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上《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先学后教模式).doc
3页《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3 检查自学效果三、“后教环节”1交流、更正(生生互动)2精讲、点拨(师生互动)四、当堂训练环节1随堂测试2课后作业指生回答 提问,学生回答后其他学生纠正教师针对存在问题精讲教师对本节内容进行检测布置作业8'10'2'板书设计一、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2.声速: (1)150C时,V声=340米/秒 (2)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课后反思教者应玉国授课日期学科物理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 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教学重点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关 键实验指导程序与内容师生活动时间一、辅助环节1 情境导入 板书课题2出示学习目标(大屏幕)3出示自学指导二、“先学环节”1、学生依据自学指导开始学习,2、学生相互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用简洁的语言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交代本节学习目标。
发放自学指导教师巡视小组内交流、小组间交流5′20′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导言: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电锯锯木的声音、砂轮打磨工件的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在漆黑的夜晚,几声呱呱的蛙声划破了村野广阔的夜空,给宁静的乡村夜色增添了一份美丽.我们从呱呱坠地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与声音打交道,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学们想知道与声音有关的哪些知识呢?问题1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做一做:(1)把一根橡皮筋张紧,拔动橡皮筋,橡皮筋_____发出声音.(2)把一只塑料尺压在桌边,使一端伸出桌外,用力拔动伸出的一端,塑料尺_____发声.(3)当你讲话时,用手按住喉结,如图1.1-1所示,你感觉到喉结在不停的_____.想一想:从以上声音产生的实例中,你能否揭开声音产生的奥秘呢?结 论: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问题2 声音是如何从发声体处(声源)向远处传播的?猜一猜: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一试:(两人合作实验)如图1.1-2所示将两个矿泉水瓶上端剪掉,做成一圆筒,在其底部钻一小孔,并用长约5米的棉线将两个圆筒连成一对土,甲同学对着圆筒轻声说话,乙同学能否在另一圆筒中听到声音?试试看.如果将线剪断,还能听到声音吗?结 论:实验表明,声音是通过棉线传播的,即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____.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所以真空_____(填“能”或“不能”)传声.问题3 从“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可以观察到水波的形成和传播(如图1.1-3),那么类似于水波,你能想像出声音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议一议:以击鼓为例,与水波的传播相似,鼓面向左振动时,将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得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向右振动时,又将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疏.鼓面不断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向远处传播的波.结 论:声音也是一种_____,我们把它叫做_____.问题4 我们已经知道,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那么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怎样?读一读:阅读课本第15页的图表,几种物质中声音的速度,可知声音在15℃和2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分别为____和____.结 论:声速跟_____有关.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分别用v气、v液、v固表示,其大小关系为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