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天津城市文化漫谈.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闪****
  • 文档编号:299855479
  • 上传时间:2022-05-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57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天津城市文化漫谈 天津城市文化漫谈 (2022-9-18) 谭汝为 城市风格第一印象就是地域环境和建筑,富有风格内涵的留存着历史文脉的建筑,是城市风格的外在表现和依托的载体另外城市风格更内在地表现在市民的精神气质、文化作品乃至日常习俗的层面上 北京作为千年古都,作为共和国的首都、政治文化中心,其城市风格就是一种“皇家气派”的大气,市民精神的张扬,以及精英文化上海作为中国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其城市风格就是得风气之先得现代意识、商业化和与狭窄空间相关而产生的精明细腻的市民精神,以及商业文化以京沪城市文化而言,前者更侧重厚重的历史感,后者更侧重现代感 天津的城市风格是什么?可以说界乎京沪二者之间,京畿门户、河海相通、移民城市、九国租界等因素,造就了天津城市文化风格的宽容性和多样化——南北文化的沟通、中外文化的宽容、雅文化和俗文化的融合 一、天津简史 天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城市天性特征鲜明而显豁约在4000多年前,现在的天津市区所在地才全部露出海底成陆到了战国时期,已有先民在此劳作生息西汉时,现在天津的地域隶属渔阳郡。

      金朝在海河岸边设立“直沽寨”,成为军事重镇元代在直沽设“海津镇” 明永乐二年在直沽设卫,兴工筑城,赐名“天津”,意为“天子渡河之处”;接着设立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天津三卫共驻军16800人清顺雍正年间改天津卫为天津州,不久升州为府,辖六县一州可见,天津滥觞于临河滨海渔村,起家于军事卫所,初以京畿门户、辅卫京师为城市职能 开掘于春秋,完成于隋朝,昌盛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的大水道,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串南北的交通大动脉随着大水道漕运之繁盛,直沽寨逐步进展成有名天下的“天津卫”九河 - 1 - 下梢、东临渤海、漕运码头——三者集结而形成的河海文化,造就了天津文化滚动开放、多元布局、兼收并蓄的城市性格 天津从千年之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聚落,历经由“直沽寨”→“海津镇”→“天津卫”→“天津州”→“天津市”的逐步升格,终究进展成为千万人口的直辖市,成为中国三北地区的经贸中心都市,这取决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天津北枕燕山,东临渤海,北水道、子牙河、南水道等在三叉河口集聚为海河,横贯市区东流注入渤海河海相衔并毗邻北京,使天津成为南北交通枢纽和京畿门户。

      朱棣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元璋为了稳定政权,把国土分封给子孙,这叫“分藩”朱棣被封在北(今北京),称为燕王朱元璋临死时,并没有把帝位传给儿子这一辈,而把帝位传给孙子朱充炆(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就设法削减藩王的兵力和权势,名为“削藩”燕王朱棣带头反对建文帝,用武力造反,所打旗号为“靖难” 朱棣从北京出兵,在直沽渡河攻下沧州(直沽是天津的老名字,传闻渡河点在今北大关),统领大军攻下首都南京,当了皇帝,就是明成祖、永乐皇帝定都北京时,朱棣想到:天津(当时还叫直沽)是东通渤海、西连内河的军事要地,为了保卫京畿安好,务必派军队戍守,于是就设立了“天津卫”卫”是警备小区的意思,每卫5600人津”是渡口的意思——天子的津梁,即皇帝的渡口 天津筑城设卫之后,商贩船家云集,戍守军旅常驻,滚动人口激增通过来往于三叉河口的多数船舶,天津城接纳了漕运船民、移居商贾、垦戍军士、破产农户和外省务工人员,形成“五方杂处”的移民城市1845年编写的《津门保甲图说》显示,城内和北部、东部沿河一带属于城区范围的居民中,“土著”居民为740户,仅占全城区总户数的2·28%这说明在天津城市人口中移民占了绝大比重。

      元、明、清王朝定都北京,天津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京师的门户,河海漕运的枢纽和盐业产销中心,推动了天津商业和金融的进展,形成了天津城市经济的特有格局,使天津从一个单纯的军事要塞蜕变成繁华的商业中心和贸易港口至1840年时,天津已成为拥有44万人口的大商埠1860年,天津 - 2 - 被迫开埠,成为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城市,九国列强在此设立了租界 租界是资本主义列强国家侵占殖民地和经济掠夺的产物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11月29日,英领事划定上海英租界地,这是帝国主义在我国强划租界的开端天津是在咸丰十年(1860)9月11日签订《中英续增条约》时,规定“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准许英国人“在此居住贸易”,比上海晚了十多年 其次天,法国与清廷也签订了“续增条约”:“直隶之天津府,克日通商,与别口(按指其它口岸)无异当年,在海河西岸紫竹林村(今承德道天津图书馆旧址邻近)以南一带强占了英租界;紫竹林村以北一带,划为法租界不久,美国又逼迫清廷在英租界之南划为美租界在晚清时,英法租界都举行了大面积的扩张,美国那么放弃了租界的管辖中日甲午战役(1895)之后,德国、日本在津又强划了租界。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奥地利、意大利、俄国、比利时等四国,在海河东岸分别设立租界天津九国租界占地23000余亩,其面积是旧天津城的八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收回徳租界和奥租界1924年收回俄租界1929年收回比租界抗战告成后,收回英、法、日、意租界 二、天津的城市风格 天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城市天性特征鲜明而显豁作为华北大都市,北方文化的粗鲁质朴,燕赵文化的刚烈热心,都沉浸在津沽文化与天津人的气质之中,这是天津城市性格的主调天津又是擅长吸纳的都市,多元宽容的城市文化,加之民俗浓郁、民风淳朴,共同造就了天津人性格中的优秀品质:热心幽默、富有正义感、胸怀宽广这些优秀品质灌注在天津人的血脉中,让天津人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也让这座都市拥有源源不断的温情和宽容的胸怀 和北京、上海相比,天津人性格确有心爱的一面北京属于皇城文化,精骛八极,能说会侃,但略呈夸夸其谈;旧上海属于十里洋场的商埠文化,左右逢源,精明筹划,但不免斤斤计较多元宽容的天津文化,造就其城市性格四大特点:一热心开朗;二幽默能说;三富于正义感,乐于助人;四胸怀宽广,擅长宽容 热心开朗是天津人的最大特点,尤其表达在有人问路时,天津人热心细致 - 3 - 的指路方式,甚至顺路把你送到目的地,往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天津人在社会交往时的诙谐幽默,与热心好客性情互为表里,可急速驱除冷漠,拉近心理距离另外,天津人不势利,不排外,讲直理,也很值得称道自古以来,天津就是五湖四海移民聚成的都市在工作和生活中,对身边的外地同学或同事关爱有加,尽力照管尽管如此,天津城市性格也存有明显的缺陷,即小富即安,故土难迁和不思进取例如相当多的天津考生不愿去外地上大学,过于恋土再如一些人志大才疏,大事干不成,小事不容许干,缺少冒险精神和开创打拼新事业的士气 天津人性格的优劣短长,皆与历史文化积淀息息相关从建卫之初到商业都市的崛起,天津城市性格最初得益于军旅文化与移民文化的相融,漕运文化与商埠文化之相生五方杂厝,促成南北文化交融;众水凑集,造就雅俗文化共赏;九国租界,彼此相异的中西文化,却在天津奇迹般地交融相生作为移民城市,四海聚集的天津人能友好相处,彼此谅解;作为昌盛的经贸都市,南方的商业文化对天津文化和风俗等的形成进展,产生了直接影响货真价值,童叟无欺”,“和气生财”的商风,对于造就天津人热心好客、乐善好施、乐观幽默的城市性格,产生了极大影响 随着历史的进步和变迁,天津城市性格和市民素质也与时俱进,不断进步从建卫初期的军旅文化和移民文化,到清代中叶后,商业都市功能逐步显现。

      天津卫在全国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已显示出称雄华北,辐射东北和西北地区之气势,几与京华比肩齐名在这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天津人由最初的军人、农人、盐工、漕运等职业群体,逐步扩展到商贸、金融、工业、文教、服务和演艺等行业,民众素质不断得到提升 俗语云:百年历史看天津1860年之后,在不断遭遇外强入侵的背景下,九国租界内的教堂、洋行、商家、现代的城市管理、西方的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着近代天津的文化走向由于中西文化在天津的撞击与融合,使得具有开放思维和现代意识的宏大市民阶层得以涌现,为天津现代都市文化奠定了根基天津市民那种竞争意识、生活理念和价值追求、较为模范的社会交往和社会组织,都直接推进了都市文化水平的提升 19世纪80年头前后,天津成为全国洋务运动中心,通过移植西方军事工业 - 4 - 和民用工业,现代军工厂、船坞、铁路、轮船、电报、、邮政、洋学堂、报纸、公交、自来水等相继首创,使天津得领现代风气之先近百年来,天津张开双臂,敞亮胸怀,迎纳了大量的现代人才,天津人的优秀性格不断传承进展,人口素质不断提升此外,天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大量的学识分子、爱国人士、社会名流寓居津门,从事社会活动,故依河枕海的津门为近代海内外风云人物荟萃之地。

      进入新世纪,随着滨海新区的崛起,天津又以高度文明、全面开放、富有文化品位的国际化现代大都市的新风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而天津人的热心幽默、富有正义感、胸怀宽广等优秀品质,必然在科学进展的新时代,得以进一步传承和不断进展 三、多元宽容的城市文化 作为华北大都市,北方文化的粗鲁质朴,燕赵文化的刚烈热心,都沉浸在津 沽文化与天津人的气质之中,这是天津城市性格的主调从建卫之初到商业都市崛起的历史,天津城市性格又得益于军旅文化与移民文化的相融,漕运文化与商埠文化之相生五方杂厝,促成南北文化交融;众水凑集,造就雅俗文化共赏天津是擅长吸纳的都市,她汇九河精华,汲天地灵气,有容乃大,博采众长,兼赅南北,沟通中外,形成多元宽容,遗存丰富,民俗浓郁,民风朴实的城市文化 明清以来,苏皖、粤闽、沪杭等南方省市商贾纷纷辐辏天津,经商定居,“数世之后,子孙孳息,而户口始繁如居住津门的外省商人为维护自身利益,以乡谊为纽带设立多家会馆广帮、潮州帮、山西帮、宁波帮、河北冀州帮等在天津工商界都很有实力和影响外省文化,更加是南方商业文化对天津都市文化和风气习俗等的形成进展,都有直接影响。

      货真价值,童叟无欺”“和气生财”的商风,对于造就天津人热心好客、乐善好施、乐观幽默的城市性格,亦不无影响自清代中叶后,天津商业贸易、手工业、制造业、餐饮业、文化艺术业等渐成规模,商业都市功能逐步显现天津卫在全国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已显示出称雄华北地区辐射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之气势,几与京华比肩齐名 俗语云:“五千年历史看西安,千年历史看北京,百年历史看天津1860 - 5 - — 9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