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岩》阅读指导教学设计.docx
6页《红岩》阅读指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了解《红岩》一书的主要内容;2、初步把握书中的人物形象、了解“红岩精神”内涵与伟大;3、引导学生掌握、应用自主阅读的方法,提高自主阅读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4、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引导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励学生做有信仰、有理想,能保家卫国的新时代中国人一、导入1、先展示视频2、然后让学生回顾中国历史上相似的年代(学生畅所欲言);3、教师总结:一百多年前中国也经历过这样的惨痛:日本逼迫中国签订了赤裸裸的侵略性的《马关条约》;英国人开着蒸汽船,轰开了中国大门,逼迫国人签下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1901年欧美11国列强打进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圆明园”废墟就是最好的铁证……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国不再是过去的中国但,是谁?是谁换取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是的,是千千万万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红岩》,看看革命者们是如何与敌人展开无畏无惧的斗争战争的硝烟已经消散,烈士的血痕已经浅淡,但是历史不会忘记,民族不会忘记,我们这无数后来的人不会忘记,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舍生忘死,勇于献身的革命前辈。
我们应当发扬革命先辈无私无畏的伟大精神传统,前赴后继,完成革命先辈未竞的事业,未了的遗愿,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所以在我们的读书世界中,应该有革命文学的一席之地二、读作品,品内涵胸有成“著”,“放映”《红岩》(一)、推荐《红岩》的若干理由1.请读过《红岩》的同学自由谈一谈自己的看法预设:①故事特别吸引人,想一口气读完2长辈特别推荐,用心良苦3看电影和电视剧之后,没看够,想再读读原著二) 任务单一:通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读书方法(精读,泛读)《红岩》读书卡(一)封面设计作者简介作品体裁创作背景历史意义主要内容(1) 作者简介——集体创造、自叙传的概念2) 作品体裁——革命历史小说、红色经典的概念 3) 创作背景——了解虚构和想象作用:使故事情节更加丰满,英雄人物也更加典型4) 历史意义——学生能够提炼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爱国、共产党精神等词语即可5) 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红岩》将渣滓洞、白公馆狱中斗争、城市地下党活动和学生运动以及农村的武装斗争三条线索交织成一个整体;《青春之歌》则是采用中国传统小说的表现手法,结构呈单线发展,主要写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林道静如何走上革命道路并成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曲折过程。
三).学习任务《红岩》读书卡(二)你印象中的正面人物有哪些其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梳理提取与他(她)相关的情节表现的人物精神摘抄他(她)最精妙的描写片断我的批注我的阅读感受 许云峰说:“风卷残云般的革命浪潮,证明我个人的理想和全国人民的需求完全相同,我感到无穷的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江姐说:“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建设一个崭新、富强的国家,这是多么壮丽的事业!”“你说过,剩下孤儿寡妇,一样闹革命!”“我怎能流着眼泪革命?”“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刘思扬说:“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是最有前途的革命,只有它能给全人类带来彻底解放和世界大同!”“我死了有党,等于没有死;我如果背叛组织,活着又有什么意义!”教师总结: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他们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置于个人的生死之上,“为国为民”是他们的唯一信念,也是他们坚守的信仰他们的精神就如同书目“红岩”一样!(四)“最强王者之《红岩》”答题竞赛在所有学生已经完成了整本书的初步阅读之后,开展《红岩》的答题竞赛。
给学生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让学生在这一个星期中再次回归名著内容,熟悉重要情节,梳理情节、人物等这时候学生可以用跳读、速读、浏览等方式回顾名著内容教师也可以在这期间准备好相应的题量在班里开展阅读知识答题比赛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精细阅读,而且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书本内容,起到一个对知识进行再认识和整理的作用五)课堂总结课堂只有短短一节课,我们所能读的内容特别有限可是如果大家能够将课外阅读养成习惯,“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贪婪地读书,利用一切可以挤出来的时间读书,相信一定会让大家受益无穷的六)课后作业学生自由撰写观影报告 观影报告内容构成:(1) 确定报告主题 (2)交代观影缘由 (3)结合关注点分析(4)谈谈自己的认识 《红岩》在阅读时因为不同时空的文化隔阂,常常会给学生带来阅读的障碍而影视资源不仅文化信息丰富,而且声图并茂,视听兼顾,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影视资源对名著阅读的辅助作用观看《烈火中永生》电影,跨界阅读,多角度关注不同的艺术形式,最后与写作整合在一起,形成观影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