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2027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7).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62248502
  • 上传时间:2022-03-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8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2027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7)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1)》2027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7)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项选择、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3分,共24分) 1.根据属地管辖原那么,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B.犯罪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D.犯罪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 A.应受刑罚处置的行为 B.违反法律的行为 C.触犯刑律的行为 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在对其所犯抢劫罪量刑时,应当( )处置 A.从轻 B.从轻或者减轻 C.减轻 D.免除 4.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 ) A.完全刑事责任才能人 B.完全无刑事责任才能人 C.相对无刑事责任才能人 D.减轻刑事责任才能人 5.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 )处置。

      A.从轻或者减轻 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C.减轻 D.从轻 6.对于被判处( )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无期徒刑 B.死刑 C.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D.驱赶出境 7.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二年 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持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 )之日起计算 A.犯罪 B.犯罪行为中断 C.犯罪结果发生 D.犯罪行为终了 二、填空题l每题2分,共20分) 9.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 10.我国刑法典规定的根本原那么有罪刑法定原那么、适用刑法人人对等原那么和罪责刑相适应原那么 11.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12.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三种,即.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13.精神病人在不能鉴别或者不能操纵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 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14.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值防卫过程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15.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两个方面 16.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17.对于构成累犯的犯罪分子不能适用缓刑和假释 18.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19.刑事责任才能 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受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鉴别和操纵自己行为的才能 20.犯罪的过失 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制止的心理态度 21.犯罪集团 又称特殊共犯或有组织的共同犯罪,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22.自首 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照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照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四、筒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23.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答: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抉择某一概括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务必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4分)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2分) (2)犯罪构成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2分) (3)犯罪构成由刑法加以规定2分) 24.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那么及其根本适用规矩 答:数罪并罚,是对一行为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置的制度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那么是以限制加重原那么为主,以吸收原那么和并科原那么为补充的折衷原那么4分) 根据我国刑法典的规定,数罪并罚时应遵守如下根本适用规矩: (1)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那么,仅应抉择执行一个死刑1分) (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那么,只应抉择执行一个无期徒刑1分) (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那么,即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抉择执行的刑期。

      3分) (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那么,附加刑均须执行1分) 五、案例分析(16分) 25.案情: 胡某,男,1996年5月出世2022年2月因有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 2022年3月某日晚9时左右,胡某与其挚友陈某喝完酒后在本县城关镇大街上驾车兜风,行至一个夜市小吃区时,撞上了正在马路边行走的张某、王某张某被撞倒卷入车下,挂在车右前避震器与方向横拉杆上,王某被撞倒在马路边(手在地上蹭破了皮)胡某没有停车救人,而是持续向前开因被撞的张某还在车下,车辆行驶不正常,陈某便对胡某说:“好象那人在车上呢停车看看吧胡某说:“管他呢!”持续驾车逃跑夜市上的群众见此情景,大喊“车下有人,把车停下”,边喊边往胡某车上扔啤酒瓶、饮料盒,举行阻拦但胡某仍不停车,反而加大油门快速行驶车行至县城南郊一加油站前时自行熄火,而张某被拖带长达2000多米,已血肉模糊、面目全非,惨死于车下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张某的死亡,胡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对于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置(只答处置原那么)? 答:(1)对于张某的死亡而言,胡某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有意,其行为构成(间接)有意犯罪。

      2分) (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那么全题不得分) (2)间接有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其显著特点表现为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抱着漠不关切的放任态度,即不梦想、不追求结果的发生,但也不反对结果的发生3分) (3)胡某交通肇事撞倒张某后,不仅不停车救人,反而加速逃跑,并且在陈某指点、路人阻拦的处境下,明知车下有人,持续行驶可能会致人重伤甚至死亡,但他却无动于衷,对张某的死活放任不管,驾车猛跑,以致张某被拖带至死,其心理态度完全符合间接有意的特征,故其行为已由过失犯罪转变为间接有意犯罪4分) (4)胡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应当撤销缓刑,在对其新罪作出判决的根基上,将原判刑罚与新罪所判刑罚合并,抉择执行的刑罚3分) (5)胡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置2分) (6)胡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不能适用死刑2分) — 6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