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的介绍》.doc
14页音乐的介绍 一、基本内容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英名称:music;法文名称: musique;意大利文:musica)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乡村音乐、原生态音乐等在艺术类型中,音乐是比较抽象的艺术,音乐从历史发展上可分为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东方以中国为首的中国古代理论基础是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声音阶为主音乐让人赏心悦目,并为大家带来听觉的享受可以陶冶情操 二、基本含义 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旋律响起人们往往无法抗拒的立即处于音乐的氛围当中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表情达意、塑造艺术意象的表现形式比如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绘画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文学是通过字、词、句、篇来体现艺术意象通常,人们正是以表现手段的不同来区分艺术的不同种类,例如不同的乐器音乐还能表现出乐手们和音乐创作者的用心 根据《礼记》中《乐记》详细记载了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
这种介绍简单明了的涵盖了音乐的声音变化与人心情感之间的联系,如果我们进一步翻查古籍进一步推敲,就能对平时听到的有关音乐词汇涵义有更深入的了解 声:在自然中容易被人耳捕捉得到的能量波动 音:拥有稳定变化规则并且可控制的持续声波 乐:经过组织挑选后的悦耳声波 调:根据某个规则进行挑选过后的音集合 律:对集合音进行更加规律的排列顺序 段: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个 曲:按照一个整体对所有上述提到的声音乐调律段进行整体的组织 这些词语相互组合,就构成了声音,音乐,乐音,音调,乐调等词声乐,是以人声作为乐器的简称) 声音艺术 音乐以声音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意象的塑造,以有组织的音为材料来完成的 因此,如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样,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这是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作为音乐艺术表现手段的声音,有与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不同的一些特点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中所发出来的声音都是经过作曲家精心思考创作出来的,这些声音在自然界是可以找到,但是没有经过艺术家们别出心裁创作与组合,是不能成为音乐的所以,无论是一首简单的歌曲,还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交响乐,都渗透着作者的创作思维与灵感随便涂抹的线条和色彩不是绘画,任意堆砌的语言文字不是文学,同样,杂乱无章的声音也不是音乐。
构成音乐意象的声音,是一种有组织有规律的和谐的音乐,包括旋律、节奏、调式、和声、复调、曲式等要素,总称为音乐语言没有创造性的因素,任何声音都不可能变成为音乐 语言具有一种约定性的语义,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具有特定的涵义这种涵义在运用该语言的社会范围内是被公认的,是一种约定俗成;音乐的声音却完全不同,它仅仅限定在艺术的范围内,只作为一种艺术交往而存在;任何音乐中的声音,它本身绝不会有像语言那样十分确定的含意,它们是非语义性的 1.听觉艺术 音乐既然是声音的艺术,那么,它只能诉诸于人们的听觉,所以,音乐又是一种听觉艺术心理学的定向反射和探究反射原理告诉我们,一定距离内的各种外在刺激中,声音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它能够迫使人们的听觉器官去接受声音,这决定了听觉艺术较之视觉艺术更能直接地作用于人们的情感,震撼人们的心灵 音乐只能用声音来表现,用听觉来感受,但这并不等于说人们在创作和欣赏音乐时,大脑皮层上只有与听觉相对应的部位是兴奋的,而其他部位都处于抑制状态之中实际上,音乐家不止是通过听觉的渠道,而是用整个身心去感受和体验、认识和表现生活的,这同其他门类的艺术家并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是在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的时候,音乐家是把个人的多方面的感受,通过形象思维凝聚为听觉意象,然后用具体的音响形式表现出来。
因此,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不是单纯的听觉感受,而是整体的感受同样,人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虽然主要是通过听觉的渠道,接受的是听觉的刺激,但由于通感的作用,也可能引起视觉意象,产生丰富生动的联想和想象,进而引起强烈的感情反应,体验到音乐家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境,获得美感,并为之感动 2.情感艺术 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它借助声音这个媒介来真实地传达、表现和感受审美情感音乐在传达和表现情感上,优于其他艺术形式,是因为它所采用的感性材料和审美形式声音最合于情感的本性,最适宜表达情感或庄严肃穆,或热烈兴奋,或悲痛激愤,或缠绵细腻,或如泣如诉音乐可以更直接、更真实、更深刻地表达人的情感那么,音乐为什么能够用有组织的声音来表达人的情感呢,一种理论认为,音乐的表情性来自于音乐对人的有表情性因素的语言的模仿人的语言用语音、声调、语流、节奏、语速等表情手段配合语义来表情达意,而音乐的音色、音调起伏、节奏速度等表现手段能起到与语言的表情手段同样的作用 个人认为,音乐的声音形态与人类情感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具有某种同构关系,这是音乐能表达人情感的根本原因。
音乐理论家于润洋曾指出:音响结构之所以能够表达特定的情感,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极其重要的相似点,那就是这二者都是在时间中展示和发展,在速度、力度、色调上具有丰富变化的、极富于动力性的过程这个极其重要的相似点正是这二者之间能够沟通的桥梁比如喜悦,它是人高兴、欢乐的感情表现一般来说,这种感情运动呈现出一种跳跃、向上的运动形态,其色调比较明朗,运动速度与频率较快表现喜悦的感情的音乐,一般也采取类似的动态结构,如民乐曲《喜洋洋》,用较快的速度、跳荡的音调等表现手段表达了人们喜悦的情感 3.时间艺术 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凝固在空间,使人一目了然我们欣赏美术作品,首先看到美术作品的整体,然后,才去品味它的细节而音乐则不同,音乐要在时间里展开、在时间里流动我们欣赏音乐,首先从细节开始,从局部开始,直到全曲奏(唱)完,才会给我们留下整体印象只听音乐作品中的个别片断,不可能获得完整的音乐意象所以,音乐艺术又是一种时间艺术 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意象是在时间中展开的,是随着时间的延续在运动中呈现、发展、结束的所谓音乐意象,指的是整个音乐作品所表现出的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并在欣赏者的思想感情中所唤起的意象或意境。
例如,《春江花月夜》用甜美、安适、恬静的曲调,表现了在江南月夜泛舟于景色如画的春江之上的感受,创造了令人神往的音乐意境 音乐作品不像文学或绘画那样,只要作者创作完成,创作过程结束,就可以直接供人们欣赏了音乐作品必须通过表演这个中间环节,才能把作品表达的意象传达给欣赏者,实现其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所以,音乐又是表演的艺术,是需要由表演进一步再创造的艺术 当作曲家把生动的乐思以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抽掉了它的灵魂,所剩下的不过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乐音符号系列而使音乐作品重新获得生命,把乐谱变成有血有肉的活的音乐的方式,就是音乐表演如果没有音乐表演,音乐作品永远只能以乐谱的形式存在,而不会成为真正的音乐 无论哪一位作曲家写下的乐谱,都与他们的乐思之间有着一定的差距而要使这种差距得到弥补、使乐谱中潜藏的乐思得到发掘、使乐谱无法记录的东西得到丰富和补充,这一切都有赖于音乐表演者的再创造所以,音乐也是表演的艺术,音乐作品只有通过表演这个途径才能为听众所接受 三、基本分类 (一)按表达方式 1.声乐 声乐作品又可根据其形式、风格的不同分成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歌剧等不同体裁歌曲是一种小型的音乐体裁,包括民歌、艺术歌曲、通俗歌曲、儿童歌曲等。
从形式上可分成独唱、对唱、合唱、齐唱、联唱等说唱音乐是指曲艺音乐而言,包括单弦、大鼓、清音、评弹、数来宝、琴书、二人转、道情、渔鼓等 戏曲音乐指京剧、豫剧、越剧、花鼓戏、采茶戏、黄梅戏、评剧、汉剧,以及其它的地方戏的音乐 歌剧音乐也是一种戏曲音乐,但不象戏曲音乐那样有固定的程式和传统的唱腔歌剧音乐是作曲家使用民族音调和富有时代色彩的音乐语言创作的戏剧音乐 2.器乐 器乐作品可分成独奏曲、重奏曲和合奏曲 独奏曲范围很广几乎各种乐器都有独奏曲中国的二胡、琵琶、板胡、笛、箫、葫芦丝、唢呐、扬琴、笙、古琴、筝、柳琴、木琴等,都不乏著名的独典曲西洋乐器虽亦如此,但举世闻名的还是以小提琴、钢琴、吉他、电子琴等乐器的独奏曲为最多 重奏曲在中国民间不太多见但在欧洲,弦乐四重奏、木管五重奏等却有很多优秀作品间世,并至今在世界各地流传 合奏曲是指多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作品在合奏曲中,各个乐器既充分发挥各自的性能和特长,又按一定的和声规律相互协调配合在中国的民族器乐合奏曲中,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占了很大比重民族管弦乐曲则多为作曲家改编或创作的民族吹打乐在我国的合奏曲中亦处不可忽视的地位用西洋的铜管乐器、木管乐器、弦乐器及打击乐配合演奏的乐曲称为管弦乐。
管弦乐曲在十七世纪的欧洲有了显著的进步,当时的体裁包括组曲、序曲、赋格曲、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协奏曲,以及对曲式有较严格要求的交响曲、交响诗 (一)按旋律风格 1.古典音乐 Classic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原指罗马社会上等阶层,后转义为人类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价值的业绩在国外,这种音乐类型被称之为classical music,classical有古典的、正统派的、古典文学的之意,所以我们国人将之称为古典音乐,确切地说应该是西洋古典音乐首先从概念上解释,古典音乐是一种音乐类别的名称然而即使在国外,对于classical music一词的具体意义,也有诸多不同的解释,其中主要异议来自于对古典音乐时代划分理念的不同: (1)以超时代的’普遍性、永恒性的艺术价值和音乐艺术最高业绩为标准,将那些能作为同时代,后代典范的,具有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音乐统称为古典音乐根据这一标准,古典音乐又被称为严肃音乐或艺术音乐,用以区分通俗音乐(流行音乐) (2)特指1750~1820年左右的古典乐派时期 古典乐派的风格形成于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逐渐消失之中,消融于浪漫乐派风格的逐渐形成之中,经历了巴洛克音乐向早期古典乐派的过度。
众多乐派中,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2.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pop music)是根据英语popular music翻译过来的按照汉语词语表面去理解,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但是,这样的界定有可能使那些本不属于流行音乐的音乐如《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马赛曲》、《洪湖水浪打浪》、《歌唱祖国》、《东方红》《南泥湾》等,仅仅因为它们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而都可被划归为流行音乐 另一方面,又把那些分明是流行的音乐,由于它们流传不开(这在流行音乐中也为数不少)而排除在流行音乐之外显然,流行音乐不一定都流行,流行的音乐也不只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准确的概念应为商品音乐,是指以赢利为主要目的而创作的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