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史铁生《务虚笔记》中的生命态度通用.docx
7页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论史铁生《务虚笔记》中的生命态度一、研究的问题与意义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务虚笔记》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史铁生虽然身体残疾,但他的一生都用坚强的意志来证明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如虚幻与现实,幸福与痛苦,生存与死亡,理想与现实,性爱与情爱等,这些问题都可以视为史铁生对于自身活着与否的探讨在务虚笔记中,他围绕着自身与印象的关系展开探讨,探讨了只有在印象当中的生命才是现实存在的哲学理论本文希望通过侧重分析史铁生印象与真实的关系和对命运的看法来厘清他的思路并且探讨这位身残志坚的孤僻文学家是如何坚持自己的追求,是如何在病魔的折磨中砥砺前行;在他的众多文学创作之中,究竟贯穿着什么样的精神;在他过世之后,后文学家们该如何追求和他一样的东西二、研究综述(一)从人生经历角度展开研究杨馨婷认为,史铁生在整个文学历史中都是极其特殊的,他被所有读者尊敬仰慕,他的文字充满了哲学的味道,他的文章安静却又充满分量,他给所有的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他本人身居残疾,在他的文字中并没有刻意回避身体缺陷,而是当做局外人的态度将其写入文章之中,将身体看成是生命历程的一段,在文章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
焦潼潼认为,每个创作者都应该是生命的探索者,因为他们都是基于自身的历程才能创作史铁生更是如此,以亲身经历为样本,诉说了残疾人的痛苦与迷茫,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命意识杨金芳认为,该书论述了上世纪中三代人的悲惨命运,他的内在在于对人的痛苦内心的真实写照、对人类生命存在的探究,该小说追求的并不是宏大的内涵,而是对生命的探讨,是对命运的追寻祁立认为,史铁生的创作十分的自由,创作手法与内容结构与同时期的其他作家不同,他是当时的文学标杆通过四部分分别论述了史铁生对于困境的突破、对于生命的态度、对于信仰的思想、对于理想的执著二)从生命角度展开研究靳海华认为,史铁生是新中国以来文学领域的重要成员,他以特殊的生命历程,创作了特殊的小说,尤其是务虚笔记,更是将生命与哲学联系起来他晚年作品将自由的概念与宗教文化融入到了小说中,更是引起读者的争论,这就使研究方向增加了对命运与哲学的探讨顾林认为,史铁生站在单个生命的角度,认为命运无常,死亡难逃,孤独常伴,他对于这三者进行了联系讨论,得出了爱情可以拯救孤独的结论他从六个方面对史铁生的作品进行了深入剖析,重点研究了信仰对弈史铁生的意义张晓亮认为,史铁生在务虚笔记中阐述了所有思考,同时还重点对印象和真实的关系进行了梳理,进而阐明了自身的生命态度,他对于生命的态度告诉我们,要走出自我,走向世界。
三)从哲学角度展开研究李德南认为,史铁生尝试创建一类关于直面痛苦的生命的哲学,对于所谓的三大困境,他认为这不仅是痛苦,还是快乐的源泉,他强调人类之间应该互帮互助互爱,还要有不同种类的爱的方式杨楠认为,史铁生的文章中体现了他的复杂心理活动,经过对于人生的思考,他得出结论,人生的意义就是为了创造晚年的史铁生接触了神学和基督教,对于二者提出了独有的看法,他认为信仰是人类对于未来的展望,因而更加的敬畏人生,晚年作品大多将宗教色彩融入其中李敏立足于史铁生创作的主题意义,通过分析史铁生的多本著作,希望可以解决史铁生的三个疑惑:生命的常态是什么,如何正确面对人生,我们能获得什么孙德喜认为,该书为后世创作者提供了一条理论联系哲学的捷径,史铁生用平淡无奇质朴的语言为创作走向哲学提供了铺垫,这为文学与哲学的融合联系提供了可能,《务虚笔记》表现得意义不只是文学本身,更是向所有读者阐述了一条通往哲学领域的捷径三、研究思路与方法引言一、史铁生生命意识的表现(一)对多种困境的超越(一)充满抗争精神的人生(三)哲思文体选择二、史铁生生命意识的成因(一)现实中的生命压抑(二)知青经历的影响(三)宗教文化的影响(四)西存在主义文化的影响三、史铁生作品中生命意识的意(一)有利于文学的持续发展(二)鼓励终极的精神信仰四、创新点当前研究都是对史铁生的文章进行个人的感悟,论述创作的内涵,探讨写作手法,或者是重点关注史铁生的身体状况、心路历程、思想活动。
本文却从史铁生创作年代进行着手分析,将他摆在时代的背景下,全面分析其创作思路、文章精神,进而对整体创作进行全面梳理五、参考文献①杨馨婷:《论史铁生小说的身体书写》,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年,第8页②李德南:《面向根本困境发问的生命哲学——再读史铁生》,《南方文坛》202*年第4期③杨楠:《在命运的迷障中穿行一论史铁生创作中的悲剧意识》,杭州:浙江大学,202*年,第12页④靳海华:《史铁生文学创作的生命哲学》,沈阳:辽宁大学,202*年,第18页⑤顾林:《信仰与救赎一史铁生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2x年,第5页⑥焦澧潼:《论史铁生作品中的生命意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2x年,第18页⑦祁立:《生命存在的终极价值》,北京:北京大学,202x年,第29页⑧李敏:《看不见而信》,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x年,第17页⑨张晓亮:《印象中的生命——论史铁生《务虚笔记》中的生命态度》,《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2x年第7期⑩杨金芳:《破译人生密码的生命寓言——评析《务虚笔记》》,《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2x年第5期⑪孙德喜:《让小说走向哲学——论《务虚笔记》的语言》,《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学生签名: 年月日指导教师意见:1.同意开题()2.修改后开题()3.重新开题()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审查意见:组长签名: 年月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