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的小河》说课稿及教学设计.doc
6页《快活的小河》课件设计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材简析:本课是教科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与人合作”为主题中的课文《快活的小河》是一篇童话故事,写一条小河在流淌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受到了委屈,所以抱怨在大山、泉水、瀑布的关心、协助和鼓励下,小河在他们的身上学会了坚强、勇敢,和伙伴们团结合作、携手并肩奔向大海的故事!读完这篇童话,我们也会受到快乐的感染,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说明了朋友间的相互鼓励能够使人增长力量,合作能够使人成长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课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变化过程根据教学课程标准、教材编排意图、课文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泉水和瀑布的优点,鼓励学生形成勇敢合作的品质2、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快乐的小河》这个故事4、理解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三、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结合二年级学生特点,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是:1.从具体的语句中体会泉水和瀑布的优点2.体会小河、泉水和瀑布这三个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向大海奔去时的愉快心情,从中感受合作的快乐 四、说教法和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自能阅读”的教学方法。
即引导学生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提升理解和使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因为教为学服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越俎代庖,放手让学生使用读读、划划、议议等学习方法这样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促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升自学水平五、说设计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紧紧抓住小河的情感变化这个主线,设计了走进小河-感受小河-走出小河的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教学中我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因为读好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我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自由读、边读边画、师生分角色读、展示读,让学生充分阅读,感知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行朗读指导,加深学生对对话的理解在学习对话的时候,根据新课程的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六、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激情引趣 上课伊始,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一条小河,利用优美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河的快乐,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条弯弯的小河,它像一个调皮的小娃娃欢快地唱着歌,穿过丛林,越过山岗,快乐的流淌着,为了奔向大海,你们想理解他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二课《快活的小河》 板画的应用,给学生视觉形成冲击力,从而拨动学生兴趣的心弦,使学生兴味盎然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自然贴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个环节分三步实行首先,通过自由读课文,同桌互相读,指名分自然段读的形式让学生注意读准字音,检查学生是否读的准确、通顺其次,借助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最后,通过多次的朗读,学生已扫除了阅读课文的障碍,这时有必要初步理解文章的完整形象,为深入理解课文提供条件为协助学生梳理课文的脉络提出问题:通过读课文,你们认为小河一直都这么快活吗?引导:小河开始快乐吗?后来呢?最后呢?抓住“快活”两个字实行教学,这个问题必须通过认真读书,联系上下文,积极动脑思考,才能找到准确的答案 板书:快活——不快活——快活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读读描写小河快活的语句 一条小河,唱着歌,流呀流呀,多快活呀!通过朗读来体会小河的快活 2.这么快活的小河,怎么又变得不快活了呢?它遇到了什么困难? 心理学说明,强烈的目标意识是导读成功的关键,阅读之前目标明确与否效果大不一样,无目的读的效果,仅仅有目的读的效果的1/3。
阅读课文前必须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而读,要思考什么问题,完成什么任务,能协助学生纳入准确的学习轨道这就是设计这几个问题的意图所在读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3.提出问题,自然过渡到下一段,这条小河被轻轻地撞了一下,就疼得哭了起来,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河?然后小结:现在的小河是软弱的,娇气的,还不够坚强其实在前进的道路上,哪能是一帆风顺的呢?这个路上一定会磕磕碰碰的,还不知会遇到多少困难呢?那么是谁协助了它呢? 4.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从大山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把你读懂的内容先和你的同桌说说在读第二自然段时,我采用了讨论方式,让学生自说、同桌说、四人小组说等形式,使人人都参与,人人都落实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增强学生实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汇报的过程中,我即时引导学生实行朗读体验 5.阅读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而应成为主动的探索过程为协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本课的特点,在引导学生读3-5自然段时,我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和朗读紧密地结合起来,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升理解课文,感悟课文的水平。
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在大山的鼓励下,小河不哭了,还和不怕吃苦的泉水交上了朋友,它们会说什么呢?请同学认真读第三、四、五自然段,想一想,这时的小河又变得怎么样了?然后让学生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小组练习,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6.课文第6-8自然段着重写了“小河又从瀑布身上学到了勇敢”这个问题 于是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小河从泉水身上学会了坚强,乐观,不怕吃苦的精神,还有比泉水更勇敢的呢?他是谁?(瀑布)那么小河从瀑布身上又学到了什么呢?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播放录像,指导朗读,读出泉水的勇敢、坚强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势如万马奔腾的录像,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瀑布的勇敢、壮观使学生不但能读出声,而且读出情让学生学会读文想画面的读书方法 7.小河在前进的路,又交到了一个更勇敢的朋友,(出示第7、8自然段),这两段的教学,我采用引读的方法,实行朗读训练然后实行了情景训练:这时的小河变得更——(坚强,勇敢)小河从快乐到不快活,又到快活,他的进步离不开朋友的协助,在朋友的协助下,它变得坚强,勇敢了假设你就是这条小河,你想对大山、泉水、瀑布说点什么呢?课文学到这里,学生对小河由软弱、怯懦变得坚强、勇敢这个过程有了充分的理解,以这个问题作为语言文字训练点,实行说话训练,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
8.小河、泉水、瀑布这三个好朋友,手拉着手一起奔向大海带着快乐的心情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插想象翅膀,练口语水平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充分的情感体验中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想法,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潜力充分发挥,以达到锻炼口语表达水平的目的 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这三个好朋友一起流向了大海,你们能插上想像的翅膀再想一想他们在流向大海的途中还会经过哪吗?他们会做些什么? 出示练习:他们流过田野——,给田野———他们流过——,给——— 2.感悟主题,激励导行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主题,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小河学会了坚强勇敢,不怕困难其实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老师希望你们能像小河一样敢于面对困难,和朋友们一起互相鼓励,战胜困难最后出示课件:小苗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人不经困难难以成材,让学生齐读,结束这节课 七、说板书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再加上孩子们对小河情感变化主线的理解, 我设计了递进式与板画结合的板书,这样能够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知道小河情感的变化,以及文章人物的特点 附板书设计: 12 快活的小河 快活—————不快活——————快活大山的慈祥 瀑布的勇敢 合作快乐 泉水的坚强 八、教学预设:因为本节课的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年龄水平和知识水平,而且注重趣味性和引导性的巧妙结合,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浓,能很好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