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炼字诗鉴课件.ppt
18页诗歌语言——炼字 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 是什么字?为什么? •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 为它好在哪里? • 3、比较两个字的优劣 • 4、本诗的诗眼句中眼”指能使诗(词)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诗眼: 句中眼、篇中眼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南宋 ·蒋捷 《一剪梅·舟过吴江》▲ ▲找准诗眼1、使用了某种表达技巧的字:如使 动、拟人、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 形、化抽象为具体等 2、能揭示中心主旨的字,一字传神 • 云破月来花弄影 •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风老莺雏,雨肥梅子老和肥本是形容词,但这里却用作动词 ,让莺雏变老(也就是长大的意思), 让梅子长肥(也就是形容那梅子果肉饱 满)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 “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 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 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 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 亦尽情流露出来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 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词)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要求品味经锤炼的 字词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 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 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解释该字用的特殊手法,解释该字用的特殊手法,展开联想把该 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 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 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 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 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 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 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 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 三)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 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 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⑴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 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空:白白的,徒劳无功的步骤 一) 此句诗写的是思妇伫立玉阶上 苦苦思念远方的游子,但这一切 都是徒劳的,是白白的等待步 骤二) 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 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诗的“愁味 ”,使主题更加鲜明。
步骤三)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 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 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 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诗眼”分别是“咽” “冷” 咽”是“呜咽”, “冷” 是“阴冷” 步骤一) “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步骤一)此句写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 佛呜咽之声步骤二)“冷”运用了通感手 法,写出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的幽 暗,似乎显得阴冷步骤二)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 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步骤三)一字、一词、一句领全诗型 • 1、内容上总领下面诗句 • 2、情感上奠定基调,揭示 中心 • 3、结构上全诗的线索 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 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内容、情感)所起的作用考虑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 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 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 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 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 关键。












