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鱼,我所欲也练习题.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c**
  • 文档编号:291056493
  • 上传时间:2022-05-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54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鱼,我所欲也练习题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 1. 本文选自《孟子》一书,此书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 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舍生取义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成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 这篇文章阐述了什么观点? 舍生取义 4、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 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成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观点:舍生取义 诗句:(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 文章开篇的“鱼”“熊掌”分别比喻什么? 鱼比喻生命 熊掌比喻大义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是怎么提出来的? 由鱼和熊掌不成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设喻引出 8、这篇文章以“鱼”和“熊掌”比喻,想要论述的是什么问题? 说明人生在关键时候应舍生取义的道理 9、写“鱼”和“熊掌”“不成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成兼得的处境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10、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比喻论证、比较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11、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看,本文除了“举例论证”外,主要运用了比较论证的论证 方法,有力地证领略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12、文中屡屡使用比较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鱼和熊掌对举 生与死(义)对举 向与今对比等 13、表达“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 16、在孟子看来,什么处境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17、不辩礼仪采纳万钟是为了: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 1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9、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难得的东西是指义(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不义(流失道义) 20.“行道之人”“乞人”对“呼尔”“蹴尔”而与之,“弗受”“不屑”的理由是:由于他们有羞恶之心,以食“嗟来之食”为羞,有“义”的观念 有的人“失其本心”的理由是:自己没有操守天生的善性,而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利欲的引诱,于是变坏了。

      21. 文中与“嗟来之食”意思相一致的语句是: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2、既然有比生更可名贵的,比死更可厌恶的,那么平日理应如何做? 不为苟得也 患有所不辟也 23、“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四化创办,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24、“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25、“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害等 26、《谈骨气》中引用孟子的一段话来解释骨气的含义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英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那么??”这句话应指前面的哪一句? 富贵不能淫 27、利用文段中“义”的含义,写出三个含“义”的成语 义不容辞 忘恩负义 见利忘义 28、归纳段意: 第一段: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其次段:论述见利忘义是流失本性的行为 第1层: 从正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

      第2层:从反面举例,采纳万钟这是流失人的本性批评见利忘义 29.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一句中,“甚于生者”“甚于死者”分别指义和不义 30、人的本心是什么?舍生取义 31.“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指人生下来而固有的善的本性 3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心”指什么? 在生和义不能兼得的处境下,理应舍生取义 33、在文中赞扬的是怎样的人? 舍生取义的人,批评的是怎样的人:见利忘义的人 34. 在文中赞扬舍生取义的人,批评了见利忘义的人,(各用一个成语来回复) 2 35、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冲突,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不冲突,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36、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37、孟子提倡的 “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导那么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导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模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对付这一问题的?( 我的观点:人的生命是名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制止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

      38、人生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式,用现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说明你的取舍观 如:金钱是我所需要的,人格也是我所需要的,当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时,我将放弃金钱,保全人格 39、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那么的事例,并简要概述 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拒绝投降,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40、我国历史上,大量人把文中的观点作为自己做人的准那么,作为自己最高道德标准来追求请根据你所掌管的有关学识,举一个能用本文观点来赞美的例子 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拒绝投降,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41、宋末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军杀害前曾写下绝笔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所说的这些话的意思约莫是什么?说明了他怎样的人生观? 文天祥所说话的意思是:孔子说要“成仁”,孟子说要“取义”,惟有行为完全符合“义”的要求,才能达成“仁”的境界我们研读圣人贤士的著作,要从中学习什么东西,从今往后,我没有什么可惭愧的这说明他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人生观,用实际行动实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和节操。

      42、本文孟子用“ 舍生而取义 ”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达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 例如: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强信念 43、在现实生活中大量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名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好誓斗洪魔,以身殉国 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组织,结果英勇牺牲; 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3 44、读“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一句,列举生活中的“一个贤者”并写出他具有怎样的“心“?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5、结合现实生活,给本文补充两个论据 论据一: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大气就义; 论据二: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46、《鱼我所欲也》中,“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一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孟子亲民爱民的民本思想,与此同时,在孟子看来,即使是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

      你认为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由于“义”的价值高于“生”,所以,即使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放弃“义”的前提,用“不辩礼义”之财来让人苟且求生,更何况是出于让“贫乏者”“得我”的个人目的 47、选出品读有误的一项( A ) A、本文以“鱼”比喻为正义,以“熊掌”比喻为生命;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恶之心”;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D、“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理由是“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 48、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D ) A、这段文字运用了正反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B、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其次段文字那么侧重于列举事例 C、本文中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成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本段中运用了比喻、比较、排比的修辞方法,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起到了突出中心论点的作用 4 — 8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