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5学年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0页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5学年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以下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被看成质点B.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被看成质点C.研究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成质点D.在战斗机飞行训练中,研究战斗机的空中翻滚动作时,战斗机可以看成质点2、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3、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质量相等,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也相同.三个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三个物体中只有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零C.B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D.B、C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4、如图所示,一质点以某一速度v0从斜面(斜面足够长)底端斜向上抛出,落到斜面上时速度v方向水平向左.现将该质点以2v0的速度从斜面底端沿同样方向抛出.则质点两次落到斜面上时A.落点不同,速度方向相同B.落点相同,速度方向不同C.落点相同,速度方向相同D.落点不同,速度方向不同5、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和一根轻直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A处挂上重物时,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图中的( )A.B.C.D.6、如图所示是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x﹣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启动时刻比乙早t1B.两车运动起来后甲的速度比乙大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x17、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V-t如图所示,设向右为正方向,则在前4s内( )A.物体先向左运动,2s后向右运动B.物体在前2s位于出发点左方,后2s位于出发点右方C.在2—4s内的位移为5mD.物体始终向右运动8、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s﹣t图象,则( )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若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则一定会相遇C.t1时刻甲、乙相遇D.t2时刻甲、乙相遇9、一个苹果和一片树叶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树叶和苹果下落得一样快,因为二者都做自由落体运动B.树叶下落得慢,因为空气阻力对树叶运动的影响比对苹果的影响大C.树叶和苹果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D.苹果的运动可以近似地视为自由落体运动10、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的图像如图所示(x表示位移),则( )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m/s2C.质点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0.75m/sD.质点在1s末速度为1.5m/s二、实验题11、(4分)在进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1)已提供了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纸带、细绳、刻度尺、导线。
为了完成实验,还须从下图中选取实验器材:_____(填写相应的字母符号)2)利用上述器材做实验时,应使用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电压应为_____V(3)关于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A.实验时必须将木板一端垫高 B.小车释放时尽量靠近长木板的滑轮一侧 C.小车释放时应先接通电源后放手D.实验结束时应先取下纸带后关闭电源(4)小明同学实验时,将实验器材连接好后放在质地均匀的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先接通周期为0.02s的交流电源,再给木块一向右的初速度v0,木块向右运动一小段距离后将纸带拉紧,最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点迹的纸带,A、B、C、D、E是连续的五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实际点未画出,其中AB、DE间距离已标出,单位是cm如图乙C点的读数为_____cm,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木块的速度_____m/s,木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10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A、B、C ……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 s,根据图中给定的长度,计算小车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9分)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5 m/s,经2 s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11 m/s,再经过3 s到达C点,则它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多大?AB、BC段的位移各是多大?14、(14分)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B车在A车前84 m处时,B车速度为4 m/s,且正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 s后两车相遇.问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15、(13分)一汽车正在平直的路面上以20 m/s的速度行驶,遇见紧急情况,立即制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求:(1)开始制动后,前2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2)开始制动后,前5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C【解析】AB.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是看绝对大小,而是看相对大小,即物体的大小和线度相对于研究的问题而言能否忽略不计,故A B错误;C.研究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速度时,汽车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可将汽车看成质点,选项C正确;D.在战斗机飞行训练中,研究战斗机的空中翻滚动作时,战斗机的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看成质点,选项D错误.2、D【解析】A、“金星凌日”现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金星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人们看到太阳上的黑点实际上是金星,由此可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故A错误;B、观测“金星凌日”时,如果将太阳看成质点,无法看到“金星凌日”现象,故B错误;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和终点重合,位移为零,故C错误;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故D正确.3、B【解析】A物体做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故A错误;BC物体均有相对传送带向下滑动的趋势,故均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sinθ,B正确,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摩擦力的性质,要注意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同时注意平衡条件的准确应用.4、A【解析】采用逆向思维,质点做平抛运动;若质点做平抛运动落在斜面上,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正切值是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正切值的2倍,由于位移方向不变,则速度方向不变.将该质点以2v0的速度从斜面底端沿同样方向抛出,根据该推论知,速度方向相同,由于初速度不同,则落点位置不同.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采用逆向思维分析,知道质点逆过来看是平抛运动,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规律,以及推论:平抛运动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是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正切值的2倍.5、D【解析】绳子只能产生拉力,拉力的方向沿着绳子收缩的方向,杆对手心的弹力方向与手心形变的方向相同,D对;6、A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象可以看出,乙在t1时刻才开始运动,所以乙启动的时刻比甲晚t1,故A正确;在x﹣t图象图线斜率大小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易知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B错误;当t=t2时,位移相等,所以两物体相遇,故C错误;当t=t3时,甲的位移为零,乙的位移为x1,所以当t=t3时,两物体相距x1,故D正确.所以AD正确,BC错误。
考点:x﹣t图象【名师点睛】此题是对x-t图线的考查;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要知道图线斜率大小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位移相等的时刻;此题是基础题.7、AC【解析】在v-t图象中,时间轴上方速度为正,时间轴下方速度为负;所以前2秒内物体向左运动,后2秒速度为正,即物体向右运动,故A正确,D错误;在v-t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所以前2秒内的位移为负值,表明物体在出发点的左侧,后2秒内物体回到出发点,故B错误;在2--4s内的位移为: ,故C正确所以AC正确,BD错误8、ABC【解析】A.根据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分析可知,两物体的速度均保持不变,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C.由图看出,t1时刻两图线相交,位移相同,说明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到达同一位置而相遇.故BC正确.D.t2时刻甲、乙位移不同,说明两物体不在同一位置,没有相遇.故D错误.故选ABC.9、BD【解析】苹果和树叶在下落过程中都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但空气阻力相对苹果的重力来说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苹果的运动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而树叶的运动不能看作自由落体运动,故AB错误,D正确;由上可知落地时苹果的速度要大于树叶的速度,故C错误。
所以BD正确,AC错误10、BD【解析】由图得即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对比可得:质点的初速度为0.5m/s,加速度恒为1m/s2AB.质点的加速度不变,说明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m/s2,故A错误,B正确;CD.质点在1s末速度质点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二、实验题11、BC 交流 220 C 3.90(3.88~3.92) 0.15(0.14~0.16) 0.40(0.38~0.42) 【解析】(1) [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还需要打点计时器和电源所以选AC2) [2] [3]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电源3) [4]A.实验时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所以不必将木板一端垫高故A错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