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点(苏科版2024).docx
11页物理·八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苏科版2024新教材期末复习)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自然界中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会继续存在并传播2.声源: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1)声源是指具体的发声部位,如人在说话时的声源不能说是人,应该说是声带2)易混的声源:蝉叫的声源是腹膜;笛子等管乐器的声源是空气柱;向暖瓶中灌水的声源是空气柱;气球爆炸的声源是气球周围的空气3、声音的传播 (1)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介质 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的传播形式: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4.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m/s,读作米每秒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指的就是此值1)340m/s的条件是15℃的空气中,温度和介质不同时其数值也不同2)光速比声速大,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百米赛跑时听枪声计时比看枪烟计时晚0.294s。
5.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和温度1)介质的种类: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2)温度: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6.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的不同:同一声源,距离相等的位置可能听到多次声音,如长水管一端敲击一次,另一端听到多次声音7.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1)当声投射到距离声源有一段距离的大面积上时,声能的一部分被吸收,而另一部分声能要反射回来,如果听者听到由声源直接发来的声和由反射回来的声的时间间隔超过0.1秒,它就能分辨出两个声音这种反射回来的声叫“回声”2)当回声比原声晚0.1s以上,能分辨出回声,当回声比原声晚不到0.1s,分辨不出回声,此时回声对原声起加强作用3)回声测距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声音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收到回声的时间t例如: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声音在海水的传播速度v,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收到回声的时间t,然后根据s=vt计算发声体到障碍物的距离(路程包括往返,所以要乘以)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1、响度定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又叫做音量。
1)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2)响度与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听到的声音越小;与声音分散的范围有关,越分散,听到的声音越小3)响度特点:响度大,听起来震耳欲聋,响度小,听起来轻声细语2、音调定义:物理学中用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1)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f表示,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2)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高,音调就高,听起来尖细;频率低,音调就低,听起来低沉3)音调主要由声音的频率决定,同时也与声音强度有关;对一定强度的纯音,音调随频率的升降而升降;对一定频率的纯音、低频纯音的音调随声强增加而下降,高频纯音的音调却随强度增加而上升三、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1)影响因素: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2)特点:通过其分辨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第三节 噪声及其控制1、噪声的定义(1)从物理学角度看,物体杂乱无章的不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称为噪声2)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称为噪声2.噪声的来源:包括工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噪声、交通运输噪声等3、噪声的强弱等级和危害(1)噪声的强弱: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度的强弱,用dB表示。
2)噪声的危害: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生理效应:耳聋、头疼、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时会使人神志不清、休克乃至死亡物理效应:高强度噪声能损坏建筑物4、噪声的控制(1)从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消声声源处控制噪音产生)(2)在传播过程中,用真空玻璃等办法来隔断声波的传播--隔声传播过程中阻隔噪音传播)(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用戴上耳塞--隔声噪声的接收处控制或减弱噪声)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1、超声波(1)超声波的定义:把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2)超声波的特点:方向性好;穿透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3)超声波的应用:超声波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其应用有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和成像等2、次声波(1)次声波的定义: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2)次声的特点:没有什么障碍物能阻挡它;传播过程中很难被介质吸收,能量损耗少3、次声的危害:(1)能使机器设备破裂、飞机解体、建筑物遭到破坏2)破坏人的平衡器官的功能,会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3)采取的措施:尽量防止次声的产生;尽量远离次声源4、次声的应用 (1)利用它的破坏性,如制成次声武器。
2)制造次声驱蚊器,用于防止蚊虫叮咬第二章 光现象第一节 光的色彩1、光源:宇宙间的物体有的是发光的有的是不发光的,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根据产生形式,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1)自然光源:如天上的恒星、闪电、夏夜在草丛中闪烁的萤火虫、深海中游戈的烛光鱼等2)人造光源:如室内照明用的白炽灯、建筑物上的霓虹灯、发光的二极管等2、光的色散 (1)定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2)发现色散的科学家: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3)说明:光的色散实验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4)生活中的实例:天边的彩虹3、色光的混合(1)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叫做单色光2)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是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的,被称为光的三原色4、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比如红色玻璃,只有红色光能通过他,其他色光都被他吸收掉了,所以显示红色,特殊情况,如果某物体能通过所有色光,则没有颜色,为透明,比如水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比如紫色的木板,只能反射紫色光,其他色光都被木板吸收掉了;特殊:如果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显示白色,如果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那就不再有光反射入人眼,所以显示为黑色。
第二节 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同一均匀介质”是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仅是“同一介质”不能保证光沿直线传播例如:地球周围的大气就是不均匀的,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的光就会发生弯曲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是因为不均匀的大气使光线变弯了1)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线是人们为了表征光的传播而引进的一个抽象工具,它是一个理想模型,而不是真实存在的2)讲解光线时用的模型法-------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称为模型法;模型法借助于与原型相似的物质模型或抽象反映原型本质的思想模型,间接地研究客体原形的性质和规律2、常见的直线传播现象:立竿见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1)利用激光准直引导掘进机直线前进2)排队时看齐3)射击瞄准,瞄准点、准星、缺口三点一线4、小孔成像(1)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体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体的倒立的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2)成像特点:倒立、实像3)成像大小:小孔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4)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如: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5、光的传播速度用(1)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108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真空中的速度,计算中取c=3×108m/s水中是真空的3/4,玻璃中是真空的2/32)光年: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用来描述宇宙中天体间的距离1光年=9.4608×1012km第三节 平面镜1、平面镜:平静的水面、建筑物外面的玻璃幕墙、舞蹈练功房里的大镜子等都可以看成平面镜,通过平面镜能够观察到物体的像1)实像:把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2)虚像:把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只能用眼睛观察到的像叫做虚像2、平面镜的应用:利用平面镜成像(穿衣镜)、改变光路(海底潜望镜)、扩大视野空间(商店装饰)3、平面镜成像作图:如图OA,OA′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作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 (1)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点为S′2)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S′对应的发光点S3)最后连接SO、SO′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注意反向延长线、辅助线用虚线)如图所示第四节 光的反射1、定义: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基本要素:一点两角三线一点:入射点: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用“O”表示两角: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所示“α”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所示“β”三线:法线:过入射点,并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用虚线表示如图ON 入射光线:射到反射面上的光线,如图AO 反射光线:被反射面反射后的光线,如图中的OB3、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当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光仍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2)漫反射:平行光照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就会杂乱无章地射向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3)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4)不同点: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第一节 光的折射1、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在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但光线在每种介质内是直线传播的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不改变(改变、不改变)3、入射光线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交点(O),叫入射点;入射光线与法线夹角(α)叫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γ)叫折射角4、在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折射现象很多,如:看清澈的池水,池水水底变浅;在岸上看到的鱼接近于水面;透过玻璃砖看物体发生了错位;水杯中的筷子好像弯折了;“海市蜃楼”现象等等都是光的折射现象5、光的折射理解(1)光能射入某种介质,则这种介质一定是透明的否则光只会被反射2)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如果是透明的介质交界面会发生两种光现象:折射和反射如果介质不是透明的,比如钢板等等,就只会发生“反射”3)光的折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但特殊情况下,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将不变化,也就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