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作文生态环保类素材:在国家公园尽览山川壮美、生态多姿.doc
10页高考作文生态环保类素材---在国家公园尽览山川壮美、生态多姿目录:01共同维护国家生物安全02在国家公园尽览山川壮美、生态多姿03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实践”04秘鲁保护马丘比丘生态显成效05国际社会严重关切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问题正文:根据举报化解生物安全隐患,国家安全机关呼吁——01共同维护国家生物安全本报记者 亓玉昆 侯琳良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01日 第14 版) 核心阅读 今年4月,国家安全机关因市民陈某的一个,及时化解了一起危害国家生物安全的风险隐患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也日益增多特别是在生物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各类危害国家安全新行为新主体新危害不断涌现日前,国家安全机关公布相关典型案例,提醒公众: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也必人人负责、人人尽责 今年春季,正值“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期间,山东省某市市民陈某发现,境外非政府组织“某研究院”以开展生物物种相关调研为名在我国招募志愿者,大肆搜集各地的生物物种分布数据信息,并要求参与者下载专用软件,上传采集到的数据 由于多次接受国家安全相关宣传教育,陈某意识到,“某研究院”的行为可能并非单纯的生态环境科学研究,而是涉嫌危害我国生物安全。
4月19日,他拨通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反映了自己发现的情况 境外组织搜集我国生物物种分布信息,威胁国家生物安全 根据陈某提供的信息,国家安全机关对此事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陈某反映的情况属实某研究院”系一家有某国政府背景、专门搜集世界各地生物物种信息的机构2020年,该研究院公开发布某物种分布信息采集项目,广泛招募志愿者对所在国家的生物多样性状况进行调查,明确要求采集各类物种及所处地理坐标等信息,尤其要求注重搜集稀有物种分布信息,并通过专用软件上传 据调查,该项目覆盖地域广,涉及我国多个省区市,包括众多自然保护区等重要区域 该境外组织打着科研项目的名义,误导诱使很多志愿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非法搜集我国生物物种分布信息,并刻意绕开我国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管审核,通过专用软件将搜集到的大量信息实时传输到境外,对我国生物安全、生态安全造成了潜在危害国家安全机关联合相关主管部门,及时查明该项目的背景情况,开展了相应的防范处置,有效制止了我国生物物种分布数据信息的外泄 群众国家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反映了一大批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线索 市民陈某的一个,帮助国家安全机关及时化解了一起国家安全隐患,其行为也得到了国家安全机关的表彰奖励。
这也是近年来,广大群众积极反映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线索,助力国家安全机关依法防范、制止和惩治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一个缩影 国家安全机关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境外机构、组织和人员实施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行为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领域,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风险日益上升,给我国经济社会安全平稳发展带来了风险隐患国家安全机关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陆续破获了一大批非传统领域重点案件,消除了许多现实和潜在的危害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安全机关立足本职持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广大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不断提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公民和组织发现间谍行为,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向公安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组织报告的,相关国家机关、组织应当立即移送国家安全机关处理 据介绍,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和网络举报受理平台,广大群众积极反映了一大批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线索,为国家安全机关依法防范、制止和惩治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物安全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 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11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颁布实施7周年的日子7年来,以国家安全法为统领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逐步完善,生物安全法等一批法律相继出台,为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实法律保障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于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这也标志着我国生物安全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随着这部法律的出台,我国在生物安全领域形成了国家生物安全战略、法律、政策“三位一体”的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 国家安全机关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国家安全机关将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密切关注境外势力及其境内代理机构、人员在生物、生态等领域活动动向,及时发现其渗透、窃密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坚决依法打击处置,积极防范化解风险,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也必人人负责、人人尽责国家安全机关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以及国家安全部今年出台的《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规定》有关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公民和组织支持、协助国家安全工作的行为受法律保护,国家对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给予表彰和奖励公民和组织如发现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可以拨打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或登录国家安全机关互联网举报受理平台,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举报。
版式设计:张芳曼02在国家公园尽览山川壮美、生态多姿作者:《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27日07版)守护“中华水塔”保卫瑰丽净土讲述人: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湘国 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包括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3个园区,地势雄奇,景色壮丽走进这座世界海拔最高、中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令人震撼的天然画卷——抬头有巍巍群山、冰川峡谷,俯首是众多湖泊、草甸湿地,藏野驴、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 过去一个时期内,由于过度放牧和全球气候变化,三江源区域一度草场生态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在被称为“千湖之县”的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大量湖泊被黄沙吞噬,几近干涸如今“旧貌换新颜”的喜人变化,离不开多年来我们为生态修复付出的巨大努力 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也是亚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重要启动区,更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库早在2005年,国家就批准实施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2016年3月,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实施 试点5年多来,我们积极履行源头责任,走出了一条借鉴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三江源特点的国家公园体制创新之路。
在管理机制上,我们探索出以管理局为龙头、以管委会为支撑、以保护站为基点,进而辐射到村的全覆盖新型管理体制,从上到下理顺了自然资源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之间的关系,实现了试点区生态环境国土空间管制和自然资源统一执法,有效解决了“九龙治水”、监管执法碎片化等问题 让世代居住在试点区内的牧民参与国家公园生态管护,是公园建设的一大亮点目前,我们全面实现了“一户一岗”,17211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户均年收入增加了2.16万元,群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我们还建立了涵盖省、州、县、乡、村的网格化体系,促进了当地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今年全国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我们将以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全面加强三江源自然生态的系统保护、综合修复,用心用情守护好这片瑰丽净土给大熊猫一个广阔美好的家园讲述人: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局长李天满 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也是我们与世界各国交流的“和平使者”。
如今,经过长期悉心保护,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十分令人欣喜这背后,也有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的一份功劳 一段时间以来,野生大熊猫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碎片化,生存繁衍受到很大影响2017年1月启动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便致力于改变这一状况,实现跨区域统一保护 正式设立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涵盖四川、陕西、甘肃三省9个市(州)、23个县(市、区)的野生大熊猫密集区域,把原来分属不同部门、不同行政区域的69个各类自然保护地并作一体,使13个相对独立的大熊猫局域种群连为一片,为大熊猫创造了更加宜居的环境今天,全国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在这片区域里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分布着8000多种野生动植物,包括金钱豹、川金丝猴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豆杉、珙桐等珍稀植物通过红外相机,我们记录下了大熊猫在这里活动的场景 几年来,我们在国家公园为大熊猫建设野化训练基地、野化放归基地,开展小种群复壮试验,努力增加野外种群的数量和稳定性我们还尝试通过设置生态岗位、聘用生态护林员等多种方式,鼓励周边社区、企业、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志愿者等共同参与国家公园建设。
强化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自然教育、生态体验等公共服务功能,打造一个集科研、教育、游憩等为一体的“多功能乐园”,也是我们的一大目标比如,熊猫森林国际探索学校就坐落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这里保留了“熊猫家园”的原始地貌,开展多种以保护大熊猫为主题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生物知识和生态价值 今后,我们会以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建立为新起点,积极推进各项工作:把大熊猫栖息地和交流廊道建得更好;科学规划巡护线路、布设监测点位,加强监测数据集成分析和综合应用……我们相信,大熊猫国家公园将不断绽放魅力,成为中国传递给全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虎豹啸山林,生态更健康讲述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利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群众与野生东北虎不期而遇的记录已达17次人们惊喜地发现,这一濒危物种正在广袤山林里悄然繁衍处于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的虎豹,其存在是生态系统健康有序的标志保护野生东北虎豹,不单要保护单一物种,更要保护好连通的栖息地、健康的植被结构和完整的食物链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肩负的,就是这样的重要使命 2017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公园横跨吉林、黑龙江两省,规划面积14065平方公里,涵盖19个自然保护地,森林覆盖率97.74%,是我国东北虎、东北豹历史天然分布区,也是唯一具有野生东北虎、东北豹定居种群和繁殖家族的地区。
试点建设开展以来,我们建立了央地协同工作机制,探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统筹治理从最新数据看,这里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由试点之初的27只、42只分别增加到了50只和60只,监测到新繁殖幼虎10只以上、幼豹7只以上 虎豹生机勃勃,得益于生态保护的全面加强几年来,我们构建起网格化包保体系,坚持开展全覆盖式巡护,巡护里程比试点前增长了24倍,猎套遇见率下降了94.55%我们扎实开展栖息地修复工作,生态修复总面积近4.3万公顷我们还制定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办法,采用“互联网+生态”智能化管理模式,基本建成了覆盖近万平方公里的“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初步实现了“看得见虎豹、管得住人”的目标 为落实中俄元首共识,开展跨国保护合作,我们和俄罗斯豹之乡国家公园制定三年行动计划,联合开展科研监测、森林生态治理、生态廊道建设等工作,打通了野生动物迁徙国际通道,扩大了虎豹栖息地,提升了种群稳定性绿色雨林蕴万物,生态蓬勃海南岛讲述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黄金城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