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单元生物与环境课件第讲人类与环境.pdf

16页
  • 卖家[上传人]:精****源
  • 文档编号:299017481
  • 上传时间:2022-05-2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73.24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第 32 讲 人类与环境考纲要求1. 生物圈的概念和功能 必考 (a) 、加试 (a) 2. 人口增长的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必考 (a) 、加试 (a)3.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必考 (b) 、加试 (b) 4.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意义 必考 (a) 、加试 (a) 5. 活动:调查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 加试 (b) 考点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生物圈(1) 含义地球有生物存在的部分,包括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 分布最高:副生物圈带最低:可达到地下植物最深的根际处和深海地壳的热裂口实质是地球表面不连续的一个薄层3) 功能为人类制造氧气、生产食物、处理废物维持其他所有生物的生存2全球人口动态(1) 人口增长过程古代:处于很低水平近代:类似于指数增长原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当前发展:据乐观预测,世界人口在达到大约110 亿时才会稳定下来限制因素:地球的资源、食物的生产是有限的后果: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2) 解决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保持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开发多种可利用资源,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思考诊断1如图表示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相关问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6 页 - - - - - - - - - 2 (1) 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称为环境容纳量。

      人口的过度增长会造成资源枯竭,环境容纳量降低2) 因生态环境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故世界人口增长最终表现为逻辑斯谛增长2梅托斯于1970 年提出了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模型( 如图 ) 根据模型分析,人口激增可能会导致(1) (4) 中的哪些项产生?(1) 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不能继续加以利用,导致粮食产量下降(2) 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发生严重枯竭,工业产品的产量也随之下降(3) 环境污染严重,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4) 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地球毁灭提示图中显示人口激增可能会导致(1) 、(2) 、(3) 结果的产生,但由于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地球不可能最终毁灭题型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1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B生物种群增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D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密切联系答案D 解析A项, 目前人口数量还没有超出地球环境容纳量B项,人不等同于动物,生物种群增长规律并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

      C 项,科技进步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但不能完全解决D 项,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由于资源短缺,人类就会盲目地开发和无休止地破坏自然环境,进而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 - - - - - - - - - 3 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曲线b B产生曲线b与曲线 a 的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环境阻力不同C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不可能为图中的c D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 为 110 亿,当世界人口达到110 亿时,种群数量可能继续增长答案C 解析A 项正确,因生态环境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故世界人口增长最终表现为逻辑斯谛增长,即图中的曲线b;B项正确,曲线a( 指数增长 ) 和 b( 逻辑斯谛增长 ) 的差别就在于环境阻力不同; C 项错误,当世界人口数量在一段时间内超过K值后,会对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同时使K值下降; D项正确,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会继续增长而超过K值,但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很快会降到K值或K值以下。

      方法规律人口增长与其他生物种群增长规律的关系(1)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下:(2) 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增长规律并不完全相同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增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因此,人口增长规律又有其特有特点,如实行计划生育考点二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问题原因危害措施温室效应大气中 CO2浓度升高气候变暖,南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开发新能源, 大力植树造林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 - - - - - - - - - 4 臭氧减少人类使用的氟利昂使臭氧量减少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加,人类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限制氟利昂的生产和消费酸雨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形成酸性产物杀死水生生物、 破坏水体生态平衡,伤害陆地植物,腐蚀金属、 建筑物等限制 SO2和 NO的排放量水体污染向水中排放大量污染物河流受到普遍污染严格控制污染源、 建立污水处理厂等生物多样性下降人类的大肆猎杀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保护生物多样性, 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2.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归纳3保护生物多样性(1) 多样性原因分析(2)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6 页 - - - - - - - - - 5 栖息地的丧失。

      人们的乱捕滥猎和过度开发外来物种的入侵环境污染思考诊断1连线: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2完成填空:(1) 生物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越强,稳定性越高2)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与人类的活动有明显的关系,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3) 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增加4)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题型一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1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被大量破坏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A BCD答案C 解析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气体过多水体富营养化、 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水体中氮、磷等矿质元素增多造成的2(2016浙江 10 月选考 ) 酸雨产生的多种危害中,不包括( ) A伤害陆地植物B破坏水体生态平衡C产生温室效应D破坏土壤肥力答案C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6 页 - - - - - - - - - 6 解析酸雨伤害植物,污染水体,破坏水体生态平衡;CO2属于温室气体,能引起温室效应,故选 C 。

      题型二生物多样性与保护措施3自然界中, 有些新植物或动物物种的出现会打破原来固有的生态循环系统,有时甚至给当地环境带来压力和灾难,造成生态系统退化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种有能和鳄鱼搏斗的缅甸蟒蛇、 疯狂繁殖的亚洲鲤鱼、 数量惊人的八哥等 下列关于生物入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入侵会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B生物入侵会使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变复杂,抵抗干扰的能力增强C生物入侵会打破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制约关系,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D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的生态平衡更加稳定答案B 解析根据生态学原理,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建立新的食物链,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的生态平衡更加稳定,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但如果发生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 如引入我国的水葫芦、 食人鱼等 ) , 则首先会减少当地的物种,从而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主要通过食物链的方式造成其他物种消失或者濒危) ;其次是破坏生态系统的功能( 主要通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引起土壤元素的改变或者是减少,从而引起整个生态系统功能的更新换代或破坏 ) 4科学家在南极洲近海大陆架下850 m处的泥床盆地发现超过100 万只巨型帝王蟹。

      在帝王蟹所在水域的上方,生活着大量的植物和动物,其中棘皮动物包括海蛇尾、海百合和海参,这些棘皮动物都没有生活在海蟹所在水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南极水域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C帝王蟹的入侵可能会导致某些物种灭绝,使生物多样性减少D要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不被帝王蟹破坏,可以采用合理的有计划的捕捞措施答案A 解析南极水域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帝王蟹的入侵可能会导致棘皮动物包括海蛇尾、海百合和海参等不能生存,使生物多样性减少;要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不被帝王蟹破坏,就要减少帝王蟹的数量,可以采用合理捕捞措施特别提醒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注意点(1) 从不同角度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基因 (DNA)的多样性 蛋白质多样性 生物性状多样性( 根本原因 ) (直接原因 ) (体现生物多样性)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6 页 - - - - - - - - - 7 (2) 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一定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的增加:如果入侵的物种对当地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则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锐减。

      考点三活动:调查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 加试 ) 1调查目的(1) 采集一个淡水区域的水样,进行实验测定,作出水质是否受到污染的调查结论2) 关注水体污染状况,提出改良水质的建议2方法步骤步骤内容注意事项采集水样制定计划作出预测完成实验得出结论提出建议以班级为单位, 在村镇、 社区或学校附近,选定要调查的淡水区域尽可能多地选择一些不同类型的水样注意观察采集地附近的动植物及周边环境测量的项目可以包括温度、pH、 硝酸盐、磷酸盐、溶解氧、悬浮颗粒、不溶性颗粒、细菌含量及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等要注意填写实验计录表分小组进行,注意小组间的分工和协作根据采集与观察水样, 预测水体是否受到污染,说明理由要结合有关理论知识说明按照实验计划进行实验操作要注意认真填写实验记录表分析观察结果和实验数据是否与预测一致,得出调查结论要综合分析实验中的各项数据对已受到污染的水体, 小组讨论后提出改良水体的方案, 并在班级进行集中讨论提出的改良水质的方案要有科学性和可行性1养鱼户在养鱼过程中经常撒入一定量的化肥,这样有利于鱼类快速生长但另一些养鱼户在加入化肥几天后,发现池水变绿,随后出现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

      探究课题:鱼塘中加入化肥后,池水变绿,随后出现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探究准备:裸藻培养液、滴管、酵母菌培养物、试管、0.05 mol/L的陈化肥水、陈自来水、0.1 mol/L的陈化肥水、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店头中学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云南省临沧市部分学校高一(下)期末质量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五校联考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店头中学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云南省普洱市景谷一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三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天津市西青区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天津市西青区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枣庄滕州市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北京市丰台区第十八中学新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