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精品教案范例.doc
19页二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精品教案范例 二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精品教案范例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创设情境,品读语言,感受父子情深并积累语言, 3、理解信的深刻,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并指导生活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感受父子情深;积累词汇,学会运用;领悟“给”永远比“拿” 愉快的道理 教学难点: 领悟“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 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4课,板书课题,齐读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高尔基和儿子之间的感情,你会用哪个字?(爱)课文是通过哪两件小事来传达这一情感的?(板书:栽花赏花,写信教子) 2、明确目标 今天,让我们深入的研读课文,进一步感受他们父子间浓浓的爱,体会高尔基高超的教子艺术 3、效果预期 只要我们用心品读语言文字,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有不同寻常的收获,有信心吗?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品读感悟父子情深 任务呈现:仔细读2――5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儿子爱父亲?又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父亲爱儿子?分别用“()[ ]”标出来,重点词语下画上“” 自主学习:按要求读书 展示交流 1、儿子如何爱父亲?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呢?生交流:从“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的花草”谈体会:儿子不顾长途奔波的劳累,顾不上休息,为父亲栽种各种花草,猜猜看,他做这件事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可能是让花草来陪伴父亲,排解父亲孤独寂寞的心情;也可能在想父亲欣赏到自己种的鲜花身体早日康复)同学们高尔基的儿子当时有多大?(只有10岁)多高?(还没有?头那么高)干这样的活容易吗?(不容易)虽然小小年纪,却有这样的爱心、孝心,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你想不想夸夸他?通过你的朗读夸夸他吧评价读:抓住关键词语,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记住你是在夸他,而不是向别人介绍!) 2、 你还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他非常爱他的父亲?(探望)评价:读得真仔细换成“看望”可以吗?“探望”说明路途虽然遥远却割不断父子间的亲情,非常想念父亲,所以趁着放假跟随妈妈从俄国来到意大利来探望,作者的用词很准确,一个“探望”传递了一份情感 3、 当他告别爸爸,跟妈妈回去时,望着自己亲手栽种的鲜花,他幸福的笑了他仿佛看到—————— 过渡:我们从二、三自然段里体会到了儿子对父亲的一份关爱,一份思念,那高尔基又是如何爱自己的儿子的?你从哪儿可以体会到? 交流 1、“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欣赏”是什么意思?为什不用“观赏”而用“欣赏”?(欣赏不是一般的看,而是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这里指高尔基在“欣赏”什么?(儿子种的花)儿子种的花是怎样的美,令他赏心悦目呢?哪段写到了这幅美景图? 2、4段,指名读,听着他的朗读,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耳边听到了什么?鼻子闻到了什么?(看到:花儿争奇斗艳,争着比美,五颜六色的花儿在风中跳舞,摆动着美丽的衣裙,扭动着腰肢。
听到:风儿和花在做游戏,小蜜蜂边飞边歌唱 闻到:阵阵芳香,沁人心脾)好美的一幅春景图,能读出来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3、想欣赏一下吗?(出示鲜花图片)看到这些色彩鲜艳的花,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色彩斑斓、万紫千红、芳香扑鼻……)文中是用哪个词描写花的颜色的?(姹紫嫣红)“紫”和“红”说明花的颜色多,那“姹”和“嫣”是什么意思?花的艳丽这里不仅花的颜色多,而且开的特别艳丽,特别芳香,这都是儿子辛勤劳动的结晶啊,高尔基怎能不高兴?让我们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再来读,谁已经记下这幅美景图了?(指名背) 4、欣赏着这幅美景图,此时,高尔基心里感到怎样?(高兴、骄傲、想儿子)会高兴、骄傲地说什么?(这是我儿子种的花,我的儿子真懂事,瞧,这些盛开的花儿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人们常说:“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看到花朵就想到儿子,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学到这里,你觉得高尔基仅仅是欣赏儿子种的花吗?(不是)他还欣赏什么?(联系前文:欣赏儿子有爱心,孝心,勤劳,奉献)父亲能够欣赏儿子,认可儿子,这就是父亲对儿子爱的表达啊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傍晚,……红扑扑的脸庞啊!) 过渡:高尔基是多么的高兴、骄傲,对儿子又是多么的思念!不久,一封带着花的芳香,带着父亲的谆谆教导的信从意大利飞到了苏联。
任务二:品读“写信”,分享高尔基博大的爱 任务呈现 1、默读课文6---9自然段,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批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着重想想 (1)信中两处提到“美好的东西”分别指什么? (2)“给”,永远比“拿”愉快给”指什么?“拿”又指什么? 展示交流 1、第一次提到“美好的东西”在那段?(7段)指名读这“美好的东西”指什么?(鲜花)这里的破折号做了解释说明抓的好,标点也会说话花儿明明种在高尔基的庭院里,为什么高尔基说是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留给了更多的人欣赏) 是啊,美丽的鲜花不仅给高尔基带来美好的享受,还给岛上的居民带来一份愉悦的心情呢!(出示填空) 当邻居清早推开窗户,闻到花的清香, 他会说:“我感到心旷神怡,今天一定是美好的一天” 心情烦闷的女士路过这里,欣赏着眼前姹紫嫣红的花,她觉得我的烦恼顿时抛到九宵云外了,我又恢复了平静的心情) 劳累一天的渔民走过来了,欣赏着鲜花,我本来已经腰酸背痛了,但是当我看到这美丽的鲜花在风中轻轻摇晃,我的疲劳顿时化为乌有,我又精神百倍!) 所以说,儿子栽的花给岛上所有的人都带来了快乐,高尔基为儿子这样的行为高兴再来齐读。
第二次提到“美好的东西”在第几段?(8段)指名读这段话怎么理解?(不论何时何地,也就是经常不断的,随时随地留给别人的都是美好的东西)这是父亲为儿子的未来提出的希望,仅仅是希望儿子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给别人种鲜花吗?那这里“美好的东西”指什么?生活中你有没有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自己心情很愉快的时候?说话练习出示课件) 当同学找不到笔,无法做题时,我___看到同学露出的笑脸,我____ 当妈妈下班后疲惫不堪时,我_____看到妈妈幸福的笑脸,我 ____ 当____时,我____看到____,我_____ 是啊!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善意的问候,一双援助的手,一点助人脱困的物品都是“美好的东西” 所以,这段中的“美好的东西”指----对别人的关心和帮助, 引读:这就是高尔基对儿子的更高要求,也是对儿子更大的期望高尔基写得多好,让我们一起读----,翻扣书,教师引导背诵“要是你---”,指名背诵 3、点拨:信中高尔基最想让儿子永远牢记的是哪句话?(板书)“给”,永远比“拿”愉快…… 现在你们知道这里的“给,是指什么?(给予、付出、奉献) “给”什么呢?(给别人美好的东西,给别人帮助,给别人关心和真诚的奉献等。
)“拿”就是取得,索取好记心不如烂笔头,请大家记下来 比较句子 “给”,永远比“拿”愉快…… “给”永远比“拿”愉快…… A、这两句话该怎么读?自己练读 B、指名读 C、听出两句话的不同了吗?学生讲,老师说明:加了逗号强调了这里“给”字的重要性,更强调了“给”比“拿”愉快让我们一起再来读好这句话 让我们也牢牢记住高尔基的教导(引导背诵):那时候,你会感到------给永远比拿愉快---- 小结:高尔基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还是个懂教育艺术的父亲在信中,他不仅表扬了儿子,还趁机教育了儿子: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希望大家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所有人都需要的人”他对儿子的爱,不仅表现在父子之间的亲情上,更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让我们一起完整的有感情的朗读这封信,感受一下这份深沉的父爱 三、检测导结 引导写信:捧着父亲的来信,一遍又一遍的朗读,儿子终于明白父亲的用意,提笔给父亲回信假如你是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回信时最想说些什么呢?(交流信中最重要的语句) 小练笔:请你代替儿子给高尔基写一份回信 温馨提示 (1)谈谈对父亲话语的理解、感悟 (2)询问一下父亲的身体、生活情况 (3)注意写信的语气,尊敬又亲切的 (4)要注意书信的格式。
二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精品教案范例二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生字7个“基、妻、姹、嫣、晃、阵、霞”;积累词语若干个;能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基、妻、晃、阵、霞”5个汉字,并能在写的过程中有意记忆这些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4、5两节 3、熟读课文,了解内容;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课文最后一句话,知道在生活中能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高尔基信中两段话的含义 难点:理解高尔基信中两段话的含义 教学媒体 高尔基的画像、小黑板、田字格黑板、生字卡片 课前学生准备 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备注 一、名言引入,揭示课题: 1、名言交流:在学习中,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名人名言,现在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吧指名几人) 2、出示文中的句子:老师也有一句子要和大家交流,自己轻声念念 (出示)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多么愉快呀! 3、出示高尔基像:这是前苏联一位伟大的作家——高尔基在写给儿子信中的一句话读了之后,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4、总结: (1)为什么要写这句话?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5、揭示课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块儿来学2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学生字:基。
变形的其加土) 二、整体感知,读文识字: 1、那么高尔基为什么要写这句话?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 2、逐段检查,尤其注意指导学生读好:矍头、栽花等词语 3、学习生字:妻、晃、阵、霞(妻:正确书写上半部分霞:正确书写下半部分,并组词) 4、把生字送回文中,自己再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高尔基为什么要写这句话? 5、师小结:儿子种花,将美好的鲜花留给高尔基高尔基写信,将深刻的道理告诉儿子,让他知道留给别人美好的东西,会使自己感到快乐 三、走进课文,解读“给予”: (一)儿子的“给予” 1、仔细读读课文,想想儿子是怎样留下这美好的鲜花的?(指名读相关内容:第三自然段) 【投影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个儿还没有矍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自由读) 2、从这段话里我们读出儿子留下这美好的鲜花容易吗?(不容易)从哪儿看出呢? 顾不上:千里迢迢来到父亲这儿,却没有休息 一直:一直都没有闲着 各种各样:栽种了许许多多的花草 只有……还:这些事对于一个10岁的小孩来说更不容易 3、看提示,想象说话: 【投影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忙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他丝毫不觉得 ,因为,他心里一直想 。
4、小结:从这段话里,我们体会到高尔基的儿子对爸爸深深的爱,一心想把美好的东西留给他,我们称这种行为为给予板:儿子、种花、给予) (二)父亲的“得到” 1、过渡:我们说有给予就必然有得到,下面我们再来读读文中的“得到”2、学生自由读课文4、5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