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线索梳理》.pdf
5页七 上 历 史 全册线索梳理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群居生活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氏族部落 I 部落联盟.国家产生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和尧舜禹时期历史时期:思想文化:距今约70万年一-20万年旧 石 器 时 代(打制)政治制度:国 家 夏 朝 商朝 西周产 生 建 立 建立 建立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社会公前7 0约无20年甲骨文 金文今五千距约六年约合元前2070年新 石 器 时 代(磨制):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禅让制世袭制封建社会-.-A_1I-商鞅变法推行县制麓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6元4 7公前年5元4 7公前年百家争鸣目 的 依 据 分封对象西周分封制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整土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I 宗亲和功臣等(1)“授民授疆土”:将受封者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2)诸侯义务:向 同 E进献贡物,并服从同E调兵(3)诸侯权力: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享有世袭统治权;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商鞅变法特点作用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形成“天 子-诸 侯-卿 大 夫 +金字塔衣的优族社会等级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扩大r 统治疱围随着诸侯国实力的增强,它们对中央的离心帧向日益加大.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埋下了隐患公元前3 5 6 年开始 商鞅(卫鞅、公孙鞅)、秦孝公(1)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背景(2)新兴阶级力量增强:封建经济不断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壮大(3)各国竞相变法的趋势:为了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诸侯国实行变法改革,以求富国强兵(4)泰国:秦孝公为改变秦国落后局面,积极引进人才目的 内 容 一 富国政治经 济强兵,确立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措施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货族的世袭特权作用仃利卜新兴地上阶级参政 3,珞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法戈.禁止私斗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利于法律的推行和社会稳定确立了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lJ豉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福投提高农民生产的枳极性,有利上内建经济发发统一度情街为经济交流提供便利,对就税制度的统一产生枳极彩响 1 1 奖励彳 功.欢仃军功各投产事位汴赏明土地打击门H货族的势力,有利;新兴地上阶级通过作功途位公政,也壮大r泰国的工小力ki性质 上场比较彻底的封建性侦的改革影响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成功原因根本原因:商鞅变法适应经济、政治发展需要,顺应时代潮流;(2)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3)商鞅作为改革家的个人品质和措施得力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统一国家建立与巩固:西汉东汉秦朝多民族国家发展秦兼并六国统一岭南、夺取河套地区思想文化:秦始皇统一文字“焚书坑儒-佛教传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镭术.秦代的统一措施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西起临洪,东到辽东的长城长 城 的 修 建 在 定 程 度 上 确 保 北部边防的巩固和国家安全,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思 焚书坑儒:秦始皇为禁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想 诸子百家村籍,乂将提出非议的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秦始皇评价1)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2)首创了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 固r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被 誉 为F古一帝过 失 一(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广 建 宫 殿,大 修 陵 墓,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等(3)实施暴政、刑罚残酷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大一统的措施及认识措施秦始皇汉武帝政治建立皇帝制;中央集权制;郡县制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刺史制度经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铸币权收归中央.盐铁管营思想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民族关系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开凿灵渠北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认识1、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君主,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秦皇汉武成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2、秦始皇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1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汉武帝实现了大一统。
3、国家统一是秦汉时期历史的突出特征4、政治稳定国力强大,经济文化繁荣,加强教育人才培养,是国家民族强盛的基础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西晋时期 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官渡赤壁魏国蜀国吴国西晋西晋西晋东晋东晋之战之战建立建立建立建立统一灭亡建立灭亡隋统一全国200年 208年 220年 221年 229年 266年 280年 316年 317年 420年 439年5世纪末589年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北方人口南迁北统北魏-方魏文改景北孝帝军两晋南北朝的更替您I矶北魏建立灭|亡H A4 牺 圄 3 1 6 年西晋灭亡(4 3 9 年统一北方)司马炎自立为帝2 6 3 年灭亡2 6 6 年3 1 7 年司马容建立宋一齐一梁一 陈北朝4 世纪后期,鲜尔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4 3 9 年,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背景(1)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下,鲜卑拓跋部仍保持鲜卑习俗,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统治 (2)北魏冯太后进行一系列推动鲜卑族汉化的改革,为孝文帝的进一步改革打下了基础目的(1)根本目的:巩固北魏统治,促进北魏发展(2)直接目的:改变鲜卑落后的状态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移民措施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 9 4 年.孝文帝迁都洛阳.把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推行汉化(D 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2)以汉服代替鲜卑服;(3)改鲜卑姓为汉姓;(4)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性 质 一次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影响(1)对北魏:北魏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北鲤的实力,推动 北方社会进步(2)对民族关系:随着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 民族交融(3)对城市发展:使洛阳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