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寒衣节与孟姜女的传说.docx
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汉族寒衣节与孟姜女的传说 汉族寒衣节与孟姜女的传奇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号称“天下第一关〞,关旁有孟姜女庙,依据“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建筑 相传,秦时江南松江府孟、姜两家,种葫芦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杞良后来,杞良被抓去修建北疆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向长城昼夜痛哭,最终感天动地,哭倒长城,露出丈夫尸骨 全国很多地方如河北徐水、陕西铜川及湖南、河南等地,都曾建有孟姜女庙,而山海关孟姜女庙保存最为完好,且早在宋以前就创建了庙灰砖青瓦,类似民居,显得古朴清幽,错落有致祠庙主殿,也不过三楹四窗,古朴平凡殿内孟姜女像淡妆素彩,身披长风,眺望前方,目光里似有无限哀怨两旁侍立男女二童,或许是现代人怕孟姜女孤独吧,当年千里寻夫也许没有谁陪伴的 殿门一副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相传为南宋状元王十朋所撰联语奇妙利用汉字一字多音、一字多意的谐音特点,“朝〞,通“潮〞,“长〞通“涨〞,含义深远,并形成多种读法,通常读为:“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涨,经常涨,常涨常消〞。
这是一副很出名的对联 可无独有偶,浙江温州江心屿,有一座江心寺,山门前也有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当地也传为南宋政治家和诗人王十朋作二联一南一北,仅大同小异,其内在有无关联,就不得而知了 庙东南海上,兀立两块礁石,高者似碑,矮者如坟,传为姜女坟孟姜女哭倒长城八百里,秦始皇垂涎其美貌,欲纳为妃孟姜女不畏强行暴力,怀抱丈夫遗骨,纵身跳海殉夫就在跳海的刹那,海上波涛澎湃,缓缓拱起两方礁石据说海上姜女坟,海潮再大也不曾没顶 由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长城内外便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称作“寒衣节〞十月初一烧寒衣〞,早已成为北方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奇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最终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最终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奇异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最终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最终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事已经学成,应当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预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今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期、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汉族寒衣节与孟姜女的传奇】 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