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高中生物必修一单元综合测试五.pdf
19页单元综合测试五时间: 90 分钟分值:100 分第卷 (选择题,共60 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活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细胞代谢离不开酶的参与B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是因为酶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且不会影响化学反应平衡C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较温和条件下进行D酶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因此除具有催化功能外,还有其他功能解析: 酶的生理功能就是生物催化剂,其化学本质是有机物答案: D 2(2012 佛山质检 )下列有关酶和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 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B酶通过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生化反应速度C低温处理胰蛋白酶不影响它的活性和酶促反应速度D线粒体中 ATP 的形成过程一般伴随着其他物质的放能反应解析: ATP 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酶的催化作用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实现的; 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 也会降低酶促反应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的速度。
答案: D 3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 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 当注入葡萄糖时, 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小, 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 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 A有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三阶段B线粒体只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C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内被分解成丙酮酸D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一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三步粒体中进行,第三步 H 与氧气结合,才有水的生成,该过程粒体中进行故选 D答案: D 4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BH2O 在光下分解为 H 和 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光合作用的产物 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解析:本题考查是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依靠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把水分解成氧气和 H ,同时产生 ATP 的过程暗反应是利用光反应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9 页 - - - - - - - - - 产物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固定CO2产生有机物的过程。
答案: D 5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 CO2的过程发生粒体中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 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解析: 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水果的保鲜在零上低温、低氧条件更有利;CO2的固定过程的确发生在叶绿体中, 但是 C6H12O6分解成 CO2的过程可以是有氧呼吸的过程,也可以是无氧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均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 中不稳定的化学能(ATP 是物质 ),所以 A、B、C 均错误答案: D 6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 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B水果储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解析: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所以有氧呼吸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9 页 - - - - - - - - - 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
无氧呼吸不需氧参加,但可以将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也属于氧化反应无氧呼吸只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答案: D 7现有一瓶葡萄糖溶液,内有适量酵母菌,经测定瓶中放出的CO2体积与吸收 O2体积之比为 5:3,是因为 () A有 1/4 的葡萄糖通过无氧呼吸分解B有 1/2 的葡萄糖通过无氧呼吸分解C有 1/3 的葡萄糖通过无氧呼吸分解D有 2/3 的葡萄糖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解析: 酵母菌以葡萄糖为底物时,有氧呼吸耗氧量等于CO2产生量,而无氧呼吸产CO2却不耗氧,据题意可知无氧产CO2量为 2,再根据酵母菌的呼吸反应式计算即可答案: D 8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不同年份轮换种植不同的植物,如我国北方的大豆、 玉米轮作下列对这种轮作的解释, 不恰当的一项是() A能够改变原有的种间关系,减轻病虫害B生态环境的变化,有利于抑制杂草的蔓延C可以改良土壤,充分利用土壤中的矿质元素D可以延长光合作用时间,提高作物产量解析:轮作是更换了不同农作物,并没有延长光合作用时间,没有提高产量;轮作改变了原有食物链,能减轻病虫害,也能改变生态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环境,从而有利于抑制杂草蔓延;不同植物吸收的矿质元素有差异,轮作不会导致某些元素过度减少, 起到充分利用土壤中矿质元素的作用。
答案: D 9有关下列光合作用的几个实验,错误的是() A叶绿素的丙酮提取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相对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或出现暗带 )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光区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小麦向阳处采得一片叶子,置于适当浓度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脱色,且用碘液处理后, 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蓝色的细胞是叶肉细胞C将某植物的一片新鲜叶迅速投入一透明的装有适量NaHCO3稀溶液的容器中,光照几分钟后,容器内溶液的pH 会增大D 在晴朗的一天上午10 时左右, 用两片同样大小的钻有小孔(直径为 1 cm 左右)的锡铂纸对应将田间一株植物的叶片夹住,下午 2 时左右取下这片叶子, 置于适当浓度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脱色,且用碘液处理后,小孔处照光的部位呈蓝色, 而被锡铂纸遮住的部分呈黄白色解析: 选项 D 的问题关键是实验前没有进行“饥饿”处理,除去原有的营养物质 (淀粉),因此结果是全部变蓝答案: D 10(2012 汕头模拟 )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组,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再光照 1 h(光照强度相同 ),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 28 29 30 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 /mg 0.5 1 1.5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mg 5 5 3 1 下列得到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27 下该植物生长速度最快B27 28 下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相等C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不同D29 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量为4.5 mg 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暗处理中叶片的重量变化为呼吸作用消耗量, 29 时呼吸作用最强;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所以 27 时的净光合作用量为6 mg,28 时的净光合作用量为 7 mg,29 时的净光合作用量为6 mg,30 时的净光合作用量为3 mg,可见,最适宜植物生长的温度为28 ;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为 28 ,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9 。
实际光合作用量为净光合作用量加上呼吸作用量,29 时的实际光合作用量为6 mg答案: C 11下列关于细胞内合成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叶绿体中形成ATP 需要光能B在一定条件下, ADP 与 ATP 可以相互转化C粒体中形成ATP 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D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解析:在真核生物体内, 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都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粒体中进行,这两个阶段都合成ATP而氧气参与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故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时,没有氧气的消耗也能合成 ATP答案: C 12ATP 是细胞内流通着的能量“通货”下列关于ATP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参与 ATP 形成的元素包括C、H、O、N、P 在叶绿体中, ATP 的运动方向是由叶绿体的基质到叶绿体的囊状结构洋葱表皮细胞能形成ATP 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ATP 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ABCD解析: ATP 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三分子磷酸组成,其元素组成为 C、H、O、N、P。
在叶绿体中, ATP 的运动方向是由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中,洋葱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答案: C 13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加强B呼吸作用的本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约有40%左右储存在 ATP 中D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 的受体是 O2解析: 在一定范围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随温度升高而活性加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19 页 - - - - - - - - - 强,超过适宜温度,酶活性则下降,故A 错;呼吸作用属异化作用,本质在于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其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小部分转移到ATP 中,其转化到 ATP 中的能量占总能量的 40%左右,故 B、C 正确;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 用于还原 O2生成 H2O,故 D 正确答案: A 14下列关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产生等量的ATP 时,人体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摩尔数之比约为1:19 人体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CO2摩尔数之比为 3:1 催化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线粒体中,催化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高等生物进行有氧呼吸,低等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ABCD解析: 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与产生的ATP 的量的比值约为 1:38,无氧呼吸过程中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与产生的ATP 的量比值约为 1:2;人体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CO2;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所以细胞质基质中也含有有氧呼吸所需要的酶; 高等生物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低等生物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答案: B 15如下图为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图,关于其结构与功能的不正确叙述是 () A和均为选择透过性膜B光反应的产物有O2、H 、ATP 等C上的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中的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D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在上进行;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在中完成解析: 叶绿体的双层膜都是选择透过膜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基粒)上进行,需要光,也需要酶,产物有O2、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