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四首: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
7页词四首: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12 词四首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轻松背诵这五首词 2.品读鉴赏,体会词中蕴含的情感 3.掌握吟诵欣赏词的技巧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准确背诵,理解词的情感 2.学会品读鉴赏的方法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古诗词学习经验和能力,掌握了基本的古诗词学习的方法——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语言品味等,这就使“通过深研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以体会其创作风格和人格魅力”可以成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高学生学习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和水平,为学生高中乃至高校的语文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渔家傲秋思》 一、新课导入 古曲可婉约如小桥流水,和风细雨,也可豪放如大江东去,暴风骤雨令人品尝回味,词也拥有与古曲同样的艺术特色,让我们通过学习《渔家傲秋思》来进一步体味:《渔家傲秋思》 二、读 1.注意听范读:点评好在哪里? (节奏感情意境)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自由读一遍,提出有质疑的地方,大家一起解决: (看看注释,处理好字音、节奏、感情) 3.理解性的齐读一遍带着感情读出气势) 三、品 1.同学们读的时候抓住了“情”,找找,上阕里我们看见了哪些“景”? 雁去长烟 落日边声 千嶂城闭 请用:我看见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落日归雁,长烟落日边声四起古城落日归雁孤城戍边图)句式说话 2.这些景是扣着一个“异”而写的?异在何处呢? 明确:异寒异声异势 3.品读上阕说说:通过以上景致的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 明确:荒凉萧瑟肃杀 4.此景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悲凉寂寞孤独思乡 5.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小组合作试着在下片中寻觅深藏词人内心的那份情愫: 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浊酒一杯 思乡思亲) (燕然未勒 使命责任爱国忧国) (悠悠羌曲 无奈凄凉别愁) (人不寐 焦虑苦闷悲愤担忧) (白发夫泪 悲怆苍凉壮志难酬痛心) 教师小结: 在寥寥几十字间,描写了景融入了情,将宏达广博浓缩在咫尺之间,真可谓是:古诗词哪!想让我不爱你可不容易! 6.同学们带着此情此意来配乐试背一遍。
四、拓 1.根据你对词的理解领悟,赏析本首词中的任何句子,赏析时要首先注意: 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 例如: “无留意”:虽然是北雁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来自戍边将士的内心,它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得去的情感 “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再次用声色加以点染并略加顿挫,此时心情,较黄昏落日之时更加令人难堪 2.用白话文改写,拓写上片或下片内容 第二课时《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读词以入境 (一)了解背景(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二)读出韵味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由朗读这首词,要求结合文下注释,读准字音、初步理解词意,同时把你理解障碍的词句圈出来 2.再读,同桌之间彼此读,讨论这首词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更合适 3.推荐读,师生评价明确语气语调:豪迈奔放,高亢激昂 二、品词以入味 怎么读好词人的豪放?著名的节目主持人赵忠祥老师说:“朗诵创作的过程,就是词语感受的过程。
的确,在诗词中,往往看似小小的一个词,却有着极重的分量、极大的张力 1.请同学们说说哪个字最既直接又集中地体现了本首词的豪放风格? (“狂”) 2.上阕中哪些词句体现了词人的“狂”?谈谈你们的理解 ①“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说明装备(齐全) 请用自己的话再现太守当时的装备:只见苏轼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帽,身穿貂皮衣狂在装备齐全,何等威武! ②随从众多(阵容庞大):“千骑卷平冈”请展开想象,描写一下当时的画面 成千的骑士情绪高昂,浩浩荡荡,纵马奔驰,疾风一般,腾空越野,马下是尘土飞扬 狂在随从众多(阵容庞大),何等雄壮! ③倾城观猎(场面热烈):“为报倾城随太守”人们倾城而来,万人空巷,只为观看太守出猎 这样的出猎在当时也算不上稀奇,怎么竟然能够吸引全城的百姓都来观看,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呢?让百姓倾城相随的会是一位怎样的太守呢? 狂在倾城观猎(场面热烈),何等感人! ④自比孙郎(豪气冲天):“亲射虎,看孙郎”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
词人活用这个典故,想要表达什么?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狂在自比孙郎,何等豪气! 三、论词以识人 1.有感情地朗读下阕思考:让老夫有狂举狂态的内在原因有哪些?请你结合词句谈谈 ①“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但又有什么关系!因老当益壮而狂!这句话要读出老当益壮的气概来,重音要落在“开张”、“又何妨”上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会”是定将的意思说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句中的“挽”、“望”、“射”这三个连贯的动作,勾画了一个动感鲜明的特写镜头,诗人是以挽弓射箭的壮举,来表达内心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词人因雄心壮志而狂的感情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2.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好经历了由杭州通判被贬官为密州太守的人生转折当英雄老去,建功立业还只是一种向往的时候,这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既有壮志难酬的无奈,但更多流露的是渴望建功立业的紧迫感 3.如果说词的上阕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出猎图,那么下阕其实为我们刻画了一幅什么图? (赤胆忠诚的报国图(杀敌图)) 4.有感情地齐声朗读全词,再次感受苏轼的狂举豪情注意词的风格,把握词人在情感上细微变化 四、悟词以入心 时下的我们,浮躁张扬,信仰缺失,是不是可以从苏东坡的坎坷人生中得到一点什么有益的启示?请以“苏轼,我想对你说……”的句式说说你的感受 第三课时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一、故事导入 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被人弹劾罢官,退居江西陈同甫,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辛弃疾与陈同甫志同道合,畅谈世事,相聚十日才分别,此后两人经常书信来往,诗词酬和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二人酬和诗词中最有名的一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二、读词入境 1.自读,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由朗读这首词,要求结合文下注释,读准字音、初步理解词意,同时把你理解障碍的词句圈出来。
2.互读,同桌之间彼此读,讨论一下这首词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更合适豪迈奔放) 3.范读听老师读,听的时候仔细体味本首词的豪放风格 三、品词入味 我们知道文章有“文眼”,诗有“诗眼”,就是那篇文章或诗歌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字词或句子对与词来说,我们姑且称之为“词眼” 1.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谁能把它找出来? “壮”这个字是本词的“文眼”,整首词都是围绕这个字来写的 2.词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壮”,这个“壮”字的含义又是什么呢? ①“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军营生活情景――勇猛、雄壮 ②“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杀敌场面壮观激烈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这里的“壮”指的是“雄壮” 3.这首词的“壮”,仅仅是“雄壮”的意思吗? 不是,还有“悲壮”的意思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也是壮语,只是这里的“壮”是“悲壮”的意思 4.如何理解“可怜白发生”? 这五个字,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
一方面说明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还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可怜白发生”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之情 四、论词入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思考: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也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之情 五、鉴词品美 品豪放风格美 以《江城子》和《破阵子》为例,品豪放风格美赏析两首词的相似之处) ①两首词都描写了壮阔宏大的场面:《江城子》描写打猎时的壮观场面;《破阵子》描写了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等多种军营生活和杀敌的激烈壮观场面 ②两首词都抒发了作者想要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江城子》表达了作者渴望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破阵子》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也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之情 ③两首词在表达上都直抒胸臆,开门见山地切入主题 结束语: 中国是诗的国度,灿烂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也闪烁着诗歌的光辉,唐诗、宋词已成为我国文学繁荣的一个象征,诗言志、词言情也成为中国文化知识分子表情达意的最主要的方式。
通过学习《词四首》,透过诗歌的家里行间,我们可以触摸历史与文化的脉搏,更是跨越时空的界限,和古人达到一种心灵的契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