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课件 第五课企业与经营者.ppt
22页第五课: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企业与劳动者》》 知识框架知识框架考点一 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 1.企业(1)企业的含义: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 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2)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 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3)企业的类型①按所有制分类,可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 私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它们共同构成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国有企业在我 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②按组织形式分类,可分为公司制企业、个人独 资企业、合伙企业等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 典型的组织形式[例1] (2010·杭州模拟)企业是从事经营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通常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下列属于企业的是 ( )①中国人民银行 ②中国红十字会③宝钢集团 ④招商银行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2.公司(1) 含义: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 的的企业法人。
(2)类型:我国法定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 公司 (3)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组织机构由三个部分组成: 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结结构名称股东东大会及其选选出的董事会总经总经 理及其助手监监事会性质质决策机构执执行机构监监督机构职职能处处理公司重大事宜负责负责 公司的日常经营经营对对董事会和经经理的工作监监督(4)公司制的作用和优越性: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许多国有企业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焕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5)影响公司经营成败的因素 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 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④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⑤ 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⑥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例2] (2009·天津高考)海尔集团在海外争创全球化品牌的同时,在国内抢抓“家电下乡”机遇,实施了“即需即供”的商业模式,建立了“销售到村”的营销网、“送货到门”的物流网、“服务到户”的服务网目前,海尔集团“家电下乡”产品销量在全国已占到了43%的市场份额。
海尔集团能取得上述业绩主要在于 ( )A.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B.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竞争力C.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D.诚信经营,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兑现承诺,不食言”是企业经营中被广泛认可的准则之一企业在经营中存在任何欺诈行为,都将影响到企业的各种合作及公众的信任无疑,不能兑现承诺将使企业的经营变得困难,甚至招致灭顶之灾这说明公司要 ( )A.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B.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C.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D.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C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 等额股份,股东转让出 资必须征得其他股东的 同意,出资转让较困难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 ,也可以用实物、知识 产权、土地使用权等作 价出资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 为等额股份,并以股 票形式加以表现,上 市公司的股票可以自 由流通、转让股东 只可以用货币出资股东 人数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 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 任公司称为一人有限责 任公司应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 下为发起人知识拓展: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比公司股东 对公司 的责任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 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 任。
一人有限责任公 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 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 己的财产,应对公司 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 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股东 表决权按出资比例行使 表决权一股一票原则公司财务 不必向全社会公开上市公司必须向全社会公 开公司规模 大小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3 万元人民币一人有限 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 为人民币10万元(中小 型企业)注册资本额比较高,最低 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 (大中型企业)某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告诉员工:“不要光看到钱,那只是一种有形的东西,而企业形象的扩大,信誉的提高,那才是我们真正的财富据此回答2~3题1.材料表明 ( )A.营利不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目的B.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唯一决定因素C.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D.保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就一定会兴旺 C2.这家公司的特点是 ( )A.由50人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设立 B.公司的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C.公司的财务不必向社会公开D.股东转让出资必须征的其他股东的同意B• 考点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 目标一:劳动和就业1、劳动含义: 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 活动。
2、劳动意义: ①从个人角度:取得收入,获得生存的谋生手段②从国家角度:劳动是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 要力量 ③从人类社会角度: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3、就业形势(原因): ①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大 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不适应 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4、就业的意义: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 ②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 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③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 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党和政府的角度: (1)从根本上要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生产力 的发展 (2)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 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劳动者个人角度: (1)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即自主择 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 式就业观 (2)劳动者要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例3] (2009·福建高考)近期,福建省对从事个体经营且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等政策扶持这表明 ( )A.实现就业必须通过市场竞争B.高校毕业生应树立平等就业观C.政府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D.选择职业只能根据个人兴趣专长目标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1、是什么?2、为什么?3、怎么样?1、我国劳动者的主要权利(是什么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 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2、为什么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 造性。
3、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1)、劳动者自身: ①自觉履行劳动义务是劳动者维权的基础 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维权的依据 ③劳动者要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当自己的权益 受到侵犯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通过投诉、协商、申 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2)、企业: 企业经营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增强法制 观念,做到依法经营,严禁侵犯劳动者权益的 行为 (3)、国家: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依 法惩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不法行为[例4] 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