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英街水客自述.docx
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中英街水客自述 中英街“体验”水客带货:一次获利70元 2022-03-01 07:59 来源: 晶报 中英街边防办证中心门口,有人公开交易通行证 中英街“体验”水客带货:一次获利70元 记者暗访察觉,中英街过关蓝证黄证都能通过贩子买,春节过后,关口仍有水客头但数目已较少 2022年岁末,中英街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而引发关注的,那么是多年前就被报道且成为人大代表经常“炮轰”对象的水客现象有人大代表称,水客们带出的货物每天达成了8—10货柜 2022年年底至2022年1月间,晶报记者屡屡前往中英街,以想“带货赚钱”为名,与多个水客团伙接触,并亲身体验了水客的生活水客现象背后的办证、查验等关键环节的一些不正常现象引人深思 春节后,再访中英街时,记者察觉,由于中英街综合整治工作协调会定下的各种规定不断执行到位等种种理由,中英街的水客现象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不过,之前的一些不正常现象依旧暗流涌动,目前的较好局面能维持多久有待查看 每日,中英街关口都有大量拖着小推车的购物者排队出关,其中水客和游客 鱼龙混杂。
第一步 买证 蓝证和黄证都能买卖 进出中英街都需要特意的证件:《往来边境更加管理区通行证》目前,该证件有两种,一种是一次性的,由于颜色为蓝色被称为“蓝证”;另一种是屡屡出入三个月有效的,由于颜色为黄色而被称为“黄证” 大量深圳人有这样的体验:走近中英街,就有几个人围上来,问要不要办证大多数人的回响可能和记者的第一回响一样:遇到“骗子”了可事实证明他们不是骗子,他们切实能办到真的证 2022年1月的一天,中英街外的边防办证中 心大排长龙,排在记者前面的一个女生,由于拿着几张亲戚挚友的身份证去办证,而被办证的工作人员呵斥“不要帮别人办,否那么你自己的也不给办”与此同时, 一名曾经问过记者要不要办证的妇女,拿着一大摞身份证,直接挤到了最前面,在旅行社通道,把一摞证递给了里面身穿制服的边防工作人员十几分钟后,该妇女 拿着一大摞通行证和身份证又挤了出去,在门口交易,本来正常10元一张的证,被卖到了40元记者拿过几张证来看了看,上面都只有一个人的名字,与记者通 过一般程序办理的证件没有任何不同,而拿到证的人也都一个个自行进了中英街 水客的货仓藏在民宅里。
据该妇女说,一张证40元,她只赚5元,除去正常办证的10元,其它25元都给了“里面”的工作人员,这一说法,记者无法验证其真伪 随后的查看察觉,还有穿着保安制服的人拿着一大摞证进进出出 办证贩子们说,不管户口在哪,一个月内都可以屡屡办到蓝证,甚至“每天都能办到,只要肯出钱”对此说法,记者本来不信可连续几天,看到同样的几个水客拿着蓝证进出中英街后,记者不得不信,这几个水客也称自己的证都是买来的 办证贩子们还说,即使户口不在盐田也不在中英街工作生活,他们也可以协助办到黄证,只是“很贵”记者问了几个贩子,要价在1600—2000元之间记者最开头也不相信他们真能办到黄证,可几天后,一个同行真的买到了黄证?? 春节后贩证行为有收敛 春节后,记者再到中英街,贩子们已经有所收敛,蓝证的叫价已经从40元降到10元,并说由于最近对比严格,“每天都办到”已经不成能,需要“隔两天”让记者奇怪的是,正常办理蓝证本就需要10元,他们的利润从何而来? 而黄证,仍有贩子称自己能办到,叫价1800 元记者2月24日联系该贩子,他说自己在“内部”的兄弟“这几天去东莞了”、“26日晚上回来,27日、28日理应可以办到”。
27日,记者再联系该贩 子,其称“内部”的兄弟已经回来了,需要先支付1000元定金,并等待15天记者表示没拿到证不放心给钱,其表示可以把“内部穿制服”的兄弟叫出来“说 两句”28日,记者再联系该贩子,其称,风声太紧,不能叫“里面的兄弟”出来了,“我们每日在这里混不成能为1000块钱跑掉”,记者以不相信为由中止 了交易 其次步 走货 “收了水客‘好处’就查得松” 办理到证件,能够进出中英街,只是成为水客的第一步,其次步那么是带货出中英街 出中英街,有三条不同的通道,分别是沙头角本地居民的通道、蓝证的通道、黄证的通道,本地居民也可以走黄证的通道 2022年年底、今年1月份,记者两度到中英街暗访时,不管是蓝证通道还是黄证通道,都塞满了堆满货物的手拖小车,带少量货物出境的本地居民和黄证持有者也不少 2022年1月,记者在网上察觉了一些招“帮人带货”者的广告,记者联系上了其中一个水客头,他让记者联系另一名男子那名男子和记者及同事见了面,让记者进中英街去和一名女子联系,他本人那么在中英街出口处等待 进中英街后,记者打了该女子的,很快有一名骑自行车的黄衣女子和记者见面,并领着记者穿过几条路,走进一个小区。
小区一楼的一套房子里,放有好多货物,客厅是“配”货的地方,各种货物被搭配起来,变成大量“套”,每套都是一个人可以用双手提的两大包货物 黄衣女子说,自己的户口在外地,自己也通过买卖取得了“黄证”,也有几个有黄证的挚友,所以曾经“自己带货”,但“最近”黄证通道查得越来越严,就逐步转为招募蓝证水客,现在手下水客大多是兼职,不定期来带货 正说着,几名男子走了进来,听他们之间对话,感觉他们已经做过几次了 黄衣女子说,记者去的那天,是海关查得最严的 一班人在值班,所以不能推手推车,而要用手拎她说,海关有三班岗轮替值班,三班里,有一班会对比松,大家会选那一天多出货至于那一天对比松的理由,据 说是有几个出货量对比大的水客头给了当班的人“好处”,当班的人想要放“给了好处”的人的手下,又不好搞双重标准,于是都放得对比松随后,从几个不同的 水客头口里,记者听到了同样的说法,但这些说法均无法表明记者曾经连续几天同一时间段在关口数手拖车的数量,但由于过年前购物的人本就好多,几天的差距 虽有但并不特别大 带一次货获利70元 给记者和同事带的货物装好了,两大包大多是食物、红酒等,这时候,黄衣女子开头对记者举行培训,主要是培训假设被海关切疑查问怎么回复。
主要问题和答案包括:问:货物在哪里买的?答:××百货(货物 本就是××百货的袋子装的)问:价值多少钱?就需要背诵袋里六七种食品的价格,而且务必强调是港币,总价值大约在1000港币左右 结果,黄衣女子塞给记者两张单:一张单类似于超市售货后打出的小票,黄衣女子说,小票虽然是他们自己制造的,但与超市的真实小票也没什么识别;另一张单子那么是要给外面“接货”的人,黄衣女子要记者藏好,“这个票被查到就麻烦了” 黄衣女子用手推车把货物推到了出关口关口和邻近的大街上,好多水客头等在那里,面前的货物一堆一堆,等人来带走记者和同事要带的货物完全一致黄衣女子于是让记者的同事先去排队通关,等一会记者再排队通关 最终,记者和同事都顺遂出了中英街守候在出口的男子收下货,付给记者和同事每人70元,他说,记者最初联系的水客头把记者“卖”给他的时候,就已经抽了10元,下次记者过来直接和他联系,带一次货可以获得80元 春节后关口严了 水客头少了 春节过后,记者再到中英街,察觉这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出口操纵得很严,黄证通道大量时候无人排队,沙头角居民通道也操纵得很严,在关口,等待观望的水客好多关口“松”的时候极少,与一月份相比完全是两个世界。
关口依旧有水客头,但数目已经较少 另一个之前貌似不曾有的现象展现了,大量本地居民带大量货物进入沙头角,货物的外包装全部是“酒鬼花生”的箱子,里面是什么不得而知,他们不断彼此交流“还有没有”、“哪里有”根本可以断定,这些货物不是他们自用的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