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面防突安全技术措施.doc
14页142614工作面防突安全技术措施2614工作面防突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2614工作面处于二2煤层(本煤层局部瓦斯异常),为了加强2614工作面瓦斯管理,防止瓦斯事故,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二、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一)区域预测根据永煤公司要求,我矿26采区按突出危险采区进行管理二)区域防突措施工作面执行提前预抽措施,施工顺层抽放钻孔三)区域效果检验本工作面回采前,由通风科根据抽放报表、瓦斯涌出量台帐计算抽放达标及消突情况,只有煤层原始瓦斯含量低于8m3/t,方可允许回采抽采不达标应采取增加本煤层抽放时间,抽采达标后方可回采四)区域验证1.区域验证采用复合指标法2.区域验证孔布置:沿工作面倾斜方向布置一排钻孔,直径为Φ42mm,孔间距10m~15m,孔深5m~10m3.进行区域验证时,每钻进1m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并在暂停钻进后2min内测定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自第2m后每米测定一次),只有当实测到的指标q的所有测定值小于5L/min,指标S的测定值小于6kg/m,并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该工作面验证为无突出危险,按矿总工程师或“一通三防”副总工程师批复距离进行回采。
4.验证要求(1)在工作面进入该区域时,立即继续进行至少2次区域验证2)工作面每推进10m~50m(在地质构造复杂区域或采取了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以及其他必要情况时宜取小值)至少进行2次区域验证3)在构造破坏带连续进行区域验证5.区域验证孔必须在打完钻后2min内完成,封孔气压不得小于0.2MPa;根据软煤分层的赋存情况,验证孔尽量布置在软煤分层或穿入软煤分层中6.区域验证时,必须做到“四同时”即:瓦斯检查员、跟班队长、班组长、验证人员必须同时在现场7.进行区域验证时,禁止开动工作面设备,严禁与验证无关的工作同时进行8.只要任何一次验证出现超标,本工作面以后就要实施局部综合防突措施三、局部综合防突措施(一)局部预测2614工作面采用复合指标法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具体要求如下:1.预测孔布置测定要求:每班生产前沿工作面从上巷下帮10m到下巷上帮10m范围内进行瓦斯参数测定,原则上每10m~15m布置一个预测孔,在构造及瓦斯异常带附近加密布孔,孔间距控制在4架左右,预测孔深5m~10m,测定每米段全部钻屑量S,自第2m开始每米测定一次q值,预测孔尽量布置在软分层处和靠近构造处2.各参数临界值为:qmax =5L/min,Smax=6kg/m。
如果所测参数均小于临界值时,该工作面为无突出危险其中任何一个孔的单项参数等于或超过临界值时,该工作面为有突出危险当预测无突出危险时,正常割煤,割煤时,保留不小于2m的预测孔超前距3.如果参数超过规定,则在距超标点上下各3m再补打两个预测孔,如果新补打的预测孔不超标,则在超标点上下各3m范围内打释放孔(抽放孔)如果新打的预测孔再超标,则打释放孔(抽放孔)范围从新超标预测孔位置向外扩展(每次扩展3m)至参数不超的预测孔位置4.过地质构造、进行回采作业及打钻期间出现各种现象及处理要求:(1)煤层的构造破坏带,包括断层、剧烈褶曲、火成岩侵入等2)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3)采掘应力叠加4)工作面出现喷孔、顶钻等动力现象5)工作面出现明显的突出预兆在突出煤层,当出现上述第(4)、(5)情况时,应判定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当有上述第(1)、(2)、(3)情况时,除已经实施了工作面防突措施的以外,应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并实施相关措施5.参数测定结束后测定人员要立即向综采二队跟班队长、矿调度、通风调度汇报瓦斯参数测定情况,预测孔超前距不得小于2m二)局部(工作面)防突措施当工作面预测孔有参数超标时,采取打释放孔或抽放措施。
1.释放孔参数及要求(1)参数超标段每架布置一个孔,打在煤壁中间位置,局部瓦斯涌出异常段及构造段加密布孔,一架两个孔,三花眼布置,煤层较薄时,可按单排眼布置,释放孔尽量布置在软分层处和靠近构造处2)孔径Ф85mm,释放孔深度不小于8m2.抽放孔参数及要求:(1)在距工作面上巷下帮3m到下巷上帮3m范围内施工抽放孔,每架施工一个抽放孔,孔深不小于8m,按三花眼布置,上下孔间距要不小于0.4m、距顶底板不小于0.6m2)要首先在瓦斯异常地点施工抽放孔,保证有足够的抽放时间3)最后一个钻孔,连孔抽放时间不得低于2个小时瓦斯抽放孔布置情况,详见附图13.当工作面出现夹钻、卡钻、钻屑量大、喷孔、响煤炮频繁、软分层增厚、煤层突然变薄、断层及因煤层错动影响出现的天然焦等情况时,无论所测参数是否超标,均应在异常位置上下各3m范围内实施加强措施,在两个措施孔之间增加一个措施孔4.措施孔超前距不得小于5m,且当出现参数超标后,超标范围要至少进行两个循环的局部防突措施三)效果检验1.执行打释放孔后效果检验单孔释放2小时后可以进行效果检验,效果检验孔在采取措施范围内至少布置2个,布置在距超标点上下3m范围内范围较大时,每3m布置1个效果检验孔(参数同预测孔,但深度应小于或等于释放孔),经检验若瓦斯参数仍超标,则在原释放孔中间每架加打1个释放孔,直到所测参数在允许范围内方可允许采煤。
2.执行抽放措施效果检验(1)钻孔单孔抽放2小时后可以进行瓦斯参数测定如果q值超标,要在超标孔上下各3m范围内继续施工抽放钻孔,新连钻孔抽放时间要大于2小时,抽放结束后不拔封孔器前再进行一次效果检验,若参数超标,则继续在超标孔上下各3m范围内施工抽放钻孔,抽放2小时后再进行测定,依此直到所测参数不超标为止2)抽放进行效果检验前将效果检验5m范围内的抽放孔提前10min钟关闭,以免所测数值失真3.测定结束后,测定人员挂好限位牌,并将测定结果告知综采二队当班负责人,该负责人要在测定记录上签字四)措施孔施工注意事项1.在实施措施孔的过程中,因卡钻、顶钻、瓦斯超限等异常情况要采用“间隙”打钻作业方式,再次恢复打孔作业的时间不得低于30min,停止作业和恢复作业时必须向矿调度室汇报2.在本煤层施工措施孔,要边旋转边进、退钻杆,保持钻孔畅通钻孔施工完毕后,必须旋转退钻,拆卸钻杆,严禁直接从孔中拖出钻杆五)安全防护措施1.压风自救系统压风自救装置要安装在回采工作面上下巷内的压缩空气管道上,在距采煤工作面25m~40m的巷道内安设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在上下巷集中作业地点(如钻场)附近根据具体情况增设压风自救装置。
如果工作面需要放炮,要在放炮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安设压风自救每组压风自救装置一般可供5~8个人使用,平均每人的压缩空气供给量不得少于0.1m3/min;放炮时警戒距离不得小于100m,放炮后至少30min人员方准进入工作面检查,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炸药2.严格按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施工,采面严禁空顶,采面上下巷出口和进回风巷必须畅通3.进入工作面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自救器,熟悉自救器的使用方法4.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掌握突出预兆,熟悉避灾路线四、安全技术措施(一)通风管理1.为保证通风方法稀释瓦斯能力,2614工作面配风量不能小于《2614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计算风量,并在允许情况下适当增加采面配风量2.将工作面上下巷风门兼管责任班班落实到人,保证风门联锁完好,并加强职工通风安全教育,严禁随意改变风门调节窗大小3.为减少工作面采空区漏风,下巷使用挡风帘,挡风帘贴下巷5m,贴工作面支架15m,上、下隅角均使用煤袋墙垛严或充填严实4.为防止采面回风隅角处积聚瓦斯,回风隅角应吊挂导风帘,导风帘长度不少于10m,其吊挂的位置、角度由现场瓦斯检查员指导确定二)监测监控1.加强探头管理,冲尘人员不得将水冲到探头上,顶板淋水时,需用双抗网或其他物件遮挡住探头上方顶板,防止水进入探头,造成探头报警。
2.工作面割煤或打眼期间必须安排专人看管上隅角探头,当任一瓦斯探头读数达到0.6%时,必须停止作业3.上隅角在移端头处支架或窜梁时,需将上隅角探头提前挪移至支架或棚梁前方1m~2m处后方可移架,移架后及时将探头挪至端头处挂好,挪移探头时需小心提放,防止掉落和磕碰造成误报警4.机尾回(架)棚、支设(回撤)单体液压支柱时需看好监测线,必要时需将线路挪至不影响作业的地段,不得压断或挤断或拉断监测线5.当班电工及管理人员应随时观察探头读数情况,当探头误差超过0.1%时,需及时与调度室联系,更换探头6.2614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探头报警浓度≥0.8%,断电浓度≥0.8%,复电浓度为<0.8%;工作面风流瓦斯探头报警浓度≥0.8%,断电浓度≥0.8%,复电浓度为<0.8%;上巷中部回风瓦斯探头报警浓度≥0.8%,断电浓度≥0.8%,复电浓度<0.8%;工作面回风瓦斯探头报警浓度≥0.8%,断电浓度≥0.8%,复电浓度<0.8%断电范围均为采煤工作面及进、回风巷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三)加强瓦斯管理措施1.加强瓦斯检查,只有瓦斯浓度小于0.8%时方可生产现场发现瓦斯浓度异常升高,要立即停止生产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为保证采面进、回风隅角顶板的及时充分垮落,生产期间及时拆掉进、回风隅角及巷帮的全部锚杆锚索托盘,并及时在隅角处打煤袋墙,如果隅角顶板垮落不及时或最高瓦斯浓度超过1.5%时,必须采取充填措施,保证进、回风隅角空间不超过0.5m33.在调整回风隅角导风帘时,注意调整速度,防止调整导风帘时造成小股高浓度瓦斯涌出而引起瓦斯超限报警4.当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跟班队长(班长)必须立即停止该工作面的工作,撤出人员汇报调度室和通风队只有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符合规定后,再进行工作5.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0.8%时,跟班队长(班长)必须立即停止该工作面的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由通风队人员进行处理6.工作面及其上下巷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由通风队人员进行处理7.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0.8%以下时,方可通电开动8.生产期间在工作面推进距构造20m时,加强对构造探测工作。
9.跟班队长及班组长要加强对工作面构造的观察,对构造段加强瓦斯浓度测定在回采过程中,一旦遇到地质构造,现场人员需及时将构造情况及瓦斯情况反馈到队里,由队长或技术员汇报通风科、通风副总及总工程师10.加强机电防爆检查检修班需每班对工作面和上巷的各种机电设备进行防爆检查并有检查记录,发现失爆现象,必须立即停机处理11.流动电钳工、采煤机司机、班组长必须按规定随身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工作时随时检查工作地点的瓦斯情况,发现异常立即进行处理12.跟班队长(班长)要随时对进回风隅角和支架之间的瓦斯进行检测,如发现瓦斯超限,要立即停机处理,处理时严禁移动此处支架、检修或进行其他与处理瓦斯无关的工作四)作业期间安全技术措施1.采煤机应尽量不切割岩石,如果在生产中不可避免,跟班队长和瓦检员要在现场,只有确定采煤机周围20m范围内瓦斯浓度低于0.5%,方可进行切割,切割岩石期间,要安排专人对采煤机切割部位进行洒水在切割岩石的过程中,严禁移架、拉溜等工作,如果需要移架,必须停止切割岩石2.生产期间要根据瓦斯涌出量大小严格控制采煤机割煤速度、进刀量、确定合适的割煤、推溜、拉架工艺和割煤速度,防止割煤时煤壁片帮或割煤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