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课件 新人教版.ppt
33页12 本部分的知识主要为“了解”或“理解”层次,在高考试题中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考试大纲》中,它主要涵盖以下几点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注意比较相似仪器的异同 2.了解常用化学试剂的取用方法、存放方法和原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1)容器与反应器中能直接加热的: 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垫石棉网加热(间接加热)的: 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加热的: 集气瓶、广口瓶、启普发生器、容量瓶、量筒、滴定管 4(2)长期存放药品的仪器: 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烧杯3)加热仪器: 酒精灯、喷灯(高温)、水浴装置4)计量仪器: 温度计、天平、滴定管、量筒、容量瓶、移液管5)干燥仪器: 干燥管、干燥器、洗气瓶6)夹持仪器: 试管夹、镊子、坩埚钳等5(7)温度计在不同实验中的应用:①实验室中制取乙烯: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②石油的分馏和蒸馏实验: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③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温度计插入硝酸钾溶液中;④控制50 ℃~60 ℃的水浴制取硝基苯:温度计插入水浴中6(8)棉花在实验中的应用:① 用KMnO4分解制取O2:在加热的试管管口堵一团棉花,防止反应生成的O2把KMnO4粉末带出而堵塞导气管;② 实验室收集氨气:在收集氨气的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目的是减少对流,提高氨气的纯度;③ 收集SO2等有毒气体时,在管口塞一团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减少环境污染;④ 用电石制乙炔时,在反应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浆状物喷出。
72.化学试剂的保存(1)试剂存放的总原则 药品状态定口径,瓶塞取决于酸碱性;见光受热易分解,存放低温棕色瓶;特殊药品特殊放,互不反应要记清 (2)保存方法① 固体药品要盛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试剂一般盛放在细口瓶中② 常见的易发生光化学反应的物质:HNO3、AgNO3、AgCl、AgBr、AgI、氯水、溴水等,要盛放在棕色瓶中8③ 碱性溶液:NaOH、Na2CO3、Na2SiO3、Na2S等,不能使用磨口玻璃塞④ 强酸、强氧化性试剂(HNO3、浓H2SO4、KMnO4、K2Cr2O7、氯水、溴水等)、有机溶剂(汽油、四氯化碳、乙醇、苯、氯仿等),不能用橡皮塞⑤ 特殊的化学试剂要有特殊的保存措施 氢氟酸易腐蚀玻璃,不能存放在玻璃瓶中少量白磷要保存在水中液溴要在容器中加入少量水形成水封锂常保存在液体石蜡中,钠、钾保存在煤油中9(1)取用基本原则:保证人身安全:不手拿、不口尝、不直闻;严格用量;不改变纯度(用后多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但多余的钠、钾、白磷要放回原瓶)2)浓酸、浓碱的使用:浓酸、浓碱不慎溅到衣服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沾酸时再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沾碱时在沾碱的皮肤处涂上硼酸溶液。
3.药品的取用10(3)试纸的使用: 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变干后与标准比色卡相对照,确定溶液的pH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遇到氯气、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遇到氯气、O3、、NO2、溴蒸、溴蒸气、碘蒸气等均变蓝气、碘蒸气等均变蓝114.物质的溶解(1)固体物质的溶解:一般将溶剂加入溶质中,另外配制氯化铁、硫酸铝等一些易水解的盐溶液时,要首先将这些物质用少量对应酸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蒸馏水,以得到澄清溶液 (2)气体的溶解: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NH3、HCl等,用下图甲装置对溶解度不大的气体如CO2、Cl2、H2S等,用下图乙装置12(3)液体物质的溶解(稀释):一般把密度较大的液一般把密度较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较小的液体中体加入到密度较小的液体中 稀稀释释浓浓硫硫酸酸时时,,则则一一定定要要把把浓浓硫硫酸酸沿沿着着器器壁壁慢慢慢慢注注入入水水中中,,并并不不断断搅搅拌拌,,使使产产生生的的热热量量迅迅速速地地扩扩散散,,不不可可把把水水倒倒入入浓浓硫硫酸酸中中浓浓硫硫酸酸与与硝硝酸酸的的混混合合、、浓浓硫硫酸酸与与盐盐酸酸的的混混合合等等都都应应是是浓浓硫硫酸酸倒倒入入其他液体。
其他液体13(1)防止失火 化学药品中有很多是易燃物,在使用时若不注意可能酿成火灾所以,对易燃物:① 必须妥善保管,放在专柜中,远离火源易燃品、强氧化剂、钾、钠、钙等强还原剂要妥善保管;② 使用易挥发可燃物如乙醇、乙醚、汽油等应防止蒸气逸散,添加易燃品一定要远离火源;③ 进行加热或燃烧实验时要严格操作规程和仪器选用,如蒸馏时要用冷凝器等;④ 易燃物质用后若有剩余,决不能随意丢弃,如残留的金属钠应用乙醇处理,白磷应放在冷水中浸泡等5.实验室安全操作14(2)防止泄漏 气体泄漏主要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液体泄漏主要检查滴定管、分液漏斗、容量瓶是否漏水及其处理3)防止爆炸 各种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都有一定的爆炸极限,点燃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特别是氢气,在点燃氢气或加热与氢气反应的物质前,都必须检验其纯度15(4)防止倒吸引起爆裂 加热制备气体并将气体通入溶液中的实验,要防止因反应容器内压强锐减而造成液体倒吸入热的反应容器内玻璃的膨胀系数比较小,冷热不均会造成玻璃容器爆裂,甚至溅伤实验人员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加热尽可能均匀;② 在反应容器后加一个安全瓶;③ 用倒扣漏斗等方法吸收易溶于水的气体;④ 实验结束前先从溶液中撤出导管再停止加热。
16(5)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空气 有毒气体如Cl2、HCl、H2S、SO2、NO2等酸性气体,用强碱溶液吸收(通常用浓NaOH溶液);CO点燃除掉;NO先与足量空气混合后再通入碱溶液中;H2和其他可燃性气体,如气态烃虽无毒性,但弥散在空气中有着火或爆炸的危险,应当点燃除掉;NH3用浓硫酸吸收;制备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6)防止暴沸 加热有机物时,由于它们的沸点一般比较低,一旦温度过高,液体局部过热,会产生暴沸现象,反应溶液甚至冲开橡皮塞溅伤实验者,所以,在反应容器中要放一些碎瓷片17【例1】下列仪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燃烧匙,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⑦一、常见实验仪器的运用18【解析】① 漏斗:用来过滤分离固液混合物;③ 蒸馏烧瓶:用于液体蒸馏,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态混合物;⑤ 分液漏斗:萃取分离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答案:答案:C19【变式练习 1】下列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正确的是( )A20二、实验仪器的读数【例2】(1)图Ⅰ表示10 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C,D与E刻度间相差1 mL,如果刻度A为4,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mL。
21(2) 图Ⅱ表示50 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______A.a mL B.50-a mLC.一定大于a mL D.一定大于(50-a) mL22【解析】本题A刻度为4 mL,C为3 mL,10 mL 量筒的最小分度值为0.1 mL,则图Ⅰ中表示液体体积为3.6 mL图Ⅱ表示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由于滴定管的0刻度线在上方,50 mL刻度线在下方,同时滴定管的下端还有一段带玻璃活塞或橡皮塞的容器里也充满溶液,则此条件下液体体积大于(50-a) mL答案:答案:(1)3.6 mL (2)D23【变式练习2】下列读数不正确的是( )A.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4B.用10 mL 量筒量取8.8 mL NaOH溶液C.用托盘天平称量7.9 g NaCl固体D.用酸式滴定管量取18.00 mL HClA24三、实验操作正误的判断【例3】(2011·江苏)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5A.用水润湿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B.用量筒量取20 mL 0.5000 mol·L-1 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 mL,配制成0.1000 mol·L-1 H2SO4溶液C.实验室用图①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D.实验室用图②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26【解析】 A. pH试纸用水润湿后会稀释待测溶液。
B.0.5000 mol·L-1 H2SO4溶液与水混合,混合溶液的体积不是两者的简单之和C.收集试管带塞子将无法收集到氨气D.根据溶解平衡原理,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而HCl极易溶解 答案:答案:D27【解析】 本题以pH试纸使用、常见气体收集、溶液配制、除杂中的实验操作为素材,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悉程度和实验原理的应用能力答案:答案:D28【变式练习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D29四、实验试剂的保存【例4】以下贮存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少量白磷贮存在二硫化碳中B.水玻璃贮存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中C.少量钠贮存在酒精中D.少量钠贮存在煤油中30答案:答案:D答案:B 【解析】A中的白磷能溶于二硫化碳,白磷受到轻微摩擦或被加热到40 ℃就会发生燃烧现象,所以白磷必须贮存在密闭容器里,少量白磷可保存在水里;B中Na2SiO3水溶液俗名水玻璃,是无色黏稠的液体,是一种矿物胶,能使玻璃塞和玻璃瓶口粘上,应换用胶塞;C中2Na+2C2H5OH 2C2H5ONa+H2↑故不可以。
Na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应贮存在煤油中31【变式练习4】如图所示,A、B、C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使用分液漏斗的装置图 32(1) 请从①~⑩选出必须使用分液漏斗的实验,把编号填入最适宜的装置图A~C下面的括号中:①酒精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乙烯②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氯气③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④用氯化钠和浓硫酸加热制取氯化氢⑤浓硫酸跟亚硫酸钠制二氧化硫⑥用浓硝酸跟铜反应制二氧化氮33⑦用饱和亚硝酸钠溶液跟饱和氯化铵溶液共热制氮气⑧用电石跟水反应制乙炔⑨分离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⑩从溴水中用苯提取溴单质(2) 上述装置中,真正起到分液作用的是 (填“A”、“B”或“C”)可应用于两种 物质的分离C互不相溶互不相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