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3)-教案课件习题-高中政治必修三.doc
3页6. 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 1.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举世无双,强劲的文化传统传衍不息,拥有着辉煌的文化发展历程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殷周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时期 ②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诞生时期③秦的统一促进了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④汉代儒家学说成为古代中华文化的“强势文化”⑤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高度发展期,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期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2.有一首歌唱道:“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它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关于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是中华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④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①③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小李同学的彩铃唱到:“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下列关于“方块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 B.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C.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D.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4.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这主要说明中华文化具有 的特点 )A.博大精深 B.源远流长 C.民族性 D.世界性8、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是( )①中华文化没像其他文明一样,被外族入侵而中断、湮灭 ②汉字的演变与使用③史书典籍的传承④中华文化全盘吸收外来文化A.③④ B.①②③C.②③ D.②③④9、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对中国文明的世界价值作出了深刻阐述:“在世界四大文明中,其他三大文明都已经中断或衰落,唯有中华文明傲立世界五千载而绵延不绝这反映了中华文化的( )A.包容汇通 B.推陈出新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10、“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
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11.材料一 据文献记载,早在原始社会时期,黄帝的乐官就到新疆“取竹”,制造出12根律管这虽然只是古老的传说,但在新石器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已有了音乐文化的交流夏代,曾有许多少数民族到夏王朝来表演乐舞周朝设有专门掌管少数民族音乐的官吏隋唐时期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当时流行的十部乐曲中大多数是少数民族音乐元代由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加上蒙古族对歌舞戏曲的爱好和宋代已经有的城市音乐基础,为杂剧的形成提供了机会和条件清代,蒙古族文人荣斋搜集、整理了《弦索备考》,把民间流传的13套弦索古曲用总谱的形式记录下来材料二 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在音乐体系上,分别采用了中国、欧洲和波斯—阿拉伯等不同的音乐体系有的民族只采用一种音乐体系,如藏族、壮族采用中国音乐体系,俄罗斯族采用欧洲音乐体系等;有的民族同时采用两个或三个音乐体系,如哈萨克族和塔塔尔族采用中国音乐体系和欧洲音乐体系,维吾尔族采用中国、欧洲和波斯—阿拉伯三个音乐体系使用中国音乐体系的少数民族有54个,即除俄罗斯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
使用欧洲音乐体系的有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维吾尔族、俄罗斯族和锡伯族使用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有3个民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如何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的?(2)结合材料二,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这个特点 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11、答案:(1)①中华音乐文化,从原始社会时期开始,历经夏代、隋唐、元代、明清的不断发展而延续不断,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中华音乐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音乐作品,这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2)①材料四说明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②中华文化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我国少数民族在音乐体系建立上,分别吸收和借鉴了其他民族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坚持了兼收并蓄的原则③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