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讲有理数的乘除法(解析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精品学案(人教版).pdf
8页1 第 5讲 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内容1.计算:(1));7()8( (2) ;)5(12(3);)4.0(9 .2 (4) ;2.05 .30(5);001. 0100)( (6) )25.1(8.42.计算:(1);9841 (2) ;10365(3)251534; (4) 710)3.0(. 3.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1)15; (2) 95; (3)25.0;(4)0.17 (5) 414; (6)525答案: 1. 56 ; -60 ; -1.16; -6.1; -0.1 ;6 2.92;41;3170;73 3.151;59;4;17100;174;2751( 2)( 2)2你会算吗?2 【知识梳理1】有理数的乘法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0 相乘,都得0要点诠释: (1) 不为 0 的两数相乘,先确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2)当因数中有负号时,必须用括号括起来,如-2 与-3 的乘积,应列为(-2) (-3) ,不应该写成-2 -3 2.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推广:( 1)几个不等于0 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2)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等于0要点诠释: (1)在有理数的乘法中,每一个乘数都叫做一个因数 (2) 几个不等于0 的有理数相乘,先根据负因数的个数确定积的符号,然后把各因数的绝对值相乘 (3) 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等于0反之,如果积为0,那么至少有一个因数为03.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即: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即:abc(ab)c a(bc) (3)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即:a(b+c) ab+ac要点诠释:(1)在交换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符号一起交换(2)乘法运算律可推广为: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或者把其中的几个因数相乘如 abcdd(ac)b 一个数同几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几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如a(b+c+d) ab+ac+ad(3)运用运算律的目的是“简化运算”,有时,根据需要可以把运算律“顺用”,也可以把运算律“逆用”【例题精讲】例 1.算式( 1 )( 3 )之值为()?A BC D 3 【教法建议】建议引导思考的方式教学【答案】 D 解:原式 = = . 例 2.运用简便方法计算:(1)5105( 12)6(2)(-0.25)0.5 (-100) 4 (3)111( 5)323( 6)3333【教法建议】建议引导思考的方式教学【答案与解析】解: (1)5105( 12)65105( 12)65105 12126(分配律)1260101270(2)(-0.25)0.5 (-100) 4 ( -4 0.25 ) 0.5 (-100) (交换律)-1(-50) 50(结合律)(3)111( 5)323( 6)333311(5)2( 6)39333(乘法分配律的逆用)27330【试一试】1.计算 16.8 +7.6 的结果是【答案】 7解:原式 =8.4 =(8.4+7.6 )4 =16=72.542(1)()( 2.5)( 4)12253;4(2) ( 0.125)() 16( 7)7【答案】545147(1)=1225239原式4(2)(0.1258)2(7)87原式3. 用简便方法计算: (1)2215130.34( 13)0.343737 (2)3.1435.26.28( 23.3)1.5736.4【答案】(1)原式2125( 13)( 13)0.340.3433772125( 13)0.343377( 13) 10.34( 1)130.3413.34(2)3.1435.26.28( 23.3)1.5736.4(-3.14)35.2+(-3.14) 223.3+(-3.14)18.2 -3.14 (35.2+46.6+18.2) -3.14 100 -314 【知识梳理2】有理数的除法1. 数的意义: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要点诠释: (1)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是互相依存的. 如-2 的倒数是12,-2 和12是互相依存的; (2)0和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因此 0 没有倒数; (3)倒数的结果必须化成最简形式,使分母中不含小数和分数; (4)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必定同号( 同为正数或同为负数)2. 有理数除法法则:5 法则一:除以一个不等于0 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即1(0)ababb.法则二: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 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 的数,都得0. 要点诠释: (1)一般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法则一,在能整除时应用法则二方便些(2)因为 0 没有倒数,所以0 不能当除数(3)法则二与有理数乘法法则相似,两数相除时先确定商的符号,再确定商的绝对值【例题精讲】例 1.计算:17( 49)2( 3)33【教法建议】建议引导思考的方式教学【答案与解析】解:17( 49)2( 3)33331( 49)773331493773例 2.计算:9481( 16)49【教法建议】建议引导思考的方式教学【答案与解析】在有理数的乘除运算中,应按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运算. 9444181( 16)811499916例 3. 计算:121123031065【教法建议】注重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综合应用【答案与解析】方法 1:12112303106512035121303010方法 2:2112131065302112( 30)1031065所以121121303106510例 4. 已知 a、b、c 为不等于零的有理数,你能求出|abcabc的值吗 ? 【教法建议】注重采用分类讨论的方法讲解【答案与解析】解:分四种情况: (1) 当 a、b、c 三个数都为正数时,|11 13abcabcabcabc;(2) 当 a、b、c 三个数中有两个为正数,一个为负数时,不妨设a 为负数, b、c 为正数,|1 1 11abcabcabcabc;6 (3) 当 a、b、c 三个数中有一个为正数,两个为负数时,不妨设a 为正数, b、c 为负数,|1 1 11abcabcabcabc;(4) 当 a、b、c 三个数都为负数时,|( 1)( 1)( 1)3abcabcabcabc综上,|abcabc的值为:3, 3,1, 1【试一试】1. 计算:111( 3 )( 2 )( 1 )335【答案】 原式103525()()()376212. 观察下列等式(式子中的“!”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1!=1 ,2!=2 1,3!=3 2 1,4!=4 321,那么计算:= 【答案】解:=3.计算:14410( 2)893【答案】14410( 2)8931941819412431084328432161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 ab0,则 a 0,b0 B若 ab0,则 a0,b0 C若 ab0,则 a 0 且 b 0 D若 ab0,则 a0 或 b0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数与1 相乘仍得这个数. B.互为相反数(除0 外)的两个数的商为-1. C一个数与 -1 相乘得这个数的相反数. D.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商为1. 7 3. 计算:1( 2)( 2)2的结果是() A-8 B8 C -2 D2 4. 下列计算: 0-(-5)-5 ;( 3)( 9)12;293342;( 36)( 9)4;若( 2)3x,则 x 的倒数是6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 B2 C3 D 4 5. 计算: (1)(-0.125)(-18) (-8) 0(-1) (2)113( 24)348 (3)(-6)45+(-6) 55 (4)11( 15)13632【答案与解析】1. 【答案】 D 【解析】当ab0 时, a、b 同号上,可能同为正,也可能同为负,故A错误;当ab0 时, a、b 异号,所以B错误;当 ab0 时, a、b 中必有一个字母的值为0,但不一定同时为零,故C错误, D错误2. 【答案】 D 【解析】商为负,说明两数异号;和为负,说明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3. 【答案】 A 【解析】1( 2)( 2)( 2)( 2)( 2)824. 【答案】 B 【解析】正确0-(-5)5; (-36) (-9) 45. 【解析】 (1)(-0.125)(-18) (-8) 0 (-1) 0 (2)113( 24)86911348(3)(-6)45+(-6) 55(-6) (45+55) -600 (4)原式25( 15)66= 63( 15)6212551. 在有理数的乘除运算中,可先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乘除运算是同一级运算,再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2. 除法没有分配律,在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时,若除数是和的形式,一般先算括号内的,然后再进行除法运算,如果按a(b+c) ab+ac 进行分配就错了;8 3. 在含有绝对值的式子中,当不知道绝对值里面的数的正负时,需分类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