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中有关最值问题一[共3页].doc
3页圆中有关最值问题( 1)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圆中有关最值问题是中考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是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它贯穿初中数学的始终,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其运用性质有:圆中直径是最长的弦、垂线段最短、三边关系定理、对称法等本节课以例题入手来研究圆中的有关最值问题二、学情分析学生知识技能基础: 学生在前面几节课已经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有关知识,以及数学的基本结论:圆中直径是最长的弦、垂线段最短、三角形三边关系等基本知识,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活动经验基础: 通过以往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另一方面,在以往的数学活动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利用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这一基本结论解决有关最值问题;2、会利用圆外一点与圆上各点的连线中最短与最近距离这一基本事实, 解决圆中有关最值问题方法与途径: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情感与评价:通过实际操作、画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图技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
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和几何画板的合理应用,增加了课时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使复杂问题更加简单化,通过清楚的动画演示,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何时取得最大值问题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将试题转化为最值中的有关模型教学难点: 将试题转化为最值中的有关模型的方法五、教学准备教师备:多媒体、几何画板课件六、教学方法:探究发现法: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探究问题,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从而使他们掌握新的内容启发式教学法: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七、教学过程例 1:如图,在半径为 7 的⊙O 中,AB 为其一条弦,点C 是圆上的一个动点, 且∠ACB=3 0 ,点 E、F 分别是 AC、BC的中点,直线 EF与⊙交于 G、H两点,则 GE+FH的最大值是 ___________分析: 由于 GE+FH=GH-E,F EF=12A B,AB不变,则 EF不变,所以只要 G H最大,则 GE+FH的值最大,利用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这一事实解决该问题例 2:在半径为 7 的⊙O 中,AC 为其直径,点 B 是圆上的定点,∠ ACB=3 0 ,点 A 在⊙O上运动,(不与 A、C 重合),C B⊥ A B交 A C 的延长线于点 C ,则 BC 的最大值为 _______练习 1: 在△ABC中,∠ACB=90 ,AC=BC=,2 以 BC为直径的半圆交 AB于点 D,点 P是半圆上一个动点,连接 A P,则 AP的最小值为 _____________分析:本题考查圆外点与圆上各点的连线当中最近距离问题,即连接该点与圆心,与圆的交点就是所求点的位置。
例 3:在矩形 ABCD中,AD=2,AB=3,点 E是 AD边的中点,点 F 是射线 AB上一动点,将△ AEF沿 EF所在直线翻折得到△ AEF,连接 AC,则 AC 的最小值为 ____________分析:本题主要难点是找出点 A 的运动轨迹, 由于 A E长度始终不变, 所以 A 在以 E为圆心、AE为半径的圆上运动,所以 AC 的最小值即转化为圆外点( C)与圆上点( A )的最近距离问题CAC CD AOP H FEOGBBC BOA A例 1 题图 例 2 题图 练习 1 图 例 3 题图练习 2:如图⊙C 半径为 1,圆心坐标为(3,4),点 P(m,n)是⊙C 上的一个动点, 则2 2m n的最大值是 ___________, 最小值是 _________练习 3:如图,正方形 ABCD 边长为 2,以 AD 为边长构建等边△ ADE,P为平面内一动点,且 AP⊥PC,则 EP的最大值为 __________能力提升:如图,∠CAB=60 ,半径为 1 的圆 O 与∠CAB 两边相切,P 为圆 O 上一动点, 以 P为圆心,PA 长为半径的圆 P交射线 AB、AC 于点 D、E, 连接 DE,则线段 DE 的最大值为 ________练习 2图 练习 3 图 能力提升图八、互助交流,总结收获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九、作业练习册“有关圆的最值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