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
5页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鸦片战争【单元知识结构】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劳动力、市场 晚清(1840年---1912年)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刺激 洋务企业兴起 诱导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势力 甲午战后 初步发展 挤压 封建主义势力 民国初年 短暂春天 民国(1912年---1949年) (1912年—1919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官僚资本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显著发展 主义经济 (1927年—1936年)抗战时期 陷入困境 新民主主义经济(知道) (1937--1945) 解放战争 日益萎缩 (1945--1949)现代中国新中国成立后 获得新生 最终归宿第5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课程标准】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鸦片战争前,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占据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①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大量手工业者、农民破产②由于列强对中国原料和农产品的掠夺,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③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战前 战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 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 城乡商品经济比例大增(自然经济比例减小)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中国经济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丧失发展的独立性)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市场、劳动力、技术设备、资本)①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②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兴起,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③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19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了3.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兴起兴起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出现兴起途径:⑴ 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⑵ 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代表企业:⑴ 1866年,方举赞上海发昌机器厂;(最早的民族工业企业)⑵ 陈启源南海继昌隆 丝厂⑶ 贻来机器磨坊4.初步发展阶段又称之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第一次高潮时期:1895年至一战前初步发展的原因:⑴ 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大量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扩大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也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⑵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机;⑶ 甲午战争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发展概况: 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有:⑴ 张謇大生纱厂;(江苏南通)⑵ 荣宗敬,荣德生保兴面粉厂;(江苏无锡)⑶ 周学熙新洋灰公司;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特点:⑴ 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内地很少;⑵ 重工业很少,绝大部分是轻工业,工业布局不合理;⑶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⑷ 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影响:⑴ 它是中国社会未曾有过的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各中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新的气息;⑵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逐步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第6课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程标准】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1.民国时期(1912-1949年)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第一阶段:1912民国成立——1918一战结束状况:进一步发展阶段(短暂春天、黄金时期)原因:①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压迫,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有所减少②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③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如抵制日货等以及“实业救国”风气的形成,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二阶段:1918一战结束——192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夕(略)状况:发展受挫原因:①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加紧对华侵略② 封建主义的压迫控制、封建军阀混战,没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第三阶段: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状况:获得显著发展(夏天)原因: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提倡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其发展也创造了机遇。
但由于官僚资本的挤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民族资本的发展仍然受到阻碍)第四阶段:1937-1945年抗战时期状况:沉重打击原因:①日伪政权疯狂的经济掠夺,日本侵华资本膨胀,毁坏或吞并民族工业②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地位空前加强官僚资本乘战时民族工业之危,吞并民营企业,进行大规模掠夺第五阶段: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状况:陷入绝境原因:①国民政府加紧剥削人民,苛捐杂税多如牛毛;②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③美帝国主义的经济入侵,使美国资本和商品大量涌入④官僚资本依靠垄断地位排挤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第7课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课程标准】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在夹缝中求生存1、外国资本主义:①限制中国机器进口 ②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③发动侵华战争 ④签订一系列条约2、中国封建势力:①封建政府不正式承认 ②苛捐杂税 ③大举内债和滥发纸币 ④直接投资,加入官股 ⑤收买、敲诈甚至没收二、在斗争中求发展1、反对帝国主义(1)拒绝买卖日货(2)九一八事变后要求团结御侮(3)捐款捐物,支持抗战2、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系3、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与妥协性,因此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三、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推动因素: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④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2、阻碍因素:①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主要因素)②民族工业自身存在局限性: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③近代中国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④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⑤重农抑商等传统思想的束缚本专题要点突破一.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阶段时间原因表现影响认识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a.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主要)b.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c.洋务运动的诱导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1.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要实现近代化,必须实现民族独立初步发展(第一个发展高潮)从甲午战争到一战前a.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直接)c.“实业救国”的推动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短暂春天(“黄金时代”)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912-1919)a.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b.“实业救国”的影响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d.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轻工业发展较快(面粉业和纺织业);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
抗战前夕的短暂发展国民统治前十年(1927-1936)a.全国的基本统一b.国民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发展显著,民族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主导地位萎缩抗战胜利后(1945—1949)a.美国的经济掠夺《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新二十一条”)b.官僚资本的排挤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二.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中国现代化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的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4)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