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306574855
  • 上传时间:2022-06-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0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 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 第一片面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根本理念 三、设计思路 其次片面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分目标 第三片面 内容标准 一、科学探究 第四片面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评价建议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教材编写建议 五、教师队伍创办建议 六、关于科学教学设备和教室的配置 三、各片面目标的相 三、生命世界 互关系 四、物质世界 五、地球与宇宙 附录 一、关于概括目标中行为动词的定义 二、教学活动的类型与设计 三、案例 第一片面 前 言 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进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务必提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导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喜欢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提防小学生对周边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这些都为科学课程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供给了可以借鉴和参照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边世界有着猛烈的奇怪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概括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进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体验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奇怪心和探究欲,进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根基 一、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导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抉择性的作用承受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奇怪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边世界有关的科学学识,扶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进展打下根基。

      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进展他们的天性,开 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二、根本理念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供给公允的学习科学的机遇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激励多样性和生动性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边的世界具有猛烈的奇怪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理应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务必建立在得志学生进展需要和已有阅历的根基之上,供给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近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赋予充分的理解和崇敬,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体验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供给充分的科学探究机遇,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举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才能,获取科学学识,形成崇敬事实、擅长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进展的历史。

      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生动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科学课程的内容要得志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进展趋势的、适应社会进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立学识大厦永久根基最必需的内容这些内容需加强科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学识、才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 面理应给教师、学生供给选择的机遇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得志不同地区、不同阅历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举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扶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边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 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进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评价指标理应是多元的,要包括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评价方法理应是多样的;评价主体那么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 三、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导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测验稿)?(以下简称?标准?)— 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