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docx
10页精品学习资源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洁计【教案目标】学问与技能: 1、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洁运算,正确把握运算的格式和步骤;2、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洁的运算;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比,初步懂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培育同学依据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娴熟的运算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熟悉定量争论对于化学科学进展的重大作用;培育同学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学前分析】本节课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运算等学问的基础上,对化学学问进行定量分析;学问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使同学自己摸索、探究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明白化学运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运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育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教案重点】依据化学方程式运算的步骤;【教案难点】1、物质间量的关系;2、依据化学方程式运算的要领及关键;【教案支配】 2 课时第一课时: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洁运算,正确把握运算的格式和步骤; 其次课时:反馈练习,娴熟把握,并能达到综合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运算的目的;第一课时教案过程: 一.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悉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会进行简单的运算;2、把握有关化学方程式运算的思路和规范解题的格式;二.学习指导自主预习阅读课本 102 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以下填空: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1. 运算以下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过氧化氢( H 2O2〕 (2) 碳酸钙( CaCO3〕 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3) 氯酸钾 〔KClO3〕 (4)高锰酸钾( KMnO4) 2. 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试验室制氧气的三个反应( 2)磷在空气中燃烧( 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4)鉄丝在氧气中燃烧3.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填写下表:反应物生成物生成物H2O质量比A918 克H212 克O28B8 克64 克在化学反应中( 1)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遵守 ----------------------------(2)不管反应物生成物量是多少,各物质的质量比(填“相同”或“不同”)4. 自学例 1 的解题过程,总结利用化学方程式运算的解题步骤;并记忆解题步骤;小组争论1. 化学方程式运算的解题步骤,列比例式的依据是什么?2. 利用化学方程式运算时,应留意哪些问题? 老师点拨1. 所设的未知量不要带单位;在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实际质量都要带单位,不管是在列比例式时仍是在最终的运算结果是都不要漏掉单位;另外,单位要一样,不一样的要进行单位换算;2. 化学方程式必需书写正确;3. 有关物质的量要写在对应物质的下面,相对分子质量肯定要留意乘上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假如遗漏,必定导致运算结果的错误;4. 求解时要先约分,结果除不尽时可保留两位小数,带单位;5. 利用化学方程式运算时,所用的已知量和求出的未知量都是纯洁物的质量;跟踪练习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1. 依据例 1,同学试做例 2,并找男女同学各一名做演板,同学们做好后,找出黑板上存在的问题;2. 电解 36 克水,可得到氧气多少克?3. 5 .6 g 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Fe+H2SO4====FeSO4+H2↑ 〕4. 课本 103 页练一练5. 课本 103 页练习与应用 2、36. 已知反应 2A+B=C+D,A与 B 反应的质量比为 4:3 ,如 A 与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C和 D共 2.8 克,就消耗的反应物 B为—— 三.当堂训练1. 依据化学方程式运算一般分为五个步骤: ○1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2 写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比, ○3 设未知量, ○4 列、解比例式, ○5 写出简明的答案;就正 确的解题步骤是( )A. ○1 ○2 ○3 ○4 ○5 B. ○1 ○3 ○2 ○4 ○5 C.○3 ○2 ○1 ○4 ○5 D.○3 ○1 ○2 ○4 ○52. 化学方程式可说明: ○1 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 ○2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 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4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数之比〔 〕A○1 ○2 B ○1 ○3 C ○2 ○4 D ○1 ○2 ○3 ○43.3 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是 〔 〕 A 12g B 10g C 8g D 5g4. 相等质量的以下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氢气 B.红磷 C .硫 D.铁5. 某反应 A+2B===C+D ,如有 30gA 和 15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10gC,那么要得到7gD,参与反应 A 的质量应为 ( )A. 20g B.15g C.12g D.6g6. 通电分解 18g水,可得氢气 ------ 克;已知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0.089g L,就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四.总结1. 依据化学方程式运算的解题步骤:①依据题意设未知数;②写出化学方程式;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③求有关物质质量比,写出已知量、未知量;③列比例式,求解;④简明写出答案;2. 化学方程式运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精确;三个关键:①精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精确运算相对分子质量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洁运算1. 依据化学方程式运算的解题步骤:①依据题意设未知数;②写出化学方程式;③求有关物质质量比,写出已知量、未知量;③列比例式,求解;④简明写出答案;2. 依据化学方程式运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精确;三个关键:①精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精确运算相对分子质量;[ 备课思路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运算是化学运算中的一项重要的运算方法,它所涉及的化学内容也较为丰富,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 算;数学的列比例式和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答等内容,考查了同学较为全面的技能;因此,在初次接触利用化学方程式运算时我就再复习方程式的写法后举了电解水的例子,说出它的意义,找出质量比,举出实际反应质量、生成质量,求出其他质量;对同学来说也是顺理成章能够接受的;通过看例题,共同总结解题步骤;最终给几道练习,由老师带着一起做到独立完成,逐步放手让同学完成题目,这样的设计达到预期的成效,使绝大部分同学把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洁运算的方法;其次课时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一、教案目标1、学问与技能: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质量关系,能正确运算出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组合已有化学学问和数学学问,独立解决化学定量运算中的问题,同时对各种方案会进行对比、分析、评判,从而找出正确解答方案,开拓思路,锤炼思维才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化学变化中的定量争论对于科学试验和生活实践的重大作用;同时,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相互帮忙,体会胜利,建立自信;二、教案的重点和难点1、教案重点:帮忙同学建立对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的熟悉方法,促进同学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熟悉;2、教案难点:帮忙同学建立对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的熟悉方法,促进同学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熟悉;三、教案过程(一)复习1.依据化学方程式运算的步骤( 1)设:依据题意设未知数;( 2)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找: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关系;( 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 5)答:检查结果,简明作答;2.依据化学方程式运算应当留意的事项( 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精确列出有关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比;( 2)列式时,各物质的质量单位必需统一,对应关系要正确;( 3)反应物、生成物都必需是纯洁物,假如是混合物,应当不纯物的质量按题意转化为纯洁物的质量;( 4)解题的过程要完整,规范( 5)设未知数是要指明物理量,不要带单位;(二)讲练例 1 已知在反应 3A+2B=2C+D中,反应物 A、B 的质量比为 3: 4;当反应生成 C 和 D 的质量共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140g 时, B 消耗的质量为 g ;分析:此题能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于生成物 C 和 D 的质量共 140g,所以 A 和 B 的质量之和也应为 140g;由于反应物 A、B 的质量比为 3: 4,就可将物质总质量视为 7 份( 3+4=7), A 占其中 3 份, B 占其中 4 份;所以消耗 B 的质量为 140÷ 7× 4=80g;例 2 在化学反应 3X+4Y=2Z中,已知 X 和 Z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 32 和 102,就 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分析:此题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 Y 的相对分子质量;解题时,第一要确定 4Y 的值,即 3× 32+ 4Y=2× 102 4Y = 2× 102- 3× 32= 108 Y = 27例 3 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胜利 50 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 2003 年 5 月 21 日 13: 40 胜利登顶;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 4.8g ;求:( 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 1.43g/L )( 2)如在试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 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答:( 1) 4.8kg 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8 g 1000 g / kg3356.6 L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1.43g / L(2)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的质量为 x△2KMnO4===K 2MnO4 + MnO 2 + O 2↑316 32x 4.8kg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316x32 x 4.83164.8g 3247.4 kg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 3)不行;此法成本太高,经济上不合算;或在试验室制如此多氧气,耗时太长;分析:此题难度不高,主要考查同学有关化学方程式运算的两个重要的留意点: 1.气体体积和气体质量的换算(即气体体积 =气体质量÷气体密度); 2.化学方程式中单位的换算,如题目中出 现“ kg”与“ g”之间的换算;此题中不仅仅是一道有学问背景的简洁运算,仍考查了同学仔物质制备时是否考虑原料成本和反应时间的因素;例 4、将含 3 克氯酸钾和 1 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片刻,冷却,称得残余固体的质量为 3.04克,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固体残余物中含有什么物质?质量各为多少?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思路:反应中固体物质质量减轻了,原先 3 克+1 克=4 克,加热片刻后剩余固体 3.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