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知识点复习和练习.pdf
80页高二化学教学资料(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_ _ _ _ _ _ _ _ _ _ _ 学校:_ _ _ _ _ _ _ _ _一、焰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焙 变(A 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二、热化学方程式(1)符号:(2)单位:kJ/mol H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一一吸热化学键形成一一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 吸 热)4 H 为“-”或 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所有的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 生石灰和水反应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晶体 Ba(OH)2 8H2O 与 NH4 CI 以 H 2、CO、C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i,s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各物质系数加倍,三、燃烧热H 加倍;反应逆向进行,1.概念:25 C,101 kP a时,1 m 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注意以下几点: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 表示研究条件:101 kPa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四、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 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 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57.3kJ/mol于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五、盖斯定律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 终 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例 1:Ps,白 磷)+502(g)=P40io(s);P(s,红 磷)+5/4O2(g)=1/4P4Ow(s);H2=-7 38.5kJ/mol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例 2:己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C(s)+O2(g)=C O2(g)C H3C OOH(l)+2O2(g)=2C O2(g)+2H2 0(1)(3)H2(g)+1/2O2(g)=H2O(l)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例 3、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H 1=-87 0.3kJ/mol(2)C (s)+。
2(g)=C 02(g);A H2=-393.5 kJ/mol(3)H2(g)+O2(g)=H2 O(I);H a=-285.8kJ/mol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2C (s)+2H2(g)+02(g)=C H3C OOH(I);A H=?练 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天然气A.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 2H2(g)+0z(g)=2H2O(g)B.已知 NaOH(aq)+HC I(aq)=NaC I(aq)+H20(I)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C.已知反应:A+B=C+D 为放热反应,则D.已知 2C(s)+20a(g)=2C O2(g)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1 mol H 2s4 和 1 mol Ba(OH)2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C.在 101 kP a时,1 m ol碳燃烧放出的热量就是碳的燃烧热D.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4、在常温常压下已知4A I(s)+3O2(g)=2A l 23(s)2A I(s)+Fe2O3(s)=A l 0(s)+2Fe(s)则 A&与 H,和 A H z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A Ha=(Hi+H2)B.A Ha=H2-A H1C.A Hs=2(A H1+A H2)D.Hs=(A H2-Hi)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金属铝溶于稀硫酸中:B.碳酸钙溶于稀硝酸中:C.醋酸钠水溶液中通入足量C02:2CH3COO+CO2+H2O=2cH3co0H+C036、已知在 101 kPa 时:CH,(g)A H=-820 kJ+20z(g)=CO2(g)+2HQ(g)A.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可用上卤装不B.CH4的燃烧热是820 kJC.11.2L(标准状况下)C H,完 全 410 k J 热量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D.该反应发生断裂的化学键只有极性键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8B.1 m ol羟基中电子数为 10NAC.在反应 KIO3+6HI=KI+3l2+3H2O 6NA中,每生成3 moi 12 转移的电子数为D.常温常压下,22.4 L 乙烯中C-H 键数为4NA8、在 C(s)+C应 中,可横皮1:O2(g)=2CO(g)反(叵速量增大的1 雪俯是)升高温度增加碳的量恒容通入CO2A.B.-19C.D.恒压下充入9、生活里和化学实验中采取的很多,下列采取的措施及措施都是与反应速率有关的 其为了减慢反应速率的是I)。
A.实验室制H2加少量胆矶,控制反应速率B.向工业橡胶中加入硫C.实验室通常将两种块状或颗粒,并混合均匀再进行状的血体笏品/血 反应D.实验室用KCIOs制氧气常加MnOz作催化剂入1 0、对于化学反应 3W(g)+2X(g)=4丫(g)+(3Z(g),下列反应递率关索市,正确而是A.v(W)=3v(Z)B.2v(X)=3v(Z)C.2v(X)=v(Y)二、双项选择题)D.3 v(W)=2v(X1 1、一定温度下,能够说明反应2N0(g)N2(g)+02(g)已达到平衡的是)(A、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B,NO、Nz、O2的-浓度保持不变-C、NO份解的速率和 NO生成的速率相等D、单位时间内分解 4 moi NQ,同时生成2 mol N1 2、下列辞述正确的是()A、依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于直接测定的反应熔变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当碰撞的分子有足够的能量和适当的取向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D、对任何反应来说,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越明显1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黄分别完,后者放出的热量少全燃烧:2H2(g)+。
2(g)=2HB.M&tW s 耕为 285.8 kJ mol?0(I)则 静 谶 熟 化 尊 方 程 式 为A H0C.Ba(OH)2 8H0(s)+2NHCI(s)=BaCI2(s)+2NH(g)+10H0(I)0.怫的3 kM 3HMM)瞬 榔斗成胸I灰亚物史应进程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57.3 kJ的热量大于1 4、石墨与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工业上常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原理生产人造钻石1 2 g 石墨完全转化成金刚石时E k J 的能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需要吸收A.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B.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C.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D.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三、非选择题1 5、(1 2 分)(1)(6 分)反,回答下列问题应 A(gj+B(g=C(g)+D(g)过)中的德盒变儿如下囱函示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原因是(2)已知有一组数据:破坏 1m ol氢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破 坏 1/2mol氧气中的化学键需要吸249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收1 molH O 键能够释放463kJ能量。
下图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的数值,填在下边的横中能量的变化,请将图中线上kJ16(12分)(1)(4 分)氨 气 催,硝酸厂常用催化还原法处理尾气化氧化生产硝酸原 为 刈已 知:2Hz(g)+2(g)=2HzO(g)A H=-483.6 kJ molN2(g)+2O2(g)=2NOa(g)H=+67.7 kJ mol则 Ha还 原 NOa生成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8 分)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是,其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化学工业中极为重要的反应A H=-92 kJ mol 1 请回答下列问题39 取 1 mol N2(g)和 3m olH2(g),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放在一镌闭容器不kJ(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肉是若加入催化剂,A H(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已 知:分别破坏1 mol N三N:946 k J、436 kJ,则破坏1 mol N H键键、1 mol H H键需要吸收的能-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kJo高二化学教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学资料(第二章一、化学反应速率教师.钟才斌校学名姓411+20时 吸收能量kJ耗放能让 kJ|2H M21LO反应过程1.化学反应速率(V)定 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计算公式:V=AC/A(V:平均速率,A C:浓度变化,t:时间)单位:mol/(L )影响因素:决 定 因 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2.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变化规律条件变化活化分子的量的变化V变化反 应 物的浓度增 大单 位 体 积 里 总 数 目 增 多,百分数不变增大减小单 位 体 积 里 总 数 目 减 少,百分数不支减小气体反应物的压强增 大单 位 体 积 里 总 数 目 增 多,百分数不变增大成小单 位 体 积 里 总 数 目 减 少,百分数不受减小反 应 物的温度升高百 分 数 增 大,单 位 体 积 里 总 数 目 增 多增大降 低百 分 数 戌 少,单 位 体 积 里 总 数 目 减 少减小反应物的催化剂使用百 分 数 剧 增,单 住 体 积 里 总 数 目 剧 增剧增撤 去百 分 数 副 戌,单 位 体 积 里 总 数 目 剧 减剧 减其他光,电 磁 波,短 声 波,固 体 反 应 物 萩 粒的 大 小,溶剂等有 影响注意:(1)、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
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一总压博大,但是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一反应速率不变体时:充入惰性气体一体积增大一各反应物浓度减小一反应速率减慢二、化学平衡(-)1.定义: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 _ _ _ _2、化学平衡的特征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量分数恒定)3、判断平衡的依据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动(动态平衡)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例举反应各质物的或物的质量分物的质量各质物的的数定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mA(g)+nB(g)平衡pC(g)+qD(g)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含量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压强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在位间消了单时内耗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质量分数一定 平衡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 平衡总体积、总压力、总物质的量一定 不一定平衡m molA同时生成m molA,即 V(正)=V(逆)平衡在位间生单时内成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 n molB同时消耗了平衡p molC,则V(正)=V(逆)V(A):V(B):V(C):V(D)=m:n:p:q,V(正)不一定平衡不一定意于V值)n molB,同时消耗了 q molD,因均指不一定平衡V(逆)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 平衡一定)不一定平衡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M r一定时,只有当 m+n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