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二秋词二首刘禹锡阅读赏析及答案.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66687857
  • 上传时间:2022-03-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5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二秋词二首刘禹锡阅读赏析及答案 秋词二首 刘禹锡 (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领诗情到碧霄 (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①人狂 注 ①嗾,sǒu,指使狗时发出的声音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但各有侧重,请从思想内容上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4分) (2)这两首诗都提到了春天,那么,对春的感情评价是否一致?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3.(1)前诗侧重描写了秋天的天气和活力,从而鼓舞人们要昂扬精神,顽强奋斗(2分);后诗咏叹秋天令人敬肃的色调,从而唤醒人们要情操清白,意志坚强(2分) (2)不一致前诗并没有否决春的生气和活力,并且用来正衬秋的生气和活力(2分);后诗否决了繁华浓艳、教人轻浮若狂的春色,诗中用来反衬秋色的清净高雅(2分) 月练习二: 14.对两首诗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1分) A.都是七言绝句 B.首句都不入韵 C.都是仄起平落 D. 都很讲究对仗 15.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3分) A.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句道尽了千古文人的共同心结,也反映了的心声 B.《秋词二首》一反前人悲秋心绪,是一曲昂扬乐观的秋的赞歌 C.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两首合一,相得益彰 D.其一,志向远大,如一鹤冲天;其二,心地高洁,如明山净水 16.古人云:气以励志,色以冶情请结合《秋词二首》对此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4.(1分) (A) 15.(3分) (A) 16.(4分)赞秋气以美志向远大,咏秋色以颂情操高洁1分)振翅高举的白鹤,排云直上秋日晴空,强壮凌厉,发愤有为,一展鸿图大志;(1分)山明水净的秋景,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泠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1分)景随人移,色由情化;风景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1分)(意思对即可) 赏析: 这两首诗的难得,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消沉,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可怜他们的遇到和情况,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消沉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

      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强壮凌厉,发愤有为,大展鸿图鲜明,这只鹤是独特的、寂寞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空气,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表达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的主题思想 这两首《秋词》主题一致,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风景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秀美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其次首的前二句写秋天风景,诗人只是照实地勾画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调,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沉重,不会象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高明 这是两首抒发探讨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量,耐人吟咏。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的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刘禹锡这两首《秋词》赋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梦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 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