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仿真测试练习卷.docx
19页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三次月考仿真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2.回答填空题时,请将每小题的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中对应横线上3.回答解答题时,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用2B铅笔作图画出必要的线条与图形(包括辅助线),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试卷中中对应的位置上4.测试范围: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五章物态变化5.难度系数:0.65一、单选题1.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在学校周围植树 B.校园外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 D.城区禁止燃放爆竹2.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玻璃中慢C.小孔成像中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的像D.月亮是光源3.四季更替,岁月变迁,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的是( )A.露珠晶莹 B.千里冰封C.霜挂枝头 D.冰雪消融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岸上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B.“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因为它们吸收了红光C.能看清电影屏幕上的画面,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D.阳光透过树丛在地面形成亮斑,是折射现象5.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多次测量同一本物理书的长度,读数分别为20.10cm、20.12cm、20.14cm、21.20cm.则最终测量值的结果应是( )A.20.10cm B.20.12cm C.20.14cm D.20.39cm6.下列成语所涉及的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如影随形 B.管中窥豹 C.镜花水月 D.海市蜃楼7.放学回家后小明复习功课,可是邻居家装修的锯声不绝于耳,使小明无法正常学习,为了避免干扰,下列做法不恰当或无效的是( )A.立即把门窗关上 B.找棉花把耳朵塞上C.把厚窗帘拉上 D.放歌曲消除锯声的影响8.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倒计时方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曲,从“雨水”开始,一路倒数最终行至“立春”,在开幕式开篇就向世界展现本届开幕式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质。
下列自然现象,由液化形成的是( )A.立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白露,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C.霜降,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 D.冬至,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9.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15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的(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10.一柱形物体ab直立在平静、清澈的水面上空而静止不动位于水中C点的观察者,正好看到了这一柱形物体所成的像,如图所示那么,他看到的可能是( )A.与物体原来位置相同、大小一样的像B.与物体位于同一位置,大小一样、倒立的像C.在ab右上方、倾斜的像D.在ab左上方、倾斜的像E.在ab正左方、正立的像F.在ab正左方、倒立的像G.在ab正下方、倒立的像二、多选题1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钻石 B.烛焰 C.太阳 D.月亮12.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C.在10s~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D.在0~15s内,甲同学的速度为10m/s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B.图甲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C.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在光屏上不会看到一个缩小的清晰的烛焰像D.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片(如图乙),向右适当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再次成清晰的像三、填空题14.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3.6μm= m;(2)10min= s15.如图,在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上,56门礼炮整齐划一地排列在红地毯上,地毯是红色的,是地毯 (选填“吸收”或“反射”)红光;礼炮弹采用二次破膜发声原理,可产生低沉而响亮的声音,说明炮声的 低、 大16.将密封有少量碘颗粒的玻璃泡放进温水中,玻璃泡里很快就会弥漫着淡紫色的气体,是由碘颗粒 形成的;附着在路边草叶上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此过程中要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17.如图所示,用一个中间带有小孔的木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体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体的 (选填“实”或“虚”)像,将中间带有小孔的木板向 (选填“远离屏幕”或“靠近屏幕”)的方向移动,像会随之变大。
18.小敏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五次,记录数据分别为2.23cm、2.23cm、2.230cm、2.69cm、2.22cm,则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9.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过程中,以地球为参照物,它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绕地球飞行时,它做 (填“直线”或“曲线”)运动20.回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声现象人耳能辨别出回声的条件是反射声具有足够大的响度,并且与原声的时差须大于0.1s假如在温度15℃的环境中,人耳要将原声和回声区别开来,人耳到障碍物的距离是 21.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路程﹣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内,乙车做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车的速度在这段时间内,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 (填“东”或“西”)运动。
2)在时,甲、乙两车相距 m四、作图题22.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五、实验题2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数据在图中已经标出,图中上方是小车运动到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h:min:s”)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中用 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用 测量小车通过该路程所用的时间;(填测量工具)(3)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倾斜程度较小,目的是方便测量小车运动的 ;(4)若路程s2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通过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通过计算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在 (选填“增大”或“减小”)24.卓玛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得木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实验时,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3)实验过程中,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当蜡烛放在35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此时烛焰的成像特点与 (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4)实验结束后,交流时发现使用蜡烛进行实验存在一定的缺陷,卓玛想利用LED发光字来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你认为“甲”“旧”“上”“王”几个汉字中,适合做成LED光源的字是 。
25.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1)按规范组装器材,在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此时应适当将 (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 加热水至沸腾的时间3)由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继续加热,水的 保持不变26.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镜,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1)实验时,应把纸板ENF与平面镜 放置,图中的入射角是 度;(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A.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B.沿ON向后转动纸板EC.沿ON向后转动纸板F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 (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内(选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4)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 。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27.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透镜焦距为10cm,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 调整后看到烛焰成正立、放大的像,则像与蜡烛位于凸透镜的 侧(选填“异”或“同”)2)在(1)情况下,将蜡烛水平向左移动,为能在光屏上看到放大的像,需将光屏从图甲所示位置向 移动到 cm(选填"50〜60”、“60-70”或“70〜100”)刻度线范围站在左侧向右看,移动过程中,突然有阵微风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向纸面内偏了,则风是从纸面 (选填“内”、“外”)吹来的3)小明又把蜡烛放在距透镜11cm处,即使把光屏移至光具座的最右端也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于是小明拿起一副如图乙所示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则从最右端向左移动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4)凸透镜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有一种照相机叫傻瓜照相机,它无需调焦(根据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就能拍照,他查到该相机镜头成像时像距和物距的数据如下表:物距/m2.02.53.03.54.04.55.05.56.0像距/mm35.6235.5035.4135.3535.3135.2735.2535.2235.20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相机镜头焦距最接近于 mm。
②随着物距的增大,像距减小得越来越 (选填“多”或“少”)六、计算题28.国庆节期间,小陆从平遥乘火车去苏州旅游,他乘坐的火车长为500m途中当火车以108km/h 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小陆测出自己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0.75min1)该隧道的长度为多少米?(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