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修必背及诗歌鉴赏.doc
9页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复习资料一、 选修教材必背篇目:《湘夫人》P9 《拟行路难》(其四)P12 《蜀相》P14 《书愤》P16 《夜归鹿门歌》P28 《梦游天姥吟留别》P30 《登岳阳楼》P33 《菩萨蛮》(其二)P35 《阁夜》P43《李凭箜篌引》P45 《虞美人》P47 《苏幕遮》P50 《阿房宫赋》P77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P110 二、必背篇目重点默写检测1、帝子降兮北渚, ,洞庭波兮木叶下2、沅有芷兮澧有兰, 荒忽兮远望, 3、筑室兮水中, 荪壁兮紫坛, 桂栋兮兰橑, 4、合百草兮实庭, 5、 ,各自东西南北流6、 ,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 7、 ,隔叶黄鹂空好音8、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9、 ,铁马秋风大散关10、塞上长城空自许, ,出师一表真名世, 11、山寺钟鸣昼已昏, 12、鹿门月照开烟树, ,惟有幽人自来去 13、天姥连天向天横, 天台四万八千丈, 14、我欲因之梦吴越, 湖月照我影, 15、谢公宿处今尚在, 16、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泉, 云青青兮欲雨, ,丘峦崩摧洞天石扉, 17、 ,恍惊起而长嗟 ,失向来之烟霞18、 ,使我不得开心颜19、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
20、垆边人似月, 未老莫还乡, 21、岁暮阴阳催短景, 五更鼓角声悲壮, 野哭千家闻战伐, 22、昆山玉碎凤凰叫, 十二门前融冷光, ,石破天惊逗秋雨23、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24、燎沉香, 鸟雀呼晴, 叶上初阳干宿雨, , 25、五月渔郎相忆否, , 三、推荐背诵名句1、 ,一朝选在君王侧 ,六宫妃黛无颜色2、后宫佳丽三千人, 3、上穷碧落下黄泉, 4、玉容寂寞泪阑干, 5、在天愿作比翼鸟, ,此恨绵绵无绝期6、小楼一夜听风雨, 。
7、云中谁寄锦书来,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 8、江天一色无纤尘, ,江畔何人初见月? ? ,江月年年望相似9、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10、 ,千金散尽还复来四、诗歌鉴赏(一)分析诗歌的画面、意象、意境1、提问方式:⑴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景象)?请简要叙述(分析)⑵这首诗(词)的某部分(诗的某一联/词的上阕或下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2、答题模式: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3、概括意境常用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
雄浑壮丽、幽清明净、沉郁孤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孤寂清冷、清新明丽、肃杀荒寒、朴素自然、清新飘逸、华美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生机勃勃、萧瑟凄清、繁华热闹、雄浑壮丽4、典型习题例1琅琊溪 (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问题:.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例2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晓路雨潇潇,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问题: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二)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1、答题模式1、明确指出是什么形象(形象特征+身份)2、联系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概括形象的意义(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常见的概述人物形象的词语】豪放潇洒、斗志昂扬、寂寞惆怅、勇猛剽悍、干练果决、情趣高雅、壮志难酬、怡然自得、怀才不遇、安闲宁静、零落漂泊2、典型习题例1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问题: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例2 诉衷情 【南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粱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问题: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三)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定义】表达技巧有四个层面的内容: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互文、通感、设问、反问、反语等②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白描、细描、动静结合、正侧结合)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③表现方法——虚实结合、象征、对比、衬托、渲染、烘托、抑扬等④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1、提问方式: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2、答题要领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达方式或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3、答题模式(1)准确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2)结合相关诗句指出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指出运用该手法的效果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4、典型习题例1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问题: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例2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①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注】 ①将:行,流过问题:诗人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例3 咏素蝶诗 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问题: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四)分析诗歌的语言【评价诗歌语言的常用术语】质朴 淡雅自然 苍凉 低沉 苍劲 生动形象 沉郁顿挫 淡笔勾勒 舒缓 悲凉雄健 雄浑 准确 浓墨重彩 艳丽多彩 含蓄蕴藉 富有哲理 清新明快,平淡有趣 简洁巧妙,入木三分、语言凝练,生动传神 属对工切,声韵和谐 低回婉转,沉郁深微 娓娓而谈,庄谐杂出 自然宏丽,音节和谐流畅,语极工整 朴实无华,淡雅含蓄、炼字精巧,悠扬轻快,行云流水 含蓄隽永,精巧蕴藉、清而不淡,秀而不媚,柔和隽永,色调和谐 通俗生动,平易炙热 惟妙惟肖、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炼字炼句题1、提问方式: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词(字)?为什么?②甲词可否换成乙词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③简析诗中某一字或某一词的妙处或效果④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⑤前人说诗中的某一词(字)最具表现力,你如何认为?2、答题模式①解释字面意思和内涵;→②指出运用的手法;→③点明妙在何处即作用或效果(可从诗歌的主旨、情感和意境等方面分析)3、典型习题例1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题: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例2 初见嵩山 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问题:“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四)分析诗歌思想情感【常用术语】思想——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情感——寂寞(愁绪万端、欲说还休、凄清冷落、感伤失落、报国无门、物是人非)、超脱(寄情山水、向往安宁)、豪放(咏史述志、状景抒怀)、婉约(闺中独处、思念情郎、泪洒楼台、月影自怜)、思乡、怀友、题赠。
愉悦、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伤感;激昂、奔放;乐观、豁达、仰慕、激愤;恬淡、闲适等1、提问方式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主旨或对于本诗内涵你是如何理解的2、答题模式(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思想情感 (2)用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