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在我们身边课件 青岛版.ppt

22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92120047
  • 上传时间:2024-09-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5M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科学在我们身边 教材分析:•本课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科学在我们身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为了让学生建立起关注科学的态度,本课从做科学小游戏、科学小实验以及介绍科技新产品、科研新成果的角度编排的探究内容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感受科技的进步;强化“我也能做科学”的意识,增强学科学的信心;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科学 学情分析:•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但大部分却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所以本课提出了“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一起找一找”的活动要求,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科学的存在,让学生明白“我也能够做科学”的意识学生通过体验游戏中的科学来激发他们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答问题;2、知识目标:￿￿￿￿认识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喜欢大胆想象与未来科技有关的内容;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3、情感目标:￿￿￿￿￿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理解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答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蜡烛、火柴、漏斗、瓶子、木块、乒乓球•学生准备:矿泉水、杯子、吸管(每人两根) 教学方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课,激发兴趣•二、实验探究,深入体验•三、联系生活,感悟科学￿•四、课外拓展,继续探索 一、游戏导课,激发兴趣1、教师谈话: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游戏,这个游戏需要两个同学来完成,看看谁是咱们班力气最大的?谁是咱们班力气最小的?(同学们推选出两名学生到讲台上做游戏。

      2、讲解规则:老师这儿有两个漏斗和两个乒乓球现在请两位同学每人拿起一个漏斗,力气大的同学将漏斗口朝上,把乒乓球放在漏斗口内,用力向上吹漏斗口;力气小的同学将漏斗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在漏斗把上,用力向上吹,看看谁能把乒乓球球吹走,谁就获胜大家猜一猜,谁能把乒乓球吹走?￿3、学生猜测:4、验证猜测:5、自由探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提出问题,猜测原因6、教师小结:这个小游戏包含着科学道理,在我们的身边到处可见,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体验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探究身边的科学开始￿(板(板书科学)科学)设计意意图::通通过此此环节能能调动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兴趣,趣,激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学生探索科学的积极性,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自主学生感受到自主学学习的快的快乐 二、实验探究,深入体验活动一:“能否站起来”实验￿1、热身活动:听老师的口令:起立、坐下、起立、坐下2、讲解实验要求:指一名学生端坐在讲台前的椅子上,双脚往前放老师把手指放在他的额头前,不让他的身子向前倾,试一试,这位同学能站起来吗?￿3、学生猜测并说出理由4、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5、交流、分析实验结果6、￿教师小结:这个游戏含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至于究竟怎么回事,大家的猜想对不对呢?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解决这些问题课下,同学们也可以继续研究,看还能发现哪些问题￿设计意意图::起与坐本来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在平常中又含起与坐本来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在平常中又含有科学道理,有科学道理,这就就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去探索,去研究,学生不由自主地去探索,去研究,也激起了学生下一也激起了学生下一环节的学的学习积极性 活动二:“吹蜡烛”实验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在同学们的实验桌上有蜡烛、火柴、漏斗、瓶子、木块,隔着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蜡烛,会把蜡烛吹灭吗?2、学生猜想:请同学们先猜想一下,哪些能吹灭蜡烛?哪些不能吹灭蜡烛?3、分组实验:这只是你们的猜想,下面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并想一想其中的道理实验时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课件展示) 注意事项:1、瓶子、木块、和漏斗与蜡烛的距离必须相等;2、嘴与蜡烛的火焰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3、这个实验不是比赛吹蜡烛,而是试一试哪种方法能吹灭蜡烛4、用火柴时,要注意安全并要填好实验记录(课件展示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实验材料实验材料瓶子瓶子漏斗漏斗木块木块书本书本能否吹灭蜡烛能否吹灭蜡烛理由理由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汇报交流:4、学生讨论:(1)为什么隔着漏斗、瓶子能吹灭蜡烛?(2)为什么隔着木块、书本等不能吹灭蜡烛?(教师引导学生从物体的形状上寻找答案,并鼓励学生课下找更多的实验材料进行研究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此环节此环节 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科学,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什么是科学,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探究的快乐 活动三:“吸饮料”实验1、教师导入:我们在生活中喝饮料、喝牛奶时,常常用到吸管,利用吸管可以很方便地喝到饮料牛奶今天,我们用两根吸管来试一试2、提出实验要求:请同学把自备的杯子里倒上矿泉水,再用两根吸管来吸,一根插到水里,一根放在杯外,用嘴同时吸两根吸管,看能否吸到饮料3、学生猜想:猜想的结果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4、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5、交流汇报:在实验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实验中的发现,并猜猜其中的原因6、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的游戏和实验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而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家为了弄清一个事物的真相和原理,就要不断地做实验,直到弄清为止比如:科学家根据隔瓶吹蜡烛的实验制造了流线型的汽车、飞机、轮船等,不仅美观,而且提高了运行速度和安全性能。

      设计意意图::通通过学生喝学生喝饮料的料的经验,他,他们知道吸管喝水很知道吸管喝水很方便,但没有用两根吸管方便,但没有用两根吸管试着喝着喝过,所以此,所以此环节一下子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在探索中体会到科学探究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在探索中体会到科学探究的的乐趣为以后的学以后的学习做好了做好了铺垫 三、联系生活,感悟科学1、寻找生活中的科学(1)教师讲述:游戏中有科学,我们的生活中哪里还有科学呢?(2)学生交流:举出身边的有科学的例子￿3)教师小结:看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板书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是个有心人,我们身边的科学就不难发现￿2、交流资料,感悟科学(1)教师谈话: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有关科技方面的资料,下面咱们来交流一下2)学生交流资料:(3)教师总结:同学们带来的资料很好,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课件出示资料:播放登月图片、无土栽培、克隆羊多利、磁悬浮列车、海上石油开采、风力发电等)让学生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 设计意图: 科学来源于生活,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为科学的探索和研究奠定基础。

      从而让学生理解“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四、课外拓展,继续探索 一节课的时间总是这么短暂,但我们探索科学的脚步不会因为下课铃声响起而停止课下,就让我们以“身边的科学”为主题进行一次调查活动,继续我们探索科学的脚步吧!￿ 板书设计:科学￿￿￿￿￿￿在我们身边[板书特色:本节课告诉我们“科学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这一道理,而板书的设计简明扼要地表达了这一点] 设计特色:一、游戏导课,激发兴趣:本课我采用游戏来导入新课,找一个力气大的同学和一个力气小的同学来做游戏,而结果却出人意料,这样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二、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我所选的三个小实验都带有“玩”的色彩,在“玩”中引导学生从中悟出科学道理,并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联系生活,感悟科学:本课讲的就是《科学在我们身边》,所以最后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科学,从而让他们明白“科学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的道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