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pptx

30页
  • 卖家[上传人]:qq30****018
  • 文档编号:204610417
  • 上传时间:2021-10-26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1.17M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高中统编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古代人类的采集生产 古代农业生产古埃及农业文明古代美洲农业文明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一)渔猎采集经济时期远古时期1、食物来源:人类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作为食物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一)渔猎采集经济时期远古时期人们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女性负责采集植物果实、昆虫等,提供大部分食物 2、生产工具:3、生活方式: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二)原始农业的产生大约一万年前,人类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多元中心;独立发展;具有多样性北冰洋大欧洲东亚农作物:水稻、粟(小米)、大豆 家畜:猪、鸡、水牛北大美洲亚洲非西西亚农作物:小麦、大麦、豆类家畜:狗、绵羊、山羊、猪、牛东南亚农作物:豆类、芋头、甘薯、柚子、香蕉、柑橘亚马孙河流域农作物:甘薯、花生西南西非农作物:甘薯、秋葵、黑豆太中美洲 农作物:玉米、 豆类、胡椒、 南瓜、番茄平洋洲印度洋大洋洲南美安第斯山脉农作物:马铃薯、玉米、豆类家畜:羊驼等美洋东非农作物:甜高粱家畜:牛、绵羊、山羊洲洋南极洲农作物、家畜传播大致方向洲界 原始农耕原始畜牧业东亚西亚中美洲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最早种植水稻7000年前,河姆渡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小亚细亚半岛南部 小麦、大麦原产地9000年前饲养绵羊和山羊玉米、甘薯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大汶口文化陶猪罐新月沃地想象图(二)原始农业的产生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及其成就(表现)1.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思考:思考:原始农原始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或影响?业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或影响?人类变为食物生产者改变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加速人口增长。

      三)原始农业的产生的意义西安半坡遗址复原模型材料 半坡聚落的范围为不规则圆形居住区在中央,分南北两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还有若干小房子,其间分布着窖穴和牲畜圈栏居住区有濠沟环绕,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陶窑场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出土斧、锄、铲、刀、磨盘、磨棒等石制农具,镞、矛、网坠、鱼钩等渔猎工具还发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常见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从陶器上发现22种刻划符号,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2.促进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古埃及太阳历夏小正3、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料实证:获取食物手段的革命由“采集”到“生产”史料 从原始畜牧业向原始农业发展的时期考古发现,100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摘编自白虎通(1)在由食物的“采集者”向“生产者”演进过程中,以上史料中两位人物作出了怎样的贡献?人类为何会产生这种转变?(2)与“采集者”相比,“生产者”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1)贡献:神农氏发明农业种植工具,引导人们开展农业种植;伏羲氏发明渔网、文字、引导人类开展渔业、畜牧业,使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原因:长期社会实践,人类掌握了动植物生产知识;农业和定居生活的产生;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加深等2)变化:原始农耕畜牧业发展;丰富了食物获取途径;逐渐开始定居生活;增加了人类食物供应,促进了人口增长;推动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等学生深化认知思考:与食物采集者相比,作为食物生产者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1)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人类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面,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转变为利用、改造自然,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2)人类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收获,人类逐渐从迁徙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3)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后,人口大幅增长,使得一部分人可以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了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交换1、四大文明古国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共同特征:灌溉农业发达原因:减少水旱灾害的影响;统治者的重视修建水利工程农业区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古巴比伦王国古埃及2.不同地区的生产与生活(1)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食物生产:社会生活:王室和神庙拥有很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

      颁布汉谟拉比法典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古代中国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农业生产小农经济国家政策水利工程生产分布(2)古代中国食物生产:社会生活: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战国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战国后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通过家庭手工业等途径补贴家用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秦国修建的都江堰西汉修建的龙首渠等,体现了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秦汉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西西里、埃及和黑海地区的谷物,爱琴海北岸的木材,中欧的金属,都流向希腊本土,希腊本土的陶器、葡萄酒和橄榄油等,则输往埃及、西西里和意大利等地主要粮食作物:西亚传入的大麦、小麦谷物与蔬菜轮作;建果园,种植葡萄和橄榄,并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奴隶制经济在古代希腊,由于城邦制度的发展,对本族同胞奴役制度的废止,奴役外族的奴隶制广泛发展起来正是奴隶的劳动,使一部分希腊人能够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心从事精神产品的创造3)古代希腊在古罗马的王政时期,土地公有制十分盛行,甚至大部分国土都属于公有在步入共和国时期前后,公有制土地虽依然存在,但所占比例已经大大缩减,取而代之的是土地私有制的主导罗马帝国初期,在意大利,除谷物需要进口外,葡萄酒和橄榄油都有剩余,曾大量输往高卢等地。

      谷物生产为主,种植橄榄和葡萄土地制度:国有私有(4)古代罗马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土地制度:村社土地公有制浮动园地(5)古代美洲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中国和西欧农业生产有那些差异?材料中国与西欧以不同的自然、经济条件为背景,走上了不同的技术路线:西欧普遍实行休闲农作制,中国则发展了较为集约化的土地连种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经济卢峰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东西方农业耕作技术的差异中国采取的是以复种连作制为主的种植农业,西欧采取的是以轮作制为主的农牧混合农业,休耕和收获后的土地一般用作牧场东西方农业中种植与畜牧的比重差异中国是“主谷式”农业(先农后牧),农桑结合是中国农业结构的主要特征西方是“谷草式”农业(农牧并重),农牧并举则是西方农业结构的主要特征随着农业的产生,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国家应运而随着农业的产生,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国家应运而生生,人,人类类开开始从始从野蛮时代野蛮时代进进入入文明文明时时代代男女地男女地位变化位变化贫富分贫富分化出现化出现产生阶产生阶级差别级差别强制机强制机关诞生关诞生 三、生产关系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生产关系的变化变化的原因私有制生产力发展,部落首领把剩余产品据为己有阶级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国家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随着农业的产生,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国家应运而生采集渔猎:木石骨器;学会用火古巴比伦:王室、神庙和贵族拥有很多土地古代埃及: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宗教信仰古代中国:南稻北粟;土地掌握在各级贵族手中;铁犁牛耕;重农抑商;兴修水利;精耕细作古代希腊:因地制宜;城邦公民拥有土地古代美洲:土地贵族私有和村社公有农耕畜牧农业:主要起源于东亚、西亚和中美洲畜牧业:随农业和定居而产生课堂总结生产关系的变化:1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作物,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决定性因素是()A人工取火的发明 B建筑技术的发展C生产工具的进步 D畜牧水平的提升【答案】C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形态与发展,原始人类居住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发展进步,本质上是由生产工具的进步造成的,故选C项;人工取火的发明、建筑技术的发展、畜牧水平的提升虽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A、B、D三项巩固训练C C巩固训练2有人说,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角色的转变,人类从()A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B食物的生产者转变为食物的采集者C工具的使用者转变为工具的生产者D工具的生产者转变为工具的使用者【答案】A解析】原始农业的出现使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故选A项A A3据记载,在中国农业的发展中,先民们经历了从“尝百草”到“播五谷”和“种粟”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A原始种植业发展的艰难B神农氏成为农业的始祖C原始农业与畜牧业分离D先民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答案】A解析】从题干先民们经历了从“尝百草”到“播五谷”和“种粟”的过程,可以想象到原始种植业发展的艰难,故选A项;农业的始祖是后稷而不是神农氏,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分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种植业,没有提到生存环境,故D项错误。

      A A巩固训练4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A折射了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A A解析选选A根据题题中“神农农氏”“耕作方法”和“生产产工具”可知,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农业发 展情况,故A项项正确;传说传说 可以作为为中国原始农农耕的参考,不能作为为直接证证据,还还要考古发发掘,故B项错误项错误 ;传说传说 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值,并不是凭空想象,故C项错误项错误 ;炎帝只是传说传说 中的人,材料只是一种传说传说 并不能证证明炎帝的真实实性,故D项错误项错误 5发现美洲以来,许多诞生于动荡之中的宝藏就在新大陆和传统的欧洲大陆之间穿梭美洲品种多样的植物更是别具一格由印第安人培植的,对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促进人口快速增长起重要作用的作物是()A马铃薯、玉米 B小麦、甘薯C玉米、水稻 D烟草、可可【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由印第安人培植的,对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促进人口快速增长”可知,这反映了马铃薯、玉米从美洲传播开来的意义,故选A项;小麦不是美洲原产,排除B项;水稻不是美洲原产,排除C项;烟草、可可不属于粮食作物,排除D项。

      A A6如图为古代埃及人农耕渔猎图,反映了古埃及人社会生产与生活,其经营的农作物最可能是()A水稻 B小麦、大麦 C玉米 D橡胶解析选B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先民种植作物是小麦和大麦,故选B项B B7.(2020全国卷高考2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答案】A解析】材料占城稻的引入和推广种植,大、小麦在南方的推广种植都增加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故选A项;曹魏时已经改进翻车,且材料与灌溉工具的改进无关,排除B项;粮食作物的推广种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没有体现出均衡发展,排除C项;粮食作物的推广种植影响民众饮食结构,但没有根本改变,排除D项A A8恩格斯说:“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首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根式-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分式-思维导图.pdf 人教新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7.2 投影与视图.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4.3 全等三角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2.2 分式方程.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微专题 第二章 结合传统数学文化考查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知识梳理 2.2 分式方程.ppt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8.1 统计.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5.2 第3课时 正方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6.3 与圆有关的计算.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1.4 二次根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3-北京版 (共15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鸡兔同笼人教新课标(共20 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苏教版|苏教版 (共9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 运算律 第8课时 相遇问题|苏教版 (共8张PPT).ppt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3.4 第2课时 二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