.对于预习时发现的问题进行标注,在新授课时解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导入新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课本第 83 页内容1.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理解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旋转的 特征和性质2.使学生理解顺时针和逆时针,掌握旋转的三要素;能够正 确判断旋转的方向3.通过钟表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空 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探索图形旋转的三要素会用旋转三要素解决问题PPT 课件,钟表模型教学过程视频导入、图片导入探究一:认识旋转方向1. 顺时针2. 逆时针活动二:探究旋转三要素1.多媒体演示:拨动钟表的指针2.掌握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活动三:旋转三要素的应用练习小结作业从“12”到“1”,指针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30° 从“1”到“ ”,指针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60° 从“3”到“6”,指针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 从“6”到“12”,指针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基础练习,拓展练习旋转三要素数学书 85 页 1,2,3 题。
教学详案 】课前预习:1.课前预习教材 83 页2.找到生活中的旋转现象3.对于预习时发现的问题进行标注,在新授课时解决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课本第 83 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理解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使学生理解顺时针和逆时针,掌握旋转的三要素;能够正确判断旋转的方向3.通过钟表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 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 探索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教学难点: 会用旋转三要素解决问题教学用具: PPT 课件,钟表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1.观看视频:俄罗斯方块2.思考交流:①在这个视频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知识?②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旋转现象?【设计意图 】: 由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 体现了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的举例,拉近了本节课与学生的距离, 直入主题二、新授探究一:旋转方向1. 出示钟表,让学生观察指针是如何旋转的 2. 教师介绍旋转的方向顺时针逆时针【设计意图 】:利用钟表模型,直观地展示了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区别,并让 学生亲自感受,加深印象。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真切的感受旋转方向探究二:旋转三要素1.(多媒体演示)将指针从 12 拨到 1,让学生描述指针是如何旋转的 2.同桌互练一人拨钟表指针,一人表述旋转方向3.结合课件引导学生总结旋转的三要素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注意:表述的完整性 指针从“ 12 ”绕点 O顺时针旋转 30 “1”°到【设计意图 】:通过课件的直观展示,使学生清楚地观察到指针是如何转动 的,让学生感受图形旋转的三要素:点、方向、角度探究三:旋转三要素的应用1. 小组合作,结合钟表完成下列填空题从“1”到“ ”,指针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60°从“3”到“6”,指针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从“6”到“12”,指针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2.小组展示活动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评议设计意图 】:这里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电脑的直观演示和小组讨论 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这一环节的设计还充分发挥 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三、练习练习一:左侧有车通过,车杆绕点 O( )旋转( ) 汽车通过之后,车杆绕点 O( )旋转( ) 设计意图 】:这一题是书中的做一做习题。
这一题的设计充分结合课本及 教学目标,检验了学生对于旋转三要素的掌握情况练习二:1.旋转变换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 )、( ) / 2.判断(是旋转现象的画√)(1)地球的自传 ( )(2)地球的公转 ( )(3)风车的扇叶在转动 ( )(4)气象卫星绕地球转动 ( )(5)小明把电风扇从四楼搬到一楼 ( )【设计意图 】:填空题考验学生对于旋转三要素的掌握情况判断题考验学 生对一个现象是否是旋转现象的判断情况两道题作为基础测验,可以检验学生 对本节课的基本掌握程度练习三:填空1)指针从“12”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90°到( )2)指针从“12”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90°到( )3)指针从“6”绕点 O( )时针旋转 90°到“9”4)指针从“6”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90°到(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与探究三环环相扣,把刚学的新知识充分地应用于 实际生活中,是对本节课的难点的又一次复习与巩固四、小结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旋转方向有顺时针和逆时针设计意图 】:总结本课的重难点知识,结合练习加以复习,达到温故而知新 的效果五、作业 1.小试牛刀【设计意图 】:第 1 题设计了 3 道小题,旨在复习巩固旋转的三要素:旋转 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2.拓展练习?处应该填哪个图形?【设计意图 】:第 2 题依据旋转找出规律,作为拓展训练 板书设计: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 旋转角度五年级数学 教案设计图形的运动(三)(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简案 】第二课时1.课前预习教材 84 页课前预习 2.找到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并理解这个现象是如何旋转的3.对于预习时发现的问题进行标注,在新授课时解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课本第 84 页内容1.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理解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旋转的 特征和性质2.使学生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加深对旋转的 认识和理解3.通过画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 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 90°后的图形PPT 课件,三角尺,三张方格纸教学过程复习导入仔细观察,说出方格纸上图形的位置关系导入新授要说清旋转的三要素:图形绕哪一个点、向什么方向旋转、 旋转的角度是多少探究一:线的旋转探究二:三角尺的旋转探究三:平面图形的旋转1.画线段。
练习 2.画三角形3.设计图形旋转的特征小结作业旋转的性质旋转图形的画法1.基础作业数学书 85 页题86 页 5 题 2.拓展作业数学书 86 页题【教学详案 】课前预习:1.课前预习教材 84 页2.找到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并理解这个现象是如何旋转的3.对于预习时发现的问题进行标注,在新授课时解决教学内容: 图形的运动(三)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理解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使学生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加深对旋转的认识和理解 3.通过画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 90°后的图形教学用具:PPT 课件,三角尺,三张方格纸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仔细观察,说出方格纸上图形的位置关系2.教师提示要说清旋转的三要素:图形绕哪一个点、向什么方向旋转、旋 转的角度是多少设计意图 】: 通过这一题,复习了旋转的三要素,为以后学习旋转的画法 打下基础二、新授探究一:线的旋转1.画出线段 AB 绕点 A 顺时针旋转 90°后的图形B`BA2.个别学生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设计意图 】:从最简单的线的旋转开始学习,为以后学习三角形的旋转打 下基础探究二:三角尺的旋转1.观察交流三角尺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2.教师小结旋转时,O 点的位置不变,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都绕点 O 顺 时针旋转了 90°”3.运用组内一人在方格纸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三角尺,其他学生说一说旋 转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具在纸上进行移动,能够直观而清楚地观察到图形是如何旋转 的,为以后在纸上画出旋转图形奠定基础探究三:平面图形的旋转1.尝试画出三角形 AOB 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90°后的图形2.教师结合课件讲解画法OA 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90°后的位置 OA′,OA′垂直于 OA点 A′是点 A 对应点点线段 OA 就是线段 OA′对应线段点 0 到点 A 的距离为 4 格点 A′与点 O 的距离也应该是 4 格OB 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90°后的位置 OB′,OB′垂直于 OB点 B′是 点 B 对应点点线段, 线段 OB′就是线段 OB 对应线段点 0 到点 B 的距离为 3 格点 B′与点 O 的距离也应该是 3 格连接 A′B′ABOA′B′三角形 A′O B′就是三角形 AOB 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90°后的图形。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a.每个三角形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90°b.旋转后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改变了B【设计意图 】: 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很难发现旋转的特征通过电脑 演示和小组探究,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三、练习练习一:画线段画出线段 AB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180°后的图形′BA【设计意图 】:结合探究一而设计了这一题,旨在复习巩固线的旋转 练习二:画三角形画出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