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的书法毕业作品.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28905313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的书法毕业作品 摘要:书法是中华几千年流传下来的重要文化,能持续到现在非常可贵,而我也为成为书法的一位“过客”而感到荣幸我是一位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书法也将是我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结合了自我学书经历来完成这次的书法毕业作品,行楷《千字文》和楷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以最佳状态总体认知自己现在的水品得以清楚日后方向主要以比较古代各名家的墨迹,碑迹来衡量自身的不足,拜访各路贵人、听相关讲座、书法视频及自主研究古今名家结论出自己的看法目前主要以提升楷书能力,结合行书的笔法通过这次的作品展示,在楷书上明显的改善了笔画不板滞,方笔圆笔运用自如,结构生动合理,线条流畅整个创作过程几乎是以学习名家墨迹为主,其中以欧楷为主楷法以“严”为主,特别是欧楷,不管是创作还是临摹难免会碰到僵死现象,而在临摹欧阳询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的基础上加强练习《圣教序》《千字文》等行书,整体灵动方面得到一定的实际效果,且在今后学书道路起到重要作用再结合千古流传的观点和理论发展并巩固知识关键词:临摹;欧阳询,古今名家的对比;楷书;《千字文》;引 言学习书法有三个主要的步骤,第一,临摹;第二,临摹;第三;临摹某种意义上来说,书法创作还是一种临摹。

      首先,写《千字文》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平时着重临习千字文较多,对其内容,章法,笔法,意思等比较熟悉,而且《千字文》是千古奇闻,古人云:读书习字只写字不读书是不行的,《千字文》里每四字一句,不重复,字字押韵,内容有条不紊地介绍了天文,自然,修养,人伦,地理,历史,农耕,祭祀,起居,园艺等,绝对是一本物价天书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千字文》曾被“书圣”王羲之抄录,被各朝代名家所喜爱,同时也写出了各种不同风格,皆为后世学习之范本而我所临习过的是《智永真草书千字文》,唐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今田蕴章楷书《千字文》,其中以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为数最多,了解最深其二为唐玄奘法师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此文为佛教经文,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同样是因为文章著名,全文仅260字,却囊括了600卷《般若波罗蜜经》的精华核心,是古今未来一切菩萨就无上智慧的必修之法,值得反复书写、阅读、体悟,吸引各路名家书写,也成是十分上等的学习资料《心经》语句独特,重复的字句比一般文章都多,书法功力不够者写好甚难从这方面就可以学习名家们在处理同样环境时是如何处理的了解更多的章法布局,提高书法的整体质量。

      总的来说《千字文》为我“服务”单字,《心经》是为我“服务”篇章内容上前者属唯物作,后者属唯心作,不管读书、习字都是一流的1.当代社会对书法文化的疏忽现象虽然近些年来,书法在国内的普及率非常低,作为最重要的中华文化之一,这种程度显然不够国家也意识到问题的严峻,并做出一系列策略,规定中小学校开设书法课程,各省市书法协会邀请名家在各地进行相关讲座,推广书法等相比之前有所起色,但还是微乎其微虽然这和时代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更轻便的书协工具,电脑网络,但这些都不是可以抛弃书法的理由,日本作为一个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他们早已把书法列入学校作为选修,我们应当感到惭愧,我认为书法应当编入语文教学中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每一个华夏子孙都应该会的技艺古人早有“五经六艺”之说所谓“六艺”是指古代学校教学的六项内容——诗、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书”指的就是写字、书法在古代,书法在官府学校和私塾被看作是一门学问、一种技能,也是读书人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而今,老实说书法已经不可能作为实际用途了,能使他存活至今的我认为是书法本身具有的审美这审美价值使书法在现代社会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对象2.创作思路2.1学书经历的启示我在一开始学习书法的时候是写今人的字帖,字帖上还有很多的解释,书也是当时的老师介绍的,多为今人所写。

      老老实实遵循着书上所说“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把这写法贯彻到每一笔画中,可谓是一丝不苟过些年月,老师觉得把基本笔画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开始让我写字,最好是在宣纸上写,这个时候我依然是写今人的字有一天呢,老师给了一本帖给我看问我里面的字写得怎么样我说不怎么样,甚至还指手画脚的说这笔不好,那笔不恰,那时我六年级没想到老师要我从现在开始就练这本帖,这断断续续一临就是十年这帖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楷书的《九成宫醴泉铭》,每次回想起都会为当时年少无知所说的话都会觉得万分惭愧临这帖的时候依然按照以前的书写方法与习惯,以“重影”为目的一直写下去因为学习任务比较多,初中以后就没有去书法班上课了,练字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过练习的内容一直是《九成宫醴泉铭》,全文前前后后也临了不下20遍,但是进步不明显,只有每次有书法比赛前,去找老师指导发现问题,平时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往什么方向走,这让我认识到学书没有明师是很难进步的,初学者没有鉴别碑帖之能力,欣赏到伪帖而不自知,完全吸收,将不堪设想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让我在网上看到田蕴章和田英章老师的书法视频,觉得十分惊讶!看了他们的作品震撼了我,他们居然可以把欧楷写得如此工整且灵活,因为当时我只看过老师写的和石碑拓过来的欧楷,家里没有电脑,接触面甚窄,因为这确实让我大开眼界,接下来的学书日子里我一直关注着“二田“老师的作品展览,网络教学,视频讲座,这时候才慢慢明白一些书法理论上的知识,并提高书法审美水平。

      同时也知道了之前临帖的弊病,以前我临帖的时候想当然的就把字一个一个写上去,缺少很多思考,多出很多不必要的东西原来,临古碑帖容易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把子写得僵死,板滞,分辨不出好与不好,一并照抄在一次田蕴章老师的书法节目中我看完了并总结了一段:一是只临帖,不临墨我老临碑帖不写墨迹,长年下来就会出现这个问题且临古碑帖一定是有得有失,因此别说是追上欧阳询,就算是普通的入门书法爱好者也称不上临一段时间古碑帖后就要帖墨比较着学习欧公的楷书墨迹不见到过流传下来,但唐宋元明清各朝名家有很多临写欧阳询佳作,就可以临这些而且每位书家有个字的风格与所得,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第二是楷行草三种书体,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都需要下苦功夫认真研究学习缺一不可楷书要有行书的笔意,而行草书中要有楷书的基础欧公的行草书墨迹是有流传下来的一般楷书写不好的人,其行草书是没有接触过的第三是选笔的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家选笔很讲究,我们如果也能够用一支得心应手的笔来学习,是件好事情我们回归一下历史,唐代宫廷内所有的大书法家们所使用的笔都是“兔毫”笔又称“紫毫”,这种笔现在已经失传了,它的最大特点是软硬适中,挺拔富有弹性,像是学欧颜柳的最好是选择相类似的笔,纯羊毫过软,纯狼毫过硬,“兼毫”笔与此极为相似,选用羊七狼或兔三相参的兼毫笔比较合适。

      要想习好字,当然是用与写字帖相同的笔来习写最好但是要清楚“字”与“笔”的关系,很显然用什么样的笔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用心下功夫,切不可主次颠倒、本末倒置做到了以上三点,慢慢地就会改善欧楷僵死,呆板的问题终于了解到问题,接下来就好办了,这段时间我对书法的兴趣又变得浓厚,感受那种迫不及待就意味着你很快就进入另一个领域了临帖的质量高了,眼界也高了,看到的东西自然就更清晰更遥远但就在这时候又有一种莫名的低落打击着我,原来当你越是发现自己进步,与大书家的距离就越遥远,真可谓是“望山跑死马”到了大学,是我学习书法的一个转折点,也是目前进步最明显的时期整个毕业创作百分之八十的笔法,技法都是大学以后才学到的这也理所当然,有了一个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结识了很多书友,其中给我最大帮助的就属学院的许存庆老师许老师非常酷爱书法,经常思考和研究书法,也非常热心帮助我解决很多瓶颈问题,几乎每个基本笔画都给我分析了一遍,从新认识了楷法我们之间亦师亦友,每当我有新发现,新作品都会请教于许老师,获益匪浅从中了解很多关于指向,使转,书法共性,书法审美等,把抽象问题具象化,更好更清晰地深入学习在这次毕业作品中有很多模凌两可的知识也得以清楚。

      2.2理论知识的启迪 学书法光练笔没有理论知识支撑是不行的,没有理论知识就相当于只会写字,不会看字,而且书写水平肯定不高,说到书法理论,“二王”父子在中国书法史上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尤其是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其书法之高度一直被后人作为学习对象,一个学习书法一定年份的人没有写过王羲之的字,那是会被人笑话的在众多学习“二王”这一体系的书家们,大多总结了自己的见解,而且是被世人所公认的,比如说欧阳询,他的字写得非常好,古人有称:“欧公挥墨,直见二王”,这就说明欧阳询书法水平之高妙,同时也把“二王”的东西学习的非常好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即:“点如高峰之坠石、 横钩如长空之新月、横如千里之阵云、竖如万岁之枯藤、竖钩如劲松倒折,落挂之石崖、折如万钧之弩发、撇如利剑断犀角、捺如一波之过笔”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通过巨人们的肩膀绝对是学习书法最好的捷径,这些理论知识支撑着我,衡量着我,增强我的字内功与字外功,供我进行自我检测,在写字的时候减少迷茫,能清楚,具体地读出不足在毕业作品起笔之前,我又特意地阅读了欧阳询《用笔论》,孙过庭《书谱》和苏轼《论书》。

      再次温故知识2.3我的书法作品表现形式书法表现形式看似样式繁多,千变万化,光是用书体表现就十余种,还有技法,选纸选墨等等其实照我的理解不外乎就两种,古,今但我觉得不管哪种形式,既然是笔墨书写,最为好的应该就是作品中有“书卷气”自古以来“书卷气”都是被称为高雅的境界,这是公认的名家大师写的一篇好字都能出现浓厚的书卷气不管是平时练习还是准备作品,这“气”都是我一直所追求所注意的独特技法的表现一般书法基本技法有点画、结构和章法这是高层次的东西,属于一种自我创新(注:不是书法创新)同时又能被公认,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像是“欧颜柳赵”,宋四家等这需要非常深厚的功力,尤其是行草书,章法是书写者在熟练楷行草的基础上,书写时的一种自然表达与流露,而绝非刻意所为正因为如此才表现出“贵在天真,妙在自然”的美学价值和审美趋向至于表面形式,比如说大面积的拼贴,搞独特风貌,剪切等等与写字无关的东西,我认为这就没必要,古代根本没有这些东西,但书法整体各方面依然是一流的,这种东西一旦成为风气会对很多初学者造成不良影响,颠倒主次,同时显得作品造作,俗气我个人也比较反感,观赏一张作品时,花花绿绿,东拆西凑,用几种不同颜色的水书写,把好端端的一篇诗词文章分解得不像样,实在不宜。

      适当的使用高级书写纸我个人还可以提倡的基于我个人情况,这次的毕业作品我决定写两幅,一幅楷书《心经》,一幅行书《千字文》楷书不能只是是为了基本功的考验去练习,更是为了写好楷书而写楷书,特别是欧楷,庄重严谨,不容马虎,在这紧张的前提下把楷书写的灵活不失韵味是十分困难的;行书从我现在的角度讲,虽然接触时间比楷书短很多,但这里面存在一种新鲜感由于之前吧大量功夫用在临摹上,我模仿能力能让我很快地进入状态,且行书在运笔方面笔楷书灵活许多,书写速度轻快许多,能更轻易地把“气”贯通,发挥空间更大,让我一下子陷入其中,爱不释手因为行书随意性大,所以在章法方面相比楷书又多了许多章法的学习第一,一定是在具有点画和结构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过硬的书写功夫,是无从谈其章法的学习的,这也可以说是把楷书和行书融会贯通的一种学习手法第二,要在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上下功夫,提高文学修养,这既是内功,也是硬功关于这点,我在这方面还是非常薄弱,也是需要下苦功的环节第三,写字就像说话,是用笔在说话说话有抑扬顿挫,写字也有轻重缓急古人的墨迹仿佛犹如梅花纷落,雪花飘飘,这就像是在用笔诉说、吟唱第四,行草书字的轻重大小,也要看字形本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