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江苏警务改革各具特色.docx
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广西江苏警务改革各具特色 1. 广西力推复合型警务机制改革,将“派出所〞建在街面上 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猛增,一座座现代化都市崛起八桂大地繁华的背后,公安机关社会治安管控和交通管理等各项工作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如何应对挑战?广西公安机关以警务工作站建设为突破口,强力推进复合型警务机制建设,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到街面上,形成职责明晰、运转顺畅、集约高效的新型警务模式,有效提高了接处警速度和街面见警率,实现了社会治安的持续稳定,走出了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公安工作改革新路子 防患意识催生警务改革 为什么要举行新型警务改革?广西警力占全区人口总量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制约公安工作发展的问题渐渐浮现一些群众反映街面见警率低和部分接处警不即时等问题如不即时处理,这将影响公安形象和公安工作的发展自治区公安厅负责人表示,全面推行复合型警务机制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消除目前公安机关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解决当前社会治安存在的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的处警问题,做到“近距离〞打击犯罪、“零距离〞服务群众 复合型警务机制就是要建立健全“以警务工作站警力为骨干,多警种协同,多时段、多层次、点线面兼顾〞的防范和打击街面犯罪警务机制,构建以动制动、以快制快、张合自如的街面巡逻防控网,切实提高对社会治安的动态管控才能和水平,建立起职责明晰、运转顺畅、集约高效的新型警务模式。
复合型警务原型是重庆的交巡合一警务,广西更进一步创新发展,将交、巡两警种合一扩展为多警种合一,功能上也扩大为巡逻防范、处置警情、管理交通、服务群众四大职能,实施警务站负责市区主要道路的案件先期处理,根据案件性质自行处置或移送到辖区派出所、责任区刑侦大队,而派出所民警下沉到社区,重点负责发生在居民住宅、背街巷道场所、社会单位内部案件的处置如2022年柳州启动复合型警务后,交警、巡警两个警种“分而管之〞的状况不复存在,急速扭转市区主要路段治安混乱面貌,其中由独具特色的交巡警警务站和五里卡派出所打造的“三分钟治安联防圈〞所形成的“柳南模式〞吸引了全国目光 多警种合一处警大提速 在广西推行复合型警务机制改革中,来宾市公安局首吃“螃蟹〞2022年初,来宾市一次性投入950万元启动建设城区警务支队,并把今后每年划拨800万元用于城区警务工作列入财政预算1月25日,广西首支融刑侦、治安、巡警、交警等多警种职能为一体的合成化复合型新型警队——来宾市公安局城区警务警察支队,驱车驶上了街头这支新型警队实现了功能综合、整体联动、一警多能,由来宾市公安局直接领导,依托指挥中心平台快速反应、快速处置,实行一级处警制。
同时,结合市区治安、交通、人流、车流等综合状况,将市区划为7大片区分设7个新型综合警务站,每个站配备巡逻车、GPS卫星定位系统、指纹采集仪等先进科技装备,全面链接城区路口“天网〞,便利日常对车辆盘查、信息比对、网上采集、执法办案、辖区监控及便民利民等一系列业务工作的开展每个警务站为一个大队,由大队长和指导员负责管理,下设5个中队,实行“4班3运转〞工作制,对各类现行违法犯罪案件和突发事件实行一站接警、各站策应,形成周围包围之势,实现了合成作战、紧急应变和快速反应,实现110处警全面提速南宁、柳州、桂林、钦州等市,接着铺开……很快,一种以动态警务、合成警务为主导的新型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建设在全区轰轰烈烈开展起来,目前已建成城区复合型警务工作站126个,整合投入警力2868名、协警7684名,为广西全面提升警务效能、加强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注入了新动力 警情速降警民心更近 广西创新推行的复合型警务机制,进一步整合了街面警务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街面警力震慑、展示、服务、打击、整治的效能,街面见警率明显提高,群众安全感普遍加强,接处警速度更进一步提高,各类警情总量同比大幅度下降创新警务模式的核心所在,就是亲民、为民、爱民,使民警更加贴近群众、更好地服务群众。
警方的真心付出得到了百姓的热切回应,人们在享受“安全感〞的同时,自觉参与到打防控体系中来,成为一支巨大的“编外警队〞 自治区公安厅复合警务机制改革负责人称,推进复合型警务机制改革,建立警务工作站不是一时之举、应急之措,而是新时期广西公安工作改革的重大举措公安厅对复合型警务改革只设定目标方向的根本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规范化建设,结合实际大胆试、大胆闯,多出新方法、多出好阅历从2022年起,自治区公安厅还把推进复合型警务机制改革加快警务工作站建设工作纳入对各市的年度绩效考核,并在推进复合型警务机制改革加快警务工作站建设过程中合理解决涉及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级待遇和经费保障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下一步,全区将计划再建192个警务工作站,逐步形成警务工作站管街区、派出所管社区的新格局,同时将推进复合型警务改革向各县(区)全面开展 2. 江苏创新“五大警务〞机制,倍增公安核心战斗力 近年来,江苏省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大局,着眼于世界警务变革的新趋势,着眼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着眼于人民群众对平安和谐幸福的新期待,积极摸索、勇于实践,初步构建了以动态警务、专业警务、合成警务、信息警务、规范警务等“五大警务〞为核心的现代警务机制,有效摸索出一条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极大提升了全省公安机关平安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才能水平。
江苏公安工作已整体迈入全国先举行列,打防控主要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领先,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平安江苏已成为该省率先发展的重要竞争优势和招商引资的品牌,成为深受人民群众赞誉的和谐社会建设成果 江苏“五大警务〞机制 【图表说明】在“五大警务〞中,动态警务是现代警务模式的主要特征,专业警务是现代警务发展的目标取向,合成警务是提升警務效能的根本途径,信息警务是警务变革的强大动力,规范警务是现代警务运作的内在要求 创新动态警务,努力掌控社会治安主动权 动态警务是公安机关为实现对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的有效操纵,通过对人、地、物、事、组织等社会治安要素实施动态化管理,以提高维护社会稳定、驾驭治安局势的才能和水平而建立的一套实战化警务运作机制为此,该省着力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动态决策指挥根据社会治安的动态变化状况,实行动态决策部署、动态布警用警、动态指挥调度,以保证警务工作即时性、科学性、实效性坚持“信息主导决策〞,建立畅通的信息收集渠道、健全的信息研判机制、权威高效的辅助决策机制和规范的预警发布制度,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为实现动态用警,建立科学的警力布防机制、动态的勤务运作机制、协同的整体作战机制。
同时,以做强指挥中心龙头作用为先导,以科学设定最小作战单元为基础,以搭建现代化信息科技平台为依托,以完善指挥处警制度预案为支撑,实现扁平化指挥二是动态治安防控构建巡逻防控、卡口堵控、科技防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三张防控网构建社会面巡防机制,重点抓好建强巡防专业队伍,规范巡防勤务模式,加强巡防战术运用,落实巡防保障措施抓好卡口堵控建设,做到布点科学、设防严密,指挥高效、反应灵敏,机制健全、运作规范,建设到位、保障有力为保证科技防控的有效性,实现“防范技术融合应用、防控时空无缝连接、防控目标全网追踪、防控区域城乡覆盖〞,着力建设“网上巡逻〞工作机制,人机结合的警情处置机制,技防源头信息采集维护和应用机制,技防人防紧凑结合的治安防范机制,技防系统常态运行管理机制三是动态社会管理动态社会管理包括现实社会管理和虚拟社会管理江苏现有网民3306万人,占全国网民总数的7.6%,占全省总人口的42.1%为加强虚拟社会动态管控,坚持统筹网上网下两个战场,健全网上动态管控机制,网上网下综合打防机制,网上舆情引导处置机制,动态管控“全警触网〞机制近年来,江苏公安机关的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网上情报侦查、网上舆情导控等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