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铁路情况.docx
20页俄罗斯铁路 俄罗斯联邦国家铁路网在前苏联解体前已经形成,占前苏联整个路网总长度的59.3%路网布局主要集中分布在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的欧洲部分,约占俄罗斯铁路路网的80%2011年,俄罗斯铁路运营里程为8.52万公里,以轨距1520毫米宽轨线路为主其中,电气化线路4.33万公里,电气化率50.8%;复线4.32万公里,复线率50.7% 2008年,《俄罗斯联邦铁路2030年运输发展战略》规划开始实施预计到2030年,俄罗斯铁路网将新增线路20550公里,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铁路4452公里,具有社会意义的铁路1262公里,高速铁路1528公里,技术性线路8648公里,货物运输线4660公里规划到2030年铁路建设的预算总投资为13.7万亿卢布(约合0.46万亿美元)俄罗斯铁路是国家的交通运输骨干,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铁路运输系统之一进入21世纪,特别是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РЖД)成立以来,铁路客货运量基本呈保持稳定和增长态势由于2008年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之后的两年铁路运量出现不同程度减少,之后又逐步回升2011年,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1398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达到21278亿吨公里,客、货运输周转量市场份额分别为31.5%和43.3%。
日本铁路 日本第一条铁路——京滨铁路(新桥—横滨)于1872年建成,全长29公里目前,日本铁路网由JRs线路和其他轨道交通方式线路(包括大型民铁、东京地铁、地方交通、公营)组成,其中JRs线路主要是横跨全国的干线铁路,后者则主要为城市或市郊轨道交通线路截至2011年3月,日本铁路营业里程为27642.8公里,其中JRs线路20142.1公里,占总里程的72.9%从路网质量来看,2010年日本铁路的电气化率为61.8%(JRs为55.9%),复线率为32.9%(JRs为38.2%)印度铁路 1. 铁路路网 印度铁路路网在印度独立前已大致形成规模,1950年建国后,铁路营业里程增长很缓慢,但电气化率提高明显印度铁路是多轨距系统,按轨距分有宽轨铁路(轨距1676毫米)、米轨铁路(轨距1000毫米)和窄轨铁路(轨距又有762毫米和620毫米两种)其中大部分是宽轨铁路,主要繁忙干线都是宽轨铁路,电气化线路也全都是宽轨铁路 印度的干线铁路属于客货混运型,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干线运输日益繁忙从2006年开始,为满足客货运量的不断增长,印度铁路研究并制定了货运专线和高速客运走廊建设规划。
2009年,印度“货运专线走廊计划”东线工程正式动工修建,东线全长1256公里,2/3的线路为双线铁路,建成后将用于重载运输其它货运专线及高速客运走廊仍处在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 印度铁道部(铁路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印度铁路2020年展望》规划了印度铁路前所未有的发展蓝图,计划在2020年前新建铁路25000公里,届时印度铁路总里程将达到89000多公里其中,计划建成至少4条运营速度达到250~350公里/小时的高速铁路,分布在全国的4个区域;建设至少8条高速运输走廊,连接印度国内的商业、旅游和朝圣中心,其中6条高速运输走廊正在进行技术论证根据该规划,印度还将新建50座世界一流水平的铁路车站、200余座功能齐全的大型车站以上项目都计划通过公-私合营模式(PPP)投资和建设 2. 客货运输 印度铁路的客运量非常庞大,在世界各国中是客运量最多的铁路系统之一印度建国60多年来,印度铁路的旅客发送量和旅客周转量稳步增长 货运方面,无论从运量和收入来看,煤炭运输都在印度铁路的货物运输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也在印度铁路的运输总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高速铁路方面,1964年10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建成通车,在此后的40余年间,新干线线路不断发展,逐渐延伸至日本本州岛、九州岛的大部分地区。
截至2013年3月,已有6条标准轨距的新干线全线或部分开通,线路总长达2388公里所有新干线的最高运营速度均达250公里/小时以上,其中山阳新干线达300公里/小时,东北新干线达320公里/小时当在建、计划建设及未来规划建设的高速铁路建成后,日本将形成较完整的新干线高速铁路网 截至2011年7月1日,日本提供铁路(包括干线铁路、城轨地铁等)客货运输服务的企业有205家,其中客运公司193家、货运公司12家,客运公司中以原日本国铁民营化改革后成立的6家JR客运公司为主,货运主要是JR货运公司 客运方面,2011年度日本铁路客运量为226.32亿人,其中JRs完成88.37亿人,其他铁路完成137.95亿人,分别占39.0%和61.0%;旅客周转量为3950.67亿人公里,其中JRs完成2469.37亿人公里,其他铁路完成1481.30亿人公里,分别占62.5%和37.5%虽然JRs完成的客运量比重小于其他铁路,但由于运距较长,旅客周转量占总周转量的比重还是远远大于其他铁路同年,新干线客运量达3.07亿人,旅客周转量为814.20亿人公里,分别占JRs铁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的3.5%和33.0%。
货运方面,2011年度日本铁路货运量为3988.6万吨,货物周转量为199.98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度减少8.6%和2.4%JR货运公司完成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所占比重分别为70.5%和99.2%(2010年)法国铁路 1. 铁路路网 1826年10月,法国建成第一条铁路(圣埃蒂安—安泰基矿山铁路),全长21.286公里1937年,法国国家铁路公司(SNCF)成立,国家拥有SNCF公司51%的资产1938年,法国铁路网里程达到64000公里的历史最高峰1982年,国家收购了全部私人股份,法国国营铁路公司(SNCF)成为国内唯一的铁路经营者1947~1976年,SNCF制订和实施了6个铁路发展计划,重点进行了铁路重建、电气化建设和机车车辆更新1976年至今,法国先后建设和开通了东南线、大西洋线、北方线、东南延伸线、巴黎地区东部联络线、地中海线等多条高速铁路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受法国“国家经济复苏计划”推动,高速铁路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在建和计划开工建设的高速铁路线包括:东欧线(二期)、南欧大西洋线、布列塔尼—卢瓦尔河大区线、尼姆—蒙彼利埃线为加快本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法国政府计划到2020年斥资约160亿欧元扩建高速铁路网。
届时,法国高速路网规模将增加约2000公里,2020年后还计划修建2500公里高速铁路 近年来,法国政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调整运输政策,重视提升铁路在综合交通中的地位2011年1月27日,法国新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Snit)”草案明确,未来20~30年内,法国政府将向交通领域投资1700亿欧元,其中,铁路领域投资占总投资额的52%根据该规划,法国政府计划到2030年,将实现100亿吨公里的货物周转量、25亿人公里的旅客周转量从公路转移至铁路,以及20亿人公里的旅客周转量从航空转移至铁路,由此实现每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0万吨 2. 客货运输 客运方面,法国铁路根据列车速度等级、开行范围、服务特点等因素,开发了多元化、系列化的客运产品,很好地适应了市场需求近年来,法国铁路客运发展势头良好,旅客周转量及所占市场份额均有所增长近年来,SNCF客运经营特点呈现为:大力发展TGV高速客运、积极开拓国际客运市场、努力实现品牌化经营、不断借助科技手段创新服务内容等货运方面,法国铁路开发了一系列快捷货运产品,但与客运相比,法国铁路货运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在与公路的竞争中,货物周转量呈明显颓势,市场份额连年下降。
目前,法国政府和铁路运输企业正在努力改变这一局面,尽快提升法国铁路货运竞争力为进一步改善铁路货运,2009年9月,法国政府宣布,在2020年前将向铁路货运投资70亿欧元,以减少公路货运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该计划是法国政府“环保规划”的一部分规划目标是到2022年使法国非公路运输占货运市场的份额从14%增至25%德国铁路 1. 铁路路网 20世纪初,德国铁路网已基本形成二战后,路网规模大为缩小1964年,德国铁路提出铁路网扩建改造计划,对既有线进行了为期多年的现代化改造1971年,汉诺威—维尔茨堡高速铁路的开工建设,拉开了德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序幕1994年,原西德联邦铁路和东德国营铁路合并,成立德国铁路股份公司,并通过了“Netz 21”(21世纪路网发展规划)的基本方案,对基础设施和通信信号设备进行改造升级 (1)既有线的技术改造 1964年,原西德联邦铁路制定了《联邦铁路承担主要运输流任务的快速铁路发展规划》,其主要任务是采用20世纪的线路标准改造既有铁路,建设时速200公里的快速铁路网,规定快速铁路继续按客货混运模式组织运营快速铁路网总规模为3180公里,包含200、160、140、120、100公里/小时五个速度等级。
1970年,又出台了以21世纪线路标准为基础的联邦铁路网扩建改造规划,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最高速度为300公里/小时的1100公里高速铁路计划按照上述两项规划,20世纪60~70年代,原西德联邦铁路对既有路网进行了持续多年的现代化改造,重点是加快电气化改造 (2)“Netz 21”路网发展规划 1994年11月,德国铁路公司制定了“Netz 21”(21世纪路网发展规划)基本方案,1998年对外公布按照 “Netz 21”规划的思想,路网不再按线路在运输中的作用分为主干线、次要长途线路和其它线路,而按其用途和基础设施的标准分类新型路网总体由以下三种路网构成: ① 优先网——根据速度将快、慢运输分开,形成相对独立的三部分铁路网,总计约为10000公里一是铁路长途快速客运网(P线路),约3500公里;二是列车速度较低的货运网,约4500公里(G线路);三是城市快速铁路(S-Bahn),分布在各大城市,共计约2000公里 ② 能力网——长途、短途和货物列车共线混合运行线路,根据运输负荷,计划对其瓶颈区段采取局部的协调措施(使速度趋于基本一致),共计约13000公里 ③ 地区网——用于补充优先网和能力网,运行地区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共计约13000公里。
1998年5月,德国铁路公司在变更运行图时,开始实施“Netz 21”规划2004年,德国铁路调整了“Netz 21”计划的实施步骤,放慢了实施速度,决定把消除枢纽内运输瓶颈和建设联邦交通网发展规划(BVWP 2003)设定的目标路网作为优先措施,以长期保证路网的运输能力为此,提出了名称为ProNetz的调整计划,在具体执行中实施称为“3i”的投资和维修一体化战略,即把用于维修、新建和改扩建的投资捆绑起来进行计划和应用,重点提高急需加强的线路和枢纽的能力,其中预防性维修将起关键作用 (3)高速铁路的建设 1971年9月21日,西德铁路开始按2h节拍开行最高时速为200公里的IC城间特快列车,这是德国真正向现代铁路高速运输发展的第一步 1971年,德国开工建设第一条高速新线——汉诺威—维尔茨堡铁路,并于1991年正式开通运营 2. 客货运输 (1)旅客运输 在德国,提供短途客运服务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公共短途客运和铁路公共短途客运包括地铁、城市快速铁路、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私人和集体联营的公共汽车、联邦和非联邦铁路以及邮政部门的公共汽车提供长途客运服务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铁路和航空,铁路是长途客运的骨干。
德国铁路旅客运输服务商包括德国铁路公司和其他非联邦铁路公司 为增强铁路客运的竞争力,吸引更多客流,德国铁路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面推行节拍运行图,最大程度地方便旅客出行;大规模实施旅客列车更新换代,满足旅客对舒适度的要求;建设连接国内10大机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