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肾功能与皮质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docx
4页分析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肾功能与皮质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成人CKD患病率已高达15.1%,而我国CKD的患病率约为10.8%[1,2]CKD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的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3个月血肌酐(Scr)是临床常用于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Scr升高可提示肾功能损伤,但Scr的水平易受到饮食、性别、年龄、体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准确反映肾功能,早期肾功能损伤甚至不会出现Scr的明显变化[2,3]皮质醇(COR)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对人类大脑功能的维持起关键作用COR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合成,主要功能是增加糖异生,同时也对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产生影响目前关于CKD与COR关系的相关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以CKD3~5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COR、Sc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在CKD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并进一步研究了肾功能与COR水平的相关性,以期为CKD的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及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肾病内科收治的CKD3~5期患者96例为CKD组,其中男52例,女44例;年龄16~79岁,平均(52.6±14.9)岁根据eGFR水平分为CKD3期组20例,CKD4期组16例,CKD5期组60例,分期标准:CKD3期eGFR为30~60mL/(min·1.73m2),CKD4期eGFR为15~<30mL/(min·1.73m2),CKD5期eGFR为<15mL/(min·1.73m2)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34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27~72岁,平均(53.6±10.2)岁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药物、心肌梗死、手术、外伤等引起的肾功能损伤;库欣病、异位ACTH综合征、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单纯性肥胖及其他原因引起的COR水平变化;妊娠、口服避孕药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检测方法所有研究对象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4~6mL,室温静置30min后以3500r/min离心5min,分离血清,保存待测尿素(Urea)、Scr、总蛋白(TP)、清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乳酸脱氢酶(LDH)采用西门子Advia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检测;COR、ACTH采用西门子CENTAURX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检测。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CKD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水平比较CKD组COR、ACTH、Scr、Urea、L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eGFR、Al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TC、TG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CKD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水平比较2.2CKD3~5期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水平比较CKD3~5期组与对照组COR、ACTH、Scr、Urea、LDH、eGFR、Alb、TP、T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3~5期组COR、ACTH、Scr、Ur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eGF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肾功能下降,COR、Scr、Urea水平逐渐升高(P<0.05);CKD5期组TP水平低于对照组与CKD3期组(P<0.05);CKD5期组TG水平低于对照组与CKD4期组(P<0.05);CKD5期组LDH水平高于CKD3、4期组(P<0.05)。
见表2表2CKD3~5期组与对照组各指标水平比较2.3CKD患者COR水平与eGFR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OR水平与eGFR水平呈负相关(r=-0.591,P<0.001)3、讨论CKD的防治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4]根据美国肾脏病基金会制定的指南,将CKD分为1~5期,该分期方法将eGFR正常[≥90mL/(min·1.73m2)]的CKD纳入CKD1期,其目的是为了早期识别和防治CKD;同时将CKD5期的诊断定为eGFR<15mL/(min·1.73m2),有助于晚期肾衰竭的及时防治[5]CKD患者随着肾功能恶化,肾上腺负荷加重,可出现COR代谢和利用障碍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KD组COR水平升高(P<0.05),且CKD3~5期患者随着肾功能下降,COR水平逐渐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COR水平与eGFR水平呈负相关(r=-0.591,P<0.001)考虑出现该结果的原因可能与肾脏清除COR减少有关[6]肾脏是排泄COR的主要器官,当肾功能出现损伤时,血浆COR从尿液中排出减少,从而导致COR水平升高此外,CKD患者COR水平升高可能还与患者的心理压力、生理压力等应激因素有关。
COR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终产物,被称为“应激激素”,HPA轴的激活、COR的释放会随着机体生理或心理的应激反应而增加[7,8,9]CKD为慢性疾病,如控制不佳可发展为肾衰竭,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为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使患者始终处于心理应激状态此外,CKD患者易合并其他多种并发症,包括贫血、电解质紊乱、心血管疾病、肾性骨病等,使机体处于慢性应激状态,从而导致COR水平的升高[10]有研究发现,COR水平升高还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而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COR水平升高可能与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11,12,13]本研究中,CKD组ACTH、Scr、Urea、L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eGFR、Al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CKD3~5期组ACTH、Scr、Urea水平也均高于对照组考虑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CKD患者体内慢性炎症和其他刺激(如创伤、感染、手术等)导致HPA轴负反馈调节机制破坏,ACTH大量分泌,从而加速COR分泌,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9];Scr、Urea水平升高可能与肾脏滤过功能损伤有关,Scr、Urea主要经肾脏排泄,CKD晚期患者肾小球硬化、肾小管纤维化,导致肾脏滤过功能下降,Scr、Urea排泄障碍[14];Alb降低可能是由于CKD患者大量蛋白经肾小球受损的滤过膜漏出,随尿液排出,导致尿蛋白增高,血浆Alb降低[15];LDH升高可能与CKD患者体内的微炎症状态、组织器官损伤及贫血等有关[16]。
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病例数较少,选取的是不同CKD分期患者进行相关指标检测,而非同一批次患者不同CKD分期时的相关指标检测,结果的干扰因素较多因此,研究结果仍需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4、结论综上所述,CKD3~5期患者存在COR水平的变化,随着CKD的进展,COR水平逐渐升高,进行COR检测可为临床CKD的诊断、治疗、病情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参考文献:[1]王芳,马登艳,刁永书.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衰竭风险评估防范的研究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2018,17(11):766-768.[2]黄玉霞,杨渝伟,唐敏,等.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的临床应用评价[J].华西医学,2018,33(12):1507-1512.[3]袁腾飞,李艳,彭锐.人附睾蛋白4对慢性肾脏病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5):599-600.[4]陈清萍,张丰萍,曹珊,等.慢性肾脏病4~5期非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12):53-55.[9]曹保江,李晓召,曹向波,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醇水平及其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20,35(2):149-155.[10]毛建萍,张倩,陈靖.慢性肾脏病患者甲状旁腺病变发生机制的研究新进展[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9,35(8):630-634.[13]林伟仁,江瑛.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疾病的新危险因素[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1):173-175.[14]曾少勇,幸丽娅,吴候柏,等.联合检测胱抑素C、肌酐、尿素、尿酸水平在肾功能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0):26-27.[15]刘蕊.尿白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及注意的问题[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4,6(3):129-132.[16]余娜.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同时期血清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9):1087-1088.孙婷,乐娟,袁腾飞,李艳.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肾功能与皮质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12):1422-1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